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华兰,人人都会说她是盛家最出挑的姑娘,不愧是勇毅侯独女盛老太太教出来的,端庄贤惠,稳重大方,行事做人样样妥帖,京中贵眷无不夸赞。

可是深挖本质,发现华兰这端庄贤惠的背后,藏着的却是冷漠自私,不知感恩,同样是盛老太太身边养出来的姑娘,危难之时,明兰愿意为了祖母豁出一切,华兰却选择明哲保身。

每次需要祖母时,华兰对祖母殷勤倍加,而用不到祖母时,都不曾挂念过祖母,偶尔因为家事回家,也就像走过场一样去看看祖母,看似周到,实则无情。

祖母不是王若弗那种愚蠢没心机的人,她早已看出华兰的冷漠,是以在王若弗一有什么事就让盛老太太看华兰的面子时,才会说出那句“看华儿的面子,华儿好大的面子啊”!

言语间没有说华兰半分不是,但却透露着盛老太太的失望,若是换做懂得感恩的明兰,无论明兰有什么请求,祖母都会竭尽全力地帮她。

真心换真心,祖母用真心悉心教育华兰,却没有换来华兰的真心,渐渐地也就疏远她了,一个养不熟的白眼狼,说白了,她与盛纮是同一类人。

知否华兰在谁院里长大的(端庄贤惠的华兰)(1)

1、祖母教养的姑娘,端庄贤惠

盛老太太虽一生没有自己的骨肉,但她始终用真心对待盛家上下,为了抚养庶子盛纮长大,不愿改嫁,后来又帮着盛纮操持家业,教育孩子。

华兰是盛纮的第一个女儿,也是盛老太太的第一个孙女,她把华兰当做自己的亲孙女般毫无保留地疼爱,真心实意地付出,华兰年幼时,为了把华兰养在身边,婆媳俩还抢了一阵子。

后来盛老太太念着她们母女情深,把华兰还给了王若弗,但对华兰的爱始终没有减少过,华兰自小乖巧懂事,能说会道,老太太常常把华兰叫到自己的院子里叫她诗书礼仪,琴棋书画,女红刺绣,管家理事。

这才有了后来端庄贤惠,得体大方的盛家大姑娘,见过华兰的贵妇们,谁不夸一声“盛家大姑娘不愧是勇毅侯独女养出来的姑娘,样样出挑”。

古代女子婚嫁,都是尚未及笄就开始找人家,而华兰作为一个六品小官家的女儿,同时被好几个权贵之家看中,令国公家,邱大人家,还有忠勤伯爵府袁家等。

华兰之所以会被那么多有权有势的人家看中,大半原因是华兰的出挑,盛老太太的身份地位,勇毅侯独女教出来的嫡长女,必然是当得起一个当家主母的。

知否华兰在谁院里长大的(端庄贤惠的华兰)(2)

最后盛纮选择了忠勤伯爵府,华兰出嫁之前,盛老太太给华兰备了一份特别且贵重的嫁妆,那是盛老太太出嫁时勇毅老侯爷夫妇给她准备的嫁妆。

那是是当年老侯爷从大雪山另一边的基辅国得来的,打成一副头面给盛老太太做嫁妆,从头上到身上,足足有十八颗细钻镶嵌而成,两班工匠轮班打了三个月才打好。

盛老太太想着华兰是高嫁,这幅头面就算是将来带着进宫见贵人,都不失体面了,这份嫁妆,就连出身太师府的王若弗看了都目瞪口呆。

舍得把父亲亲自给她打造的,又贵重又珍贵的嫁妆送给华兰,可见,盛老太太当时是有多么宠爱华兰,比亲孙女还要亲了。

为了华兰嫁入伯爵府更快地站稳脚跟,不让别人欺负她是小户人家出来的,盛老太太还特意请了宫中的教养女官孔嬷嬷教华兰学礼仪。

宫中教过贵人的嬷嬷教出来的女孩,走到哪里都不会有人看低,说白了,就是增加华兰的附加值,而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华兰将来的日子和盛家的名声。

知否华兰在谁院里长大的(端庄贤惠的华兰)(3)

孔嬷嬷教会了华兰很多东西,为华兰日后在袁家立足打下了夯实的基础,但就像孔嬷嬷说的那样,做女儿容易,做媳妇却很难:

女儿是娇客,在家里是千娇万宠,可一旦做了人家媳妇,那可立时掉了个个儿,公婆你得恭敬侍候,夫婿你得小心体贴,妯娌小姑得殷勤赔笑,夫家上下哪一个都不能轻易得罪了,一个不好便都是你的错,你连分辩都无从辩起。

华兰出嫁后,丈夫和公爹都是好的,可偏偏有个难缠婆婆,蛮横无理,处处刁娜华兰,动不动就站规矩,应了孔嬷嬷那句话——华兰连分辨都无从辩起。

华兰在袁家生的第一个孩子是女儿,因为婆婆刁难,怀孕期间和月子期间伤了身子,多年不孕,一直没有儿子,屋里被婆婆塞了七八个小妾,地位岌岌可危。

知否华兰在谁院里长大的(端庄贤惠的华兰)(4)

盛老太太为了孙女能够在袁家站稳脚跟,不会轻易求人的她又再一次为了华兰写信到白石潭,去请贺家老太太来为华兰调养身子生儿子,还让华兰把管家之事丢出去,安心调养身子,把儿子生下来再说。

王若弗一开始还不同意,华兰好不容易才得到管家权,怎可说丢就丢,她以为袁家的管家权和盛家的一样,管着家就有无尽的权利。

实则不然,袁家是个落魄勋爵之家,因为当初卷入逆王叛乱案被抄了家夺了爵,后来虽然翻案恢复爵位,但是也被罚没了几十年俸禄,只剩一个空壳。

华兰管着偌大一个家上上下下的吃穿用度,银钱铺子,里里外外贴无数的钱进去,不但没讨到半分好,还得罪了很多人。

华兰听盛老太太的话,把这费力不讨好地活丢出去后好好养身子,不久如愿生了儿子,这才堵住了婆婆的嘴,渐渐拉回丈夫的心,在袁家有了一席之地,加上娘家得力,忍了十几年,日子才渐渐好过起来。

知否华兰在谁院里长大的(端庄贤惠的华兰)(5)

2、祖母中毒,华兰明哲保身

华兰之所以能够过上后来的好日子,丈夫疼爱,儿女双全,都是因为祖母给她出谋划策,找帮手,若是没有祖母出手,华兰没有儿子,管着一大个家,最后只会落得个为别人做嫁衣的结局,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祖母拯救了华兰的人生。

但是盛老太太全心全意的付出并没有换来华兰全心全意地回报,华兰对盛老太太始终存了一份让人心寒的冷漠,虽然表面看不出来,但细细推敲,发现这么多年华兰对祖母只有利用,没有回报。

同样是盛老太太养大的孩子,明兰可以毫无保留地与祖母谈心,亲昵地依偎在祖母身边撒着娇,而华兰却藏着七窍玲珑心,对祖母客气而疏远。

更有甚者,华兰还会帮着她那愚蠢的母亲算计祖母,利用祖母去对付林噙霜,会劝王若弗依着老太太的心意对明兰好,明兰是老太太的心头肉,对明兰好就能从祖母那里得到更多好处。

其实祖母并不是不知道华兰的无情,在华兰渐渐在婆家站稳脚跟后,盛老太太就看出了华兰的真面目,渐渐地与华兰就不亲了。

知否华兰在谁院里长大的(端庄贤惠的华兰)(6)

之前王若弗只要一说“求母亲看在华儿的面上,如何如何……”时,盛老太太必然会答应她的请求,而后来看出华兰的本质后,盛老太太就不愿再被感情绑架。

当王若弗再说“看华儿的面”时,盛老太太直接说“华儿好大的面啊!”言语间虽然看起来是骂王若弗,其实暗暗地表达了对华兰的失望。

其实盛老太太不是有了明兰后就刻意疏远华兰,而是她一生没有体会过真情,从前没有明兰的对比,华兰的好似乎看起来很真诚,有了明兰毫无保留的爱后,祖母才看明白华兰的伪装和心机。

而最令人失望的不是华兰平常的冷漠,而是盛老太太面临生死关头时,华兰表现出来的事不关己,明哲保身的态度。

祖母被康姨母下毒,明兰为给祖母讨回公道,不惜豁出性命,舍下荣华富贵,只求康姨母得到该有的惩罚,以往娇柔的明兰,怀着孕喊打喊杀,丝毫没有顾虑。

知否华兰在谁院里长大的(端庄贤惠的华兰)(7)

而华兰就不一样了,虽说家中瞒着此事,她当时不知道,但当刘妈妈告诉华兰此事时,她的表现异常的平静,甚至还没有那个不讨祖母喜欢的如兰激愤。

要知道,华兰是老太太像明兰一样抱在膝盖上长大的孩子,连如兰都想把康姨母千刀万剐,华兰却什么都不说,甚至都没有心疼过祖母遭此大罪。

她还跃跃欲试地想叫明兰去劝长柏,放了她那对婆母忤逆不孝的母亲王若弗,但看明兰态度强硬,她便连母亲都不管了。

同样是盛家儿女,长柏没有养在祖母身边过,却愿意为了祖母辞官,只为康姨母得到该有的惩罚,更是愿意为了祖母,让犯错的母亲去吃斋念佛,诚心悔过。

在长柏心里,世上的亲情不是看是否有骨肉关系,而是心与心之间的亲近,祖母为了盛家呕心沥血一辈子,无论是不是他亲生的,他们兄弟姐妹都是她的子孙:

这世上亲与不亲,也难说得很,父亲并非祖母亲生,我等兄弟姐妹更与老太太没有血缘关系,可这些年来,老太太为这个没有一点血缘的家穷尽心血,一片慈爱纯然肺腑。举头三尺有神明,难道非要让天地神灵,都知这世上之人,都是忘恩负义之辈吗?

知否华兰在谁院里长大的(端庄贤惠的华兰)(8)

3、华兰才是养不熟的白眼狼

其实华兰和盛纮是同一类人,都是养不熟的白眼狼,只不过华兰比盛纮更善于伪装,不轻易叫人看出来罢了。

盛老太太一生最重情义,却突然间疏远了华兰,这个细节足以说明盛老太太早已看穿了华兰的本质,对她失望了。

无论在书中还是电视剧中,都可以看出华兰对明兰很好,甚至比对自己的亲妹妹如兰还要好,让人不惜赞叹华兰是个心胸开阔的好姐姐。

其实这才是华兰的厉害之处,她只对自己有利的人好,她对明兰好,起初是为了彰显她这个大姐姐的威严,因为如兰不愿意听她的话,墨兰是她的死对头,只有明兰是个听话的乖乖女,可以随便调教。

她让明兰干什么明兰就干什么,极大地满足了她作为盛家嫡长女的虚荣,她更是可以借此去父亲面前邀功(她确实这么做过),让父亲觉得她才是盛家最优秀懂事的孩子,从而把墨兰的宠爱抢过来。

知否华兰在谁院里长大的(端庄贤惠的华兰)(9)

后来对明兰好,或是教王若弗和如兰对明兰好,是为了迎合盛老太太,她曾告诉过如兰:

以后多去找六妹妹,我瞧着她倒是不坏,虽说比你小,行事可比你妥当多了。这才多少日子,老太太已经把她当心肝肉待着了,什么好东西都紧着她,你瞧近日父亲多疼她!我们是太太生的,可得拿出嫡女的气派来,不要临了反不如庶出的出挑!

言外之意,就是要让如兰多和明兰学学,把明兰从老太太那里学来的东西学过来,不要让明兰受老太太太多恩惠,到时候嫡出不如庶出,丢了嫡出女儿的脸。

后来华兰对明兰一直都挺好,但都是些表面的虚伪功夫,直到顾廷烨看上明兰,华兰从一开始就知道顾廷烨想娶的人是明兰,帮着他一起算计明兰。

而华兰这样做的目的,不是因为她觉得明兰嫁给顾廷烨会幸福,而是因为顾廷烨是袁文邵的顶头上司,帮助顾廷烨完成此事,袁文邵的仕途有顾廷烨提携,将来定然更加顺利。

知否华兰在谁院里长大的(端庄贤惠的华兰)(10)

当时华兰正处于与婆婆斗得水深火热之时,袁文邵又被长兄压了一头,若是袁文邵在仕途上更进一步,他们夫妇就可以不用看袁夫人和大房的脸色过日子。

华兰根本不知道明兰与顾廷烨之间发生的事,也知道顾廷烨从前是个纨绔子弟,甚至连她自己都曾偷偷议论过顾廷烨,而如今却为着自己的自私想法牺牲妹妹。

明兰与顾廷烨成亲后,华兰与明兰走得越来越勤,明兰的地位越稳固,顾廷烨越受重用,华兰越勤快,这都不过是华兰觉得明兰可以利用,才花心思去巴结罢了。

反观对她帮助并不是很大的盛家,华兰很少回去,就连王若弗与海氏,与老太太进行婆媳大战,她都没回去帮王若弗出出主意。

后来顾廷烨出事,明兰产子,整个过程都不见华兰,就连那没良心的老爹都醒悟了,陪着明兰去敲登闻鼓,帮明兰挡住顾家那帮牛鬼蛇神,而以往来往勤快的华兰,连面都没露一下,生怕连累了自己,一个爹生的亲姐姐,竟还不如一个半路姐妹张大娘子。

知否华兰在谁院里长大的(端庄贤惠的华兰)(11)

盛纮二子四女(不算长栋),其实华兰最像他,明兰最看重的是恩情,长柏最看重的是修身,墨兰最看重的是权贵,如兰最看重爱情,长枫没目的没主见,唯有华兰和盛纮一样,都是利益至上。

他们为了利益可以牺牲任何人,可以不顾往日的恩情,是以盛老太太被下毒,生死不明时,盛纮几次为了盛家利益和官声,想选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而华兰选择的是明哲保身,不参与此事,既不得罪王家,也不得罪盛家,往后还可以两边讨好,两边受益。

唯有明兰和长柏,一个为了恩情,拼尽全力也要替祖母讨回公道,一个为了修身,若不替祖母讨回公道,一生内心都不得安宁,是以就算丢官,也要让世人觉得世间有公道,都是为祖母,可终究性质不同,明兰为的是情,长柏为的是义。

知否华兰在谁院里长大的(端庄贤惠的华兰)(12)

结语

像华兰这样的人,现实中比比皆是,她们对谁都很好,但都不是真心的,在她们眼里,利益永远比情义重要,是以无论你对她有多好,她永远都不会感恩,但若是你对她有利,她一定会好好巴结你。

对于这样的人,必要时可以交往,因为在你对她有利时,她还是可以殷勤地为你办很多事,替你跑腿的,但千万不要交付真心,更不要指望她能陪你共患难,否则最终受伤的只能是你。

人生在世,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每个人都有自己在意的东西,我们没有权利去要求别人怎么做,但我们可以多长一个心眼,学会保护自己,远离该远离的人,亲近值得亲近的人。

知否华兰在谁院里长大的(端庄贤惠的华兰)(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