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斛为什么要一千多块一斤(石斛暴跌2000元公斤)(1)

“自2013年以来,昆明市场的石斛价格就一路下跌,目前一公斤干铁皮石斛售价只在1000元左右,相对于鼎盛时期每公斤3000元左右的销售价格下降太大了。”在昆明篆新农贸市场销售石斛10多年的刘丽说。

而几年前,玛卡售价数百甚至上千元一公斤,但现在数十元就能买到。令人关注的是,“仙草”石斛会不会沦为下一个玛卡?

石斛为什么要一千多块一斤(石斛暴跌2000元公斤)(2)

一公斤干铁皮石斛降价近2000元

石斛素有“植物黄金”、“仙草”等美誉,有生津养胃、润肺益肾、明目强腰等功效。早些年石斛被炒出“包治百病”的药效,之后价格一路高涨,甚至能卖到贵如黄金的价格,直到2013年左右才开始下降。

石斛为什么要一千多块一斤(石斛暴跌2000元公斤)(3)

近日,记者走访昆明螺蛳湾三期中药材国际商贸城、昆明市菊花村附近的中药材市场了解到,目前,昆明市场上销售的石斛主要产自文山、保山等地,石斛鲜条的销售价格在100元/公斤至150元/公斤之间,而大部分干石斛的售价在600元/公斤至1000元/公斤之间,相对于早些年石斛的价格确实跳水不少。

“喜欢买石斛的人都知道,前几年一公斤品相好的干石斛售价近3000元,品相差的售价也在2000元以上,现在品相好的售价也才1000元左右,品相差的600元左右,每公斤跌价近2000元。”刘丽说。

云南文山石斛产区的种植户也反馈,当地的石斛价格正在持续下跌。而在几年前,他们出产的干铁皮石斛曾一度能卖到4800元/公斤,而同样的货源,去年底的收购价格仅在1000元/公斤左右,下跌幅度最高达到80%,而且今年以来,价格下跌的趋势还在延续。

石斛为什么要一千多块一斤(石斛暴跌2000元公斤)(4)

曾经每公斤售价动辄上千元的石斛,为何会一路下跌?螺蛳湾三期中药材国际商贸城经营中药材多年的黄琴介绍,2014年以前,市场终端价格虚高,引来很多企业纷纷种植,特别是2012年冒出几百家组培企业,经过2至3年生长周期后,到2014年集中上市时就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

玛卡鲜果堪比大白菜,售价4元/公斤

与之相比,传说中的“植物伟哥”,被冠以“抗疲劳、提高免疫力、补肾”等功效的玛卡,自去年以来,更是遭遇了进入中国以来最大的产业危机。

石斛为什么要一千多块一斤(石斛暴跌2000元公斤)(5)

当下,正是玛卡鲜果上市的时节,但昔日通过种植玛卡而赚到钱的云南丽江、会泽当地农户,到现在都没有缓过神来。今年年初,都市时报记者深入丽江调查发现,短短一年时间,玛卡鲜果的收购价已经从2015年初的160元/公斤跌落到4元/公斤,堪比大白菜。

石斛为什么要一千多块一斤(石斛暴跌2000元公斤)(6)

玛咖上市期间,大量货物堆积市场少有人问津

这与往年记者在丽江当地看到的现象,完全是天壤之别。彼时是玛卡最辉煌的时候,玛卡干果价格一度涨至每公斤数百元上千元不等。直到2015年,玛卡干果价格仍然居高不下,云南的玛卡干果价格大多在400元/公斤以上。

而到了今年,形势却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如今的价格甚至不如青菜萝卜,采摘后大量积压无人问津。为了节省人工成本,农民宁可将玛卡烂在地里。在多个玛卡产区,价格已降至“萝卜价”,经销商说“行情不好”不再收购,种植户损失惨重。

大健康时代 电商微商疯炒“养生”概念

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信息中心官方网站中药材天地网副总经理贾海彬认为,石斛、玛卡等曾一度突然蹿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专业团队的概念炒作,而这也迎合了大众对保健和养生需求的超速增长。

上世纪90年代,天麻突然爆发行情。但经年之后,由于大面积的种植,市场达到饱和,天麻逐渐降温。2013年底至2014年,原产秘鲁的玛卡突然在国内卷起“养生风”,几乎无人不知。而当下,却也有些偃旗息鼓。

石斛为什么要一千多块一斤(石斛暴跌2000元公斤)(7)

丽江等地,大量农户种植玛卡

而今,曾无人问津的石斛,又悄然站在了“中药养生”最前沿。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些被冠以养生头衔的药材或保健食品,风生水起交错更替?

贾海彬认为,出现大量“石斛成粉,价格虚高”的“石斛式骗局”,其根本原因是大健康时代已经来临,人们对保健和养生的需求成长非常快。“人们渴求从这些中药材上面,找到恢复健康的方法。正是对健康如此强烈的需求,才有人愿意高价购买。”

石斛为什么要一千多块一斤(石斛暴跌2000元公斤)(8)

过度的炒作后,石斛会不会沦为下一个玛卡?

此外,他认为,养生中药材交错更替,相互竞争,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创业团队的兴起,比如电商和微商。“一开始他们选择的产品,往往是有特色的农副产品、保健品,像玛卡、黑枸杞等。随后,会出现非常专业的炒作团队,专门就选定的品种来炒作‘概念’,把这种概念引向消费者,比如,把玛卡形容为‘植物伟哥’,‘男人的加油站,女人的美容院’。”

炒作手法上,则通过推广人员在各大药店推荐和网络宣传。之后,营销团队会加快销售,销售一打开,供不应求,产量随之上升,价格就从高降下来,等这个药的热度过去之后,又换另一种商品来做。而他们就在价格的起伏间,做差价营销,从而赚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