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因为死得太奇葩,李珙的生平介绍二十个字都嫌多,仿佛他一生三十多年的经历,都是为了最后时刻赚取那一波流量。
大唐广德元年(763年)十月,吐蕃兵临渭河便桥,才坐上龙椅一年的唐代宗向祖父学习,他惊慌失措地逃往陕州避难,对外美其名曰“巡幸”。
这是既唐玄宗“巡幸”成都之后,大唐帝都的第二次沦陷危机,当然这也不是最后一次。
皇帝跑了,长安城内一片惶恐,官员们四处躲藏,军队四散逃奔,所有人都认为,大唐帝国天命已绝,改朝换代的时候怕是要到了。
乱世既是危机,也是绝佳的人生机遇。
有个叫王献忠(两唐书某些章节也写作“王怀忠”)的射生将军,此人认为,他大展身手,攫取大富贵的机会来了。
王献忠本是护卫唐代宗巡幸陕州的羽林护卫,他觉得跟着一个丧家犬毫无前途可言。这个结论,参考唐玄宗巡幸蜀地的经验值,一点也不难得出。
当年唐玄宗逃亡蜀地,唐肃宗在灵武自行称帝,天下人都一致认同并追随了唐肃宗。如今的情况一模一样,王献忠决定以葫芦画瓢,也造出一个“唐肃宗”。
那么,俺老王不就成了翻版的“李辅国”?大唐帝国从此老子天下第二。
于是王献忠半路开小差,他带着四百名骑兵又折回长安,直奔“十王宅”,将那些没来得及跟随唐代宗跑路的王爷们全都绑为人质。
别担心,王献忠不是张献忠,不是敲诈勒索的土匪,他绑架王爷们只有一个目的:挑出一位“唐肃宗”,然后胁迫这些王爷们“组阁”,并与吐蕃人和谈。
王献忠选中的“唐肃宗”就是李珙。
丰王李珙是唐玄宗的第二十六子,年龄与侄子唐代宗相仿,约37岁,是一位默默无闻的逍遥王爷。
在此之前,他原本有一次崭露头角的机会。
至德元年唐玄宗逃到蜀地后曾经下过一道圣旨,令诸子分领天下节度使以平定“安禄山之乱”。李珙被任命为武威郡都督,领河西、陇右、安西、北庭等路节度、支度、采访使。
按照这个任命,李珙将成为掌管军政大权的“西北王”。
然而命令才下达,唐玄宗就接到太子李亨(唐肃宗)在灵武称帝,自己“被太上皇”的消息。考虑到人心所向,唐玄宗只好认命,于是李珙到手的肥缺丢了。
谁能想到,这个世界太魔幻,历史再度重演,李珙“苦尽甘来”,居然被推到龙椅边上,只要歪一下屁股就能化龙了!
于是一行人急匆匆地打马出城,直奔便桥而去,只要能满足吐蕃人的胃口,马上就可以替李珙举行加冕仪式。如果谈得好,说不定还可以让吐蕃人当先锋,替自己去干掉唐代宗。
没想到一个意外打碎了李珙、王献忠等人的美梦,他们才出了开远门就遇上一个年近七旬的老头。王献忠像是小鬼见了钟馗似的,吓得赶紧下马就磕头。
哪来这么大谱的老头?原来此人正是赫赫有名的郭子仪。
如果您了解郭子仪的生平就会感慨:老爷子这一生太不容易了,他一边要跟敌人搏命,一边要跟藩镇扳手腕,还要防范宦官们的诋毁,同时还要应付皇帝的猜忌。
看郭子仪的人生曲线,可比看股票图刺激多了,忽上忽下,玩的就是心跳。
比如唐代宗刚刚即位,就立刻罢免了郭子仪的兵马副元帅之职,并将他打发去给唐肃宗修皇陵。洛阳二次沦陷后,唐代宗又下达起复郭子仪的命令,却被程元振、鱼朝恩等人制止。
吐蕃兵临城下的消息传来,唐代宗习惯性地又想起救命稻草郭子仪,于是匆匆任命郭子仪为关内副元帅(元帅由皇太子挂职)。
这个任命很难为人,这些年郭子仪被反复“蒸煮”,部众早就散了,身边就剩下十几个随从,申请增加兵马,却又被程元振阻扰。老人家还在赴任途中,唐代宗就“巡幸陕州”去了。
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你让光杆司令怎么打仗?
老爷子真不是一般人,他决定空手套白狼,以一己之力再造大唐。他毅然决然地直奔危在旦夕的长安,与王献忠等人在城门口激情相遇。
在郭子仪面前,王献忠连屁都不如,他两腿情不自禁地发软了。
郭子仪是老江湖,一看这个阵仗心里跟明镜似的,于是他大声呵斥王献忠意欲何为?
王献忠见无法隐瞒,干脆实话实说,或许他认为,老爷子这些年被唐肃宗、唐代宗折磨够呛,应该可以拉拢。如果老爷子能支持自己,堪比百万大军的威力!
“今主上东迁,社稷无主,令公身为元帅,废立在一言耳。”
皇帝都跑了,江山社稷玩完了,您老一柱擎天,废了那昏君,重新立一个皇帝还不是您老一句话的事?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郭子仪暗笑,才修炼几年就敢出来兴风作浪。
就在郭子仪仔细审视“妖孽”的时候,李珙却迅速进入“唐肃宗”角色,他迫不及待地在一旁对郭子仪指手画脚:“老郭你怎么不说话,赶紧表态。”
那意思,你老郭只不过我李家的奴才,你要有点数,这是给你机会呢。
真是无知者无畏,郭子仪不由皱起眉头,老李家这是怎么了?
不等郭子仪发话,行军司马王延昌终于爆发了,他指着李珙的鼻子怒斥道:“主上虽蒙尘于外,圣德钦明,王身为籓翰,何乃发狂悖之词也?延昌当奏闻于上。”
主上蒙难,你李珙身为藩王不思报国,却发出如此狂悖之言,我王延昌要弹劾你。
看看,老郭身边没怂人,一个小小的司马就敢把藩王骂成孙子。刚刚还趾高气扬的李珙也跟王献忠一样,立刻夹起了尾巴。
这就是郭子仪神一样的威力,别看王献忠有四百骑兵,郭子仪只有十几名随从,大唐天下没人敢对他动粗。
郭子仪也不想跟他们多费口水,他训斥了李珙几句,然后指着王献忠说:王爷们留下,你滚蛋。
王献忠竟然像是得了大赦令一样,扔下“唐肃宗”一溜烟就没影子了。
李珙傻了,这他妈什么人呢?说好了的宏伟计划呢?他耷拉下脑袋,被郭子仪的人一路押送到陕州唐代宗的行在。
李唐对宗室子弟从来不留情面,甚至有人说那是一个“血腥的朝代”,但凡沾上谋逆的边,基本上没活路。可唐代宗却轻描淡写地说:“都是王献忠逼的,不怪你们,赦无罪。”
奇怪吗?其实也不奇怪。这个时候的唐代宗跟唐玄宗一样,是个失国皇帝,大唐的罪人,都快众叛亲离了,他还有资格抖威风吗?
吐蕃攻入关中的消息传来时,拥有兵权的节度使们大致呈现出三种态度:
第一种以河南副元帅李光弼为代表的“观望派”,他们要么“生病”,要么家里的猫死了,反正就是抽不出身前来救援。
第二种以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为代表的“掀桌派”,他们直接挂起反旗自立山头,不跟大唐玩了。
第三种以朔方节度使仆固怀恩为代表的“蔫坏派”,他们表面上忧心忡忡,背地里却联合回纥、吐蕃在大唐背后捅刀。
总之,像郭子仪这种“傻帽”几乎是孤品,连唐代宗都一直怀疑老郭在给自己下钩子。
所以,这种情况下能拉拢一个是一个,如果连自己的叔叔都容不下,谁还敢跟他玩呢?
本来这件事就算是画上相对圆满的句号了,可李珙觉得太遗憾了、太不过瘾了,于是他小火星子喷射,将自己射上了天。
那天,被赦免的李珙回到住处越想越来气,再想想这辈子两次重大机会都失之交臂,太窝囊。于是他开始发牢骚,骂天骂地,骂王献忠骂唐代宗。
你他娘的把祖宗的江山搞成这样,还不允许别人再造大唐了?有这个道理吗?
他一张臭嘴只顾发泄,忘记了自己的处境,也不避讳被人听见,很快满朝皆知。
大臣们不干了:这伙计贼心不死啊,眼下局势不稳,他又胡言乱语,万一那些心怀不满的人被他煽动起来可不得了,陛下,必须宰了他!
客观讲,唐代宗是个比较宽容的皇帝,但这种特殊情况下必须以大局为重,既然给脸他不要,那就对不起了。
就这样,本来已经涉险过关的李珙,因为自己的臭嘴丢了性命。
李珙的下场纯属咎由自取,死不足惜,但他的话也不是完全没道理:
“安史之乱”本来两年就可以搞定,怎么历经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三代人、八年时间越弄越糟了呢?既然你们爷俩都不行,为什么不能换换庄家?
这个灵魂发问涉及面太广,比如藩镇做大问题、权力结构制衡问题、君臣信任危机问题等等,我们仅从三代皇帝的猜忌心理所带来的危害,简单阐述一下这个问题。
唐玄宗被逼禅位为太上皇后,一直不甘心,一直试图插手朝政。
前文我提到过他任命李珙为“西北王”的事,其实除了李珙,他还另外任命了几个“军区司令”,其中对永王李璘的任命伤害最大。
唐玄宗任命李璘为江陵都督后,唐肃宗被迫认了,后来唐玄宗居然又加授李璘为扬州都督,并执行他的作战方案。结果李璘与唐肃宗形成尖锐的矛盾,进而引发内部冲突,演化为“李璘谋反案”。
相对于唐玄宗,唐肃宗的猜忌心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河北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唐肃宗非要玩平衡术,搞得将军们互不统属,相互掣肘,结果兵败相州。上元元年,唐肃宗听信宦官鱼朝恩的谗言,导致洛阳再度沦陷。
在张皇后和李辅国的挑拨之下,唐肃宗甚至猜忌自己的儿子,导致建宁王李倓被冤杀。
被后世誉为“明君”的唐代宗在猜忌心上不遑多让,这次长安失守,就是因为他的猜忌心,冤杀来瑱,导致城防空虚、将军们心寒所致。
郭子仪打败吐蕃,克复长安,唐代宗居然怀疑郭子仪别有用心,很长一段时间不敢回长安。
两次再造大唐,却被鱼朝恩挖了祖坟,这就是唐代宗给郭子仪的回报。
因此,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时期的乱局,病根就在这祖孙三代人身上,他们的无端猜忌,事实上在给叛乱浇油,不烧死他们就谢天谢地了。
我要是李珙,估计也会有那个念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