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是光与影的艺术,定格时间,记录历史,深刻发掘人文思想背后的故事!

1992年杜琪峰和周星驰首次合作《审死官》大获成功,票房拿下4988万,轻松打破香港票房纪录。92年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周星驰年,多部叫好叫座的电影霸榜香港电影,其中最成功的莫过于这部《审死官》,杜琪峰旧瓶装新酒翻拍了这部经典名著,将周星驰的风格融入到这部电影之中,这部电影注重幽默的同时也没有放弃对于生活的反讽,充分放大周星驰的角色特质,让很多人都淹没在了周星驰的光彩之中。

随后93年杜琪峰再次和周星驰合作《济公》,这部电影并不是纯搞笑电影,而是在其中加入了杜琪峰轮回宿命的色彩,这部电影的惨败被视为加速香港电影衰落的征兆。台湾市场是当时香港电影最重要的市场之一,当台湾片商引进之后,这部电影的票房惨败惊醒了台湾片商。台湾片商联合要求开放好莱坞市场,随后其余本土化市场开始崛起,香港电影的衰落真的是周星驰引起的?这个锅可以说周星驰背的有点冤枉。

周星驰济公拍摄背后的故事(港片没落的诱因)(1)

周星驰济公拍摄背后的故事(港片没落的诱因)(2)

众所周知香港电影从94年就有了衰落的迹象,同时93年的《济公》只是其中一个诱因而已。首先香港市场人口稀少,不足以支撑整个电影市场,二呢,则是香港电影之外的本土化市场崛起,三呢就是好莱坞外来文化的冲击和本土市场的自立。四则是香港电影的成本在不断提高,上映之后很难收回成本,小成本电影受到碾压,五呢香港电影演员的青黄不接,纵观这几年的香港电影很难看到有什么新人面孔,最后一点最为重要,市场变了,时代变了。这些因素导致了香港电影的衰落,同时内地市场的开放也让香港电影有了崛起的迹象,内地观众撑起了香港电影,所以在90年代,内地火了双周一成,但是93年的《济公》惨败也只是恰逢其会而已。

周星驰济公拍摄背后的故事(港片没落的诱因)(3)

周星驰的《济公》这部电影的内容其实很新颖,主要是杜琪峰在电影中加入了“宿命轮回”的元素。电影本身只是用无厘头来展示隐藏在人性之下的善恶,杜琪峰在电影中充分放大了人性的恶,从而和主角塑造出一种对立的矛盾,以佛教三毒来看待世间人性,无厘头只是电影的表现方式,宿命内核才是这部电影的主题核心,这部电影在诙谐幽默中说出生活哲理,蕴含深意的同时也令人警醒,同时这部电影在后半段过于仓促和凌乱,为电影草草加入了一个结尾而收场。

周星驰济公拍摄背后的故事(港片没落的诱因)(4)

故事的内容也颇为简单,周星驰饰演降龙不服管教,同时和天庭众人打赌能够改变九世恶人、九世野鸡、九世乞丐,证明人间有情,济公是一个引导者,不管是用尽任何方法都不能改变三人的性格,济公并没有塑造这三人,而是引导三人认识到嗔、贪、痴的本质,三人经过觉醒之后,终于改过自新,开始重新做人,其中济公自身也功德圆满,成为了尊者。杜琪峰在电影中充分放大人之本恶,来让这三人的宿命看起来是理所应当。

周星驰济公拍摄背后的故事(港片没落的诱因)(5)

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张曼玉的演技,真的是相当的惊艳,如果没有张曼玉这部电影的精髓就要少一半,张曼玉对应的是佛门的痴,为情所惑,为爱所痴。张曼玉可以风情万种的魅惑,也可以泪眼楚楚的怜惜,这个角色是本片中最重要的角色,周星驰自认为是人间救赎主,但真正的改变和塑造则是那些心中有爱之人。

周星驰济公拍摄背后的故事(港片没落的诱因)(6)

周星驰济公拍摄背后的故事(港片没落的诱因)(7)

另外一个则是九世乞丐,这个角色也是黄秋生的另类突破,济公感化众人的方式无非就是幻术和欺骗,用幻术来满足世人的贪欲,通过幻术,黄秋生喜欢上了张曼玉,这一点微末的情爱只不过是仙神打赌的游戏,但是黄秋生甘愿为了情爱而牺牲自己,最无私的爱或许就是成全,从而感化了济公,济公引导了三人蜕变,三人塑造了济公。

周星驰济公拍摄背后的故事(港片没落的诱因)(8)

影片将人性也隐藏在三人的命运之中,乞丐生来就是讨饭的,张曼玉被人唾弃,九世恶人就是用强权来欺压众人,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大家想到的都是拿弱者来顶缸,人性的复杂和欺骗让九世恶人也难以承受,最终甘愿做一头猪,任人宰割。

周星驰济公拍摄背后的故事(港片没落的诱因)(9)

这部电影也是很有深度的一部电影,改变命运的从不是别人而是自己,至于说这部电影是港片没落的诱因,也算是以偏概全,这部电影的内涵值得经受市场的考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