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老师认真负责、家长通情达理、学生勤勉努力。

那么,教育的最大悲哀又是什么?

教师和家长目标一致,却成为了各自最大的敌人。

为了给孩子更好的教育,家长和老师都要好好读读:

家长和老师共同努力培养好孩子(与老师配合得越好)(1)

老师和家长

是一场爱和信任的邂逅

孩子要想茁壮成长,离不开家长的养育;

孩子要想收获知识,离不开老师的教导。

老师和家长,都有着同样的目标:希望孩子能健康成长、品行端正、学有所成。

在教育孩子方面,我们最应该成为目标一致的“同盟军”“合伙人”!

常言道,最好的教育是家长配合老师,老师支持孩子。

目标一致还不够,要想把孩子教好,我们还需要彼此信任、互相理解:

老师每天都要面对几十上百的学生,难免有疏忽,还请家长谅解;

孩子有状况,老师也要多与家长沟通,以便更好地开展家校互动教育。

笔者相信,只要家长尊师重教、老师教导有方,双方将心比心,孩子一定会向好向善!

老师和家长的相遇,是一场爱和信任的邂逅。

家长和老师共同努力培养好孩子(与老师配合得越好)(2)

教书的是老师

但育人的一定是父母

韩愈曾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老师的职责,是运用专业知识,教会孩子知识和思维方法。

古人云:爱子,教之以义方。

家长的职责,是树立榜样力量,培养孩子习惯、教会孩子做人。

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交给老师,并不意味着可以当“甩手掌柜”。

40分钟的课堂,老师给得了孩子知识,却给不了他们好的习惯和品行。

都说,家庭是复印机,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

如果复印件出了问题,那么我们一定要回溯到原件上去找问题。

家长的言行,好的坏的,都将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

因此,家长要起带头作用,狠抓孩子的习惯养成、品行修炼。

有的知识,在考试后便不再接触;但品行习惯,将伴随孩子终身!

家长和老师共同努力培养好孩子(与老师配合得越好)(3)

严师出高徒

请理解老师的苦心

“教不严,师之惰”,古往今来,严师出高徒,不严出庸才。

家长心疼孩子,老师何尝不是如此

如果孩子遵守校规班规,我们怎么舍得批评?

如果孩子犯错后能长记性,我们怎会狠下心让他们罚抄?

如果孩子按时完成课业任务,我们怎会在放学后把他们留下?

一些家长不分青红皂白地质问老师,甚至大打出手,举报投诉,

换来的,是越来越多老师的不敢管、不愿管。

如此做法,是在伤害老师的一片苦心,也是在逼老师放弃自己的孩子!

要时刻铭记,老师和家长有着同样的出发点和目标,我们不是互相对立的敌人。

老师手握戒尺、眼中有光,孩子才有未来,家长一定要理解。

有了家长的理解和支持,老师定将不负众望!

家长和老师共同努力培养好孩子(与老师配合得越好)(4)

家校携手共进

孩子才能更加优秀

作为孩子的家长,作为学生的老师:

我们对孩子的爱没有多少之分;

我们希望孩子优秀的心没有高低之分。

教育最大的悲哀,是教师和家长目标一致,却因缺乏理解,而成为了各自最大的敌人。

一般家长,关心孩子的教育,但对家校合作仍不够重视。

而明智的家长,是在教育路上与老师相辅相成,与孩子共同进步。

因此,真心希望各位家长要多关心孩子的学习,主动沟通并配合老师的教学工作。

当然,老师也要及时跟进孩子的课外情况,以便在校内开展相应的引导和教育。

只有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劲往一处使,家校教育才能产生1 1>2的成效。

老师教书,家长育人,双方理解尊重,家校携手共进,才能教育出优秀的孩子!

愿你我能同心协力,助力孩子拥有美好的未来!

来源: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