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一人去五台山(纵然百返生于兜率天)(1)

有人说,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五台山,因为那里有文殊菩萨,那是传说离智慧最近的地方。

这里没有雾霾,只有宁静,安详,和让人感动的沧桑。这是佛的慈悲,安放在红尘的一片净土,信仰与蓝天共生。

深入山林,穿过古道,走进寺庙,在氤氲的香炉面前,虔诚膜拜;在幽淡的檀香味中,寻觅清净;在缥缈的木鱼声中,搁浅纷扰;眼前千姿百态的佛像,庄重、慈祥、宁静。

择一人去五台山(纵然百返生于兜率天)(2)

弥陀经说:“极乐世界是上善人聚集的地方。”

五台山作为文殊菩萨的道场,也是上善人聚集的地方,加持力是不可思议的。

这里是显密共荣的道场,而且是个真正有修行人聚集的地方。凡是修行人聚集的地方,都是功德非常大的。

佛经上记载,纵然你百返生于兜率天的人,也不如一日去五台山。

择一人去五台山(纵然百返生于兜率天)(3)

既然选择了朝圣五台山,一旦下定决心,不管是刮风下雨、严寒酷暑,无论是泥巴路、砂石路、上坡路还是下坡路,咬着牙也要坚持下去。

虽然辛苦万分,但朝山之殊胜,就殊胜在它能让你万缘放下,一心朝礼。

我们虽然身逢末法,又因业力缘故无缘睹圣。但当我们的双脚踏上圣山的土地,当我们的心中默念起佛菩萨的名号,当我们的虔诚之心与佛菩萨道交感应,我们方知这信仰的力量,原来如此殊胜。

择一人去五台山(纵然百返生于兜率天)(4)

当年虚云老和尚为了报答双亲的养育之恩,曾于四十三岁时从普陀法华庵起香,三步一拜朝礼五台山。

古德云:“人有诚心,佛有感应。”

历经三年多的时间,中间克服了重重困难,虚老始终不失正念,又幸感得文殊师利菩萨两次化身相救,虚老的朝五台山之行,才终于在到达显通寺后得以圆满。

古往今来,朝圣的祖师大德数不胜数。信众们则多是选在春、夏、秋等季,去朝礼圣寺名山。寒冷的冬季,令大家望而却步。殊不知,在冬天的严寒中朝礼,正应了那句“饱暖思淫欲,饥寒长道心”的古训。

择一人去五台山(纵然百返生于兜率天)(5)

这个冬季,我们效仿祖师大德在寒冬里,朝礼了文殊菩萨的道场五台山。虽时值严冬,五台山的气温在零下25度左右,可我们的朝圣热情,却丝毫没有减退。

据《大方广佛华严经》记载:“东北方有处,名清凉山。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与其眷属,诸菩萨众,一万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说法”。

在朝台的过程中,我体会到朝山不仅仅是简单的身体力行,更应注重以听闻佛法的方式,让自己开疑解惑。又如儒家常说的那样,“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听经与实践,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择一人去五台山(纵然百返生于兜率天)(6)

朝山为的是参访求学,有所精进;为的是忏悔业障,明心见性;为的是发菩提心,行菩萨行。

朝山,从山下拜到山上,从旷野拜到殿堂,从娑婆拜到净土,从无明拜到光明,从凡夫拜成圣者,从污秽拜到洁净。

每一次的蹲起,都是一次生与死的抉择;每一步的前进,都是进与退的取舍。每一个朝山拜佛的种子种下去,日后必能开花结果。

择一人去五台山(纵然百返生于兜率天)(7)

就如《法华经》里所说的“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朝山的信众们,在五体投地的同时,放下的是“我慢”之高山,提起的是“谦逊”之正念。

这三步一叩的身影,映射在曲折陡峭的山路上。身体与山石的碰撞,汗水与酸痛的历练,让我们感受到祖师开山之不易,感受到佛法传承之艰辛。

这三步一扣的循环往复,不就是人生、轮回的缩影?也许在这追寻花开见佛的漫长时光中,在轮回的每一次精疲力尽之时,我们或选择前进,或选择停留,或选择后退。但有愿的圣者,又怎会甘心放弃这即遥远,但又坚定的成佛之路?

择一人去五台山(纵然百返生于兜率天)(8)

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明白朝山的意义。唯有真实用心去体会的人,才能体悟行者的心境。

有人藉由天地之广阔,开阔心胸;有人体悟山水之灵秀,识得本性;有人通过听经之因缘,破迷开悟。悟道方法,八万四千。但所悟之本性,却并无二致。人人皆由佛性,人人都是未来佛。

说到底,朝山是一种方式,它让你感受灵魂的通透。朝山归来,整装待发,便可重新上路!

选择合适的时间,也去体会一次灵魂的震颤?也去朝一次山,如何?

的确,该出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