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n为什么能成功(MSN为什么会死)(1)

微软近期宣布,将在2014年10月31日正式停止WindowsLiveMessenger的服务,这也是微软宣布MSNMessenger更名为WindowsLiveMessenger后有关MSN最为劲爆的一个消息,同时也标志着曾经的世界第一大即时通讯软件正式陨落。

即时通讯软件永远会是网络用户的焦点,作为一款曾经用户数量高达3.3亿的产品,MSN的陨落绝不是毫无征兆的,而是一次次错失先机、策略失误累积而成的。简单来说,MSN走到今天地步,无外乎跟以下几点有关。

一、固化的微软思维

创造了计算机操作系统奇迹的微软,一直在做的事情是引导用户的使用习惯,而在进入互联网世界的之后,按照惯性仍然在沿用这种思维模式。互联网与编写操作系统不同,互联网是要按照用户所需来制定游戏规则,编写操作系统则是在制定游戏规则让用户来遵守,两种模式谁更受用户亲睐高下立判,Windows自带的IE网络浏览器被用户所鄙视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将这种“我定规则,你来遵守”的思维模式灌注入MSN的互联网研发中,无非是把IE浏览器的路又走了一遍而已。早期的MSN不能离线留言、不能离线文件共享、不能截图、聊天记录不能漫游、随操作系统硬性安装,这种视互联网用户所需于不顾的做法只会让用户推开自己。当微软终于意识到这些错误并试图改正的时候,用户已经投入了其他即时交流软件的怀中。

二、“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与“只爱陌生人”

互联网的最为人所称道的是其开放精神,而微软的MSN在这方面仍然倒行逆施。MSN是微软1999年为了与ICQ争夺即时通讯软件市场而推出的重量级产品,尽管在目的性方面已经达到,ICQ的市场份额被MSN蚕食殆尽,但是微软没有想到的是,在中国大陆市场上有一个从名字到形式、从界面到技术都“克隆”ICQ的软件腾讯QQ最终会将MSN打得魂飞魄散,而QQ将MSN击倒的主要武器就是其开放的精神。

曾几何时,坐在办公室电脑前的人们如果用MSN聊天,必然会给人以更加职业的感觉,而用QQ则是偷懒聊天的代名词。其实不怪人们有这种印象,QQ的开放性让用户随便输入任意搜索条件或一组数字都能够找到与之聊天沟通的好友,而MSN必须明确知道对方的邮件地址才能加对方为好友。放眼现在的移动端即时通讯软件,LBS大行其道的时候,MSN仍然还在玩矜持,这种貌似精准的好友定位能够使使用体验更加良好、安全,殊不知这种反开放精神的设置恰恰是限制了其用户发展、致使其渐渐陨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软件安全隐患

微软将MSN捆绑于其Windows操作系统的工具软件组中,虽然这在很多人看来是其推广的先天优势,但是作为网络病毒最为活跃的操作平台,MSN的数据安全问题成为了很多依赖它进行商业沟通人士心头挥之不去的噩梦,而西方狗仔队更是利用MSN的安全漏洞搜罗了不少明星的八卦绯闻,致使MSN因安全性而被许多用户抛弃。

四、错失移动终端争夺战战机

作为现在最为火爆的移动客户端APP,即时通讯软件是其中最大的亮点。MSN在移动终端的嗅觉足够灵敏,从早期智能手机还未开始普及的时候就开始布局移动互联,但是在策略上却极度不重视移动互联段。在移动互联初始期,操作系统还不如现在这般统一,MSN对各种终端系统平台的支持不够完美,而且各种操作系统的版本授权给不同的公司来制作,对MSN移动终端APP的发展基本属于散养形式,这就造成其极大地影响了众多用户的使用体验,导致后来移动终端大爆发期的先发后至效果,被其他各种移动终端即时通讯软件在手机上被甩得远远地。

其实以上所说的MSN的致死病因只是腠理之谈,真正的膏肓成因还牵扯到了众多微软内部管理、市场财经内幕、公司策略转移等,我们在这里谈到的四点仅仅是作为消费者所看到的,希望微软的下一个移动互联端产品能够让我们重拾对它的期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