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上人人平等吗?

这个问题听起来有点傻,很多人不屑于回答。

互联网圈里,有些刻板成见比称呼严重

网易提出要改变内部的称谓文化,倡导平等沟通,取消“哥” 、“姐”、“总”。这一消息很快登上脉脉热榜。

大家各种观点,有人觉得有必要,称呼的背后是一种有意识无意识的等级尊卑文化,也显得不专业,有人发问,改得了职场里的“辈份”,改得了职场里的等级吗?

和老板聊他以前的样子老板愿意吗(如果哥)(1)

现实是残酷的,所以“职场平等”的口号才会听起来动人。

比如年龄问题,像笼罩在互联网行业人身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让这些社畜们比美容院里的常客们还担心岁月催人老。

“35岁的互联网人跳槽是不是就找不到工作了?” 脉脉上这样的问题一出,总是能引来各种诉苦叫屈的跟帖一大堆。附着于“年龄”歧视性标签历久弥新,并以另一种方式呈现了出来。在论资排辈的国企,年龄=资历=有地位,而在一些互联网企业,年龄=老化=负担。

除了年龄,职场人让人恐慌的事情还不少,男女老少,总有一款标签适合你。

脉脉数据研究院的《中国职场人自信度调研2020》显示,对于各类职场歧视,男性职场人认为最需要解决的是学历、年龄与婚育状态歧视问题,而女性认为最需要解决的是学历、婚育状态与年龄。

和老板聊他以前的样子老板愿意吗(如果哥)(2)

学历歧视的锅,学历不背

“学历歧视”成为亟待改善的榜首,意料之中,也意料之外。

学历歧视的问题已经谈过多次,招聘人才有学历要求无可厚非,但滥用学历要求来划分人才,则会造成不公平。

凡事都会有标准,求职面试,如同考试一样,一样都会分出个高低。雇主从岗位的需要出发设置条件,你情我愿,双向选择,这是市场经济,不应该叫做歧视。

如果涉及歧视,那一定是基于某种不正确观念,而非岗位实际要求所设置的条件。比如,招一位营销策划人员,却要求身高不能低于170cm,理由是老板不喜欢比自己矮的,那就是典型的歧视了。

所以,招人对学历有要求,肯定算不上学历歧视。只有当这种要求并非基于工作岗位需要,而是基于某种对学历的刻板偏见时,才会是歧视。

很多人觉得职场里的学历歧视是个大问题,无非还是在拷问“学历是否等于能力”。

学校教育与职场需求的脱节,使得这个话题有了大量的讨论空间。“一考定终生”实在是一个太残酷的游戏。在一个机会多元、发展多元的社会,人才的标准的确不应该如此单一。

如果对知识的渴求异化成为了单纯的学历争夺战,在这样一场“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竞争中,输家不仅仅是那些没有拿到学历的人,还有一些成功拿到学历,人生路却越走越窄的人。

《中国青年报》曾报道了“小镇做题家”们的故事。出身村镇的寒门弟子,通过题海战术刻苦努力考上了一流大学,却发现在离开学校后,人生却并未如意,陷入不上得下不得的苦闷中。更有人把穷看成人生的原罪,把格格不入的边缘感,完全归咎原生家庭,甚至陷入抑郁,与父母断绝关系。

教育,其实是弥补出身不平等的重要力量。但教育对于不平等的弥补,并不仅仅是“学历敲门砖”带来一次性机遇,更重要的是弥补知识、技能、眼界等的差距。人生而面临不平等,但很多事情并非无法改变,教育应该是一种改变的力量。

因此,当我们谈论学历歧视时,应该看到许多人被学历限制的人生,思考教育该如何变革,给更多人真正全面提升自我,获得发展的机会。

和老板聊他以前的样子老板愿意吗(如果哥)(3)

婚育歧视,为图“省事”

至于婚育状态歧视,有时候也的确是让人啼笑皆非,常常只因为“怕麻烦”。

拒绝单身女性因为他们要结婚生育,拒绝已生一胎女性因为他们很可能要生二胎,拒绝二胎女性,因为他们小孩太多精力分散。

看到“女人”二字,就把将来可能发生的一幕幕替她想清楚了的HR,是不是跟碰见偶像就把“小孩名字都想好了”的粉丝们异曲同工。

调研结果显示,男性也认为婚育状态歧视问题需要改变,看来这是一个影响到了全社会幸福感的问题。

每一种标签都不是无缘无故形成的,往往是对某一现象的总结。但归因正确了,才能叫发现规律,归因错误了,就是偏见了。

基于片面的现象,得出片面的结论,并且为了逃避思考,逃避具体事情具体分析所需的脑力心力,而把片面的结论变成标签,应用在某一大类人身上,这就是歧视了。

所以说,歧视有时并非因为恶毒,而是因为懒惰和无知。

职场平等事关机遇与公平

为什么我们要追求职场平等?

答案其实挺简单,结果无法平等,但“过程的平等”事关 “公平”。

工作的结果肯定无法“平等”,绩效有高低,工资有多寡,但“过程的平等”则是很多一路打拼的职场人所期待的。

所谓“过程平等”,即强调公平的竞争规则,机遇平等。

让真正有能力、付出努力的人能够赢在终点线,而不是输在起跑线,这就是职场平等。

脉脉创始人兼CEO林凡曾这样诠释职场平等:共享机遇让机会平等;共享资源,让成长平等;消除隐形的职场不公,打破壁垒,让流动带来平等。

当我们破除藩篱,把一个个的小圈子打开,融汇成更大的圈子的时候,我们的职场之路会越来越平坦。每个人,也将平等地获得更多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