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一辈人对粮食尤为珍惜,小时候饭碗里绝不剩一粒米,掉落的馒头捡起来拍一拍灰就吃了,他们的动作熟练,感觉理所应当。听爷爷讲:他们经历过那个可怕的年代,人人受冻挨饿,只能靠树皮充饥,遍地土地连个野菜根都挖不倒,吃野菜都成了一种奢侈,饥饿时的绝望令他们至今难以忘怀,深深地刻在骨子里。虽然没经历过,但从爷爷的言语中能看出深深的体会到。尽管现在生活衣食无忧,但他们仍十分珍惜粮食,在他们眼中浪费粮食是绝对不被允许的。为这小时候没少挨批评。

没有在沙漠里挨过干渴的人,不会知道水的价值,这句话不知道是谁说的,可我相信这是真理。我们生活在当代的一些人,他们从未挨过饿,受过冻,不知粮食的珍贵性。有的为了个人面子,以莫须有的形式,在餐馆大肆铺张,满桌的佳肴将近一半最终进了垃圾桶。希望“光盘行动”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行动。
回顾1942年河南大饥荒,那个饿死150万人的战乱年代,身为河南人的我看到一张张当时历史老照片令人黯然泪下。
原因一
那是1942年入冬后,河南灾民开始大量死亡,面对这人间地狱般的惨景,令人不禁试问,既然河南饥荒在1942年7月就已出现,为何直到冬天都没能遏制反而愈演愈烈?1940年国民党迁都重庆,为保证战争时军粮供给跟上,各省实行“征实”制度,并且规定虚报灾况者给予重惩,对征粮有功者给予嘉勉,正因为这一制度,让国民党地方官员对上报灾情这一事顾虑重重。1942年春夏之际,眼看夏收无望,河南多县上报灾情求助,然而当时的省主席李培基,却不敢如实将灾情上报给蒋介石,眼看河南灾情日趋严重,最终导致150万人被活活饿死。
原因二
抗战时期,河南作为中日对决的主战场,倍受战争蹂躏,农业受损严重。1942年侵华日军频繁轰炸河南豫中、豫西地区,当时驻河南的国民党百万军团,所需的军粮、马草甚至兵源补给,全部采用了“就地取材”的原则,其目的是为了减少运输消耗,这无疑让饱受天灾的河南人民雪上加霜。根据史料记载,1942年大饥荒爆发之前,河南已经连续被压榨了五年,期间征兵、征粮都是全国之首,哪怕在风调雨顺的年代,不断地交粮纳税,农民们粮食储备几乎所剩无几。可到了1942年河南麦收仅一两成,秋粮又绝收,面对如此困境,当时河南征收征购的粮食仍居全国第一。
1942年在抗战抗灾的紧急情况下,汤恩伯乘机大发国难财,面对大量灾民,他没有开仓救助,反而“封仓贮粮”造成粮价飞涨,还在重灾区抓壮丁,大建官署,甚至驱使大批灾民修筑黄河新堤,造成累死、饿死的人不计其数。“水旱蝗汤,河南四害”这句在河南当时广为流传的民谣中,“汤”指的就是汤恩伯。在这些压榨、迫害下,一步步造成了河南特级饥荒悲惨的局面。
原因三
随着灾情的愈发严重,国内一些报纸也进行了相关报道,其中《大公报》的一篇报道令蒋介石尤为愤怒,主编王芸生在一则社评中,揭露了国民政府对河南灾民征粮的残酷,还谴责了重庆上层社会的奢靡,笔锋犀利,证据确凿。蒋介石看到后愤怒下令让《大公报》停刊三天。但此时的蒋介石仍不相信,直到一名美国记者白修德,在《时代周刊》上刊登了河南灾情,引发国际关注后,蒋介石找到白修,看了这张狗吃人的照片,蒋介石这才相信河南灾情的真的严重到如此地步,这才有所动作,下发抢险救灾的命令,但此时的河南已经饿殍遍野。
1942年秋,蒋介石为了堵住外人非议,派张厉生等人勘察灾区,证实灾情已十分严重后,10月底,蒋介石调拨2亿元救灾款,但这点赈灾款根本不能解决300万灾民的饥饿!许多灾民好不容易吃到粮食,没想到却被撑死,其因令人心酸。灾民经过长期饥饿,肠胃已变得极薄,根本经不起暴食,一旦开口大吃就会被撑死。听爷爷回忆说,当年被撑死的主要是两种人,一种是饿极了的灾民,他们变卖所有换取粮食,不顾一切地大吃一顿,结果被撑死;还有一种是苦熬到大麦即将成熟时,他们把青涩的大麦穗采下来,做成一种“捻转”的食物,大吃特吃,吃完一喝水,肚子涨得受不了,最后被活活撑死!
如今爷爷已故,但他讲述的这场饥荒历史使我铭记在心。同时也激发后人爱惜粮食,珍惜当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