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木葱茏,鸟声啾啾,漫山遍野尽是碧绿苍翠,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黄土高原下的世界?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黄土高原下的世界
树木葱茏,鸟声啾啾,漫山遍野尽是碧绿苍翠。
站在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一处山头远眺,满目的绿色已成为这片红色革命圣地的底色。
但如果时间倒回到70年前,这里则是另一幅截然不同的景象:十山九秃,黄土漫漫,严重的水土流失痕迹,就像一道道伤疤印在黄土高原上……
吴起县所在的陕北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乃至全世界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国务院1990年公布的遥感调查资料表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达45.4万平方公里,占其总面积的70.9%,多年平均年入黄泥沙量达16亿吨。
“搞好水土保持、防治水土流失,是治水事业的一项根本性措施,也是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紧迫而长期的战略任务。”曾多次对水土保持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治山理水七十载,黄土高原经历了一场由黄到绿、由绿变美、由美而富的历史性变化。巨变的背后,是党和政府对水土保持工作的高度重视,是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更是一代又一代水土保持工作者栉风沐雨、筚路蓝缕的执着付出。
红色圣地的绿色革命
1935年10月,中央工农红军跋山涉水,到达延安吴起,为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找到落脚地。然而当时的吴起只有不足10户人家,走几十里路都找不到一棵树。山扛不了风,地保不住水,“贫困”曾是吴起的代名词。
20世纪末,延安水土流失面积达2.88万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77.8%,年入黄河泥沙2.58亿吨,约占黄河泥沙总量的1/6,水旱灾害、沙尘暴频发,生态环境脆弱。恶劣的生态环境导致人民生产生活困难,世界粮农组织考察调研后曾感叹:“陕北不适合人类居住。”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陕北各级政府带领广大群众开始了长期不懈的水土流失治理,经历了由点到面、由单项治理到综合治理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初,推广“户包治理小流域”,开创了“千家万户治理千沟万壑”的崭新局面,总结出“山顶植树造林戴帽子,山坡退耕种草披褂子,山腰兴修梯田系带子,沟底筑坝淤地穿靴子”等治理模式。1998年,在中央“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精神的号召下,吴起县做出封山禁牧的决定,将生态建设置于各项工作之首。同年8月,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视察调研延安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时,提出了“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十六字方针,进一步坚定了延安人民建设秀美山川的决心,一场全民总动员的绿色革命在延安轰轰烈烈展开。
“我只要能走得动,就要让这片绿色不断蔓延下去。”望着眼前郁郁葱葱的果林,黄龙县界头庙镇西石林村的水保大户王长贵坚定地说。数十年风雨无阻绿化荒山的他,日子尽管清贫,却为黄龙积攒了大笔的“绿色财富”。
和王长贵一样的护绿者还有很多。延安市咬定青山不放松,历届市委、市政府持续推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截至2018年年底,全市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9万平方公里,建成基本农田370.4万亩,建成各类淤地坝1.15万座,累计征收煤油气水土保持补偿费34.05亿元,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保障作用。
由“黄”到“绿”的延安经验
1973年10月,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的第一个淤地坝工程开工,当时刚当上村支部书记的插队知青带领着知青和村民,采用独轮车运土、木夯夯实的方法打坝淤地,原本贫瘠的荒沟变成了良田。如今,这块土地仍是村里旱涝保收的高产稳产田。
“淤地坝是流域综合治理的一种有效形式,既可以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又可以防止水土流失,要因地制宜推行。”2015年2月,在梁家河考察时对淤地坝工程建设给予了肯定。
淤地坝,是为了拦泥淤地而修建的水土保持工程。黄土高原地区土层深厚,黄土广布,具有质地均匀、结构疏松、透水性强、易崩解、脱水固结快等特点,是良好的筑坝材料。在沟内修建淤地坝,不仅可以滞洪拦泥、淤地蓄水,还可以发展农业生产,减省黄河泥沙,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地区重要而独特的治沟工程。
“淤地坝充分发挥了改善生态、防洪保安、蓄水用水、融合产业等功能,促进了退耕还林,保障粮食安全,起到了‘建一座坝、治一条沟、控制一方水土、致富一方百姓’的良好效果。”陕西省水利厅水土保持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据统计,目前陕西全省累计建成淤地坝33 910座,占全国总数的58%,拦泥58亿吨,淤地5万公顷,年灌溉面积4 000公顷,增产粮食4亿公斤。
在这场波澜壮阔的绿色革命中,持续推进淤地坝建设只是“延安经验”的一部分。
实施山水田林草园路村小流域综合治理,实现山顶集雨水利化、陡坡山脚林草化、缓坡地带梯田化、沟沟岔岔坝系化、田间作业机械化,基本形成了层层设防、节节拦蓄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护体系;打造延川梁家河、甘泉大庄河、安塞南沟、志丹稠树梁等一批综合治理示范点,林草植被覆盖度增加到67.7%;吴起县和志丹县先后被命名为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70年治山理水,延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水土流失治理方略,精准配置水土保持各项措施,让山川大地实现了由“黄”到“绿”的喜人变化。
山川换颜点“绿”成金
2019年5月7日,陕西省政府宣布延安市延川、宜川两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这标志着延安的贫困县全部“摘帽”,从此告别绝对贫困,226万老区人民开启奔向全面小康的新生活。
“我们这儿现在绿水青山,居住环境很好。以前我们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劳动强度非常大,一亩地一年才能收入100来块。”吴起县金佛坪村的韩志鹏老人回忆起以前的生活感慨万千。早在1998年,通过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韩志鹏就在退耕的6亩山地里种上了沙棘、山杏、山桃。几年后,山桃、山杏开始陆续挂果,一亩地可以收入2 000元左右。如今,富裕起来的老韩日子过得很舒坦,一家人其乐融融。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理念引领水土流失高标准系统治理,以坡耕地整治、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等一系列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带动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融相生,昔日山光水浊的黄土高原迈进山川秀美的新时代。2018年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结果显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下降到21.37万平方公里,较1990年时减少了一半以上,林草植被覆盖率普遍增加了30个百分点。实施的水土保持措施累计实现经济效益1.1万亿元,年均拦减入黄泥沙4.35亿吨,为改善当地生产环境、确保黄河安澜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们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中,结合水保工作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在美丽乡村和产业发展上下功夫,实现了‘水美乡村、水富乡村’。”延安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延安市先后打造了一批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示范点,改善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其中,甘泉县2016年实施的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坡改梯8 336亩,项目区水土流失治理程度提高了9.5%,建好的梯田被陕西果业集团承包,项目区人均年增收423元,受到当地群众热烈欢迎。
忆往昔,红色是延安的精神根脉;看今朝,绿色已成延安的发展底色。从“穷山恶水”到“青山绿水”,靠的是敢叫山川换新颜的勇气和担当,靠的是愚公移山般的实干和坚持,靠的是人水和谐绿色发展的理念和实践,这是共和国70年水土流失治理的辉煌篇章,也是水利利国利民的生动体现。我们坚信,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将继续见证这片红色圣地水土保持改革发展的崭新局面!
来源:中国水利报 记者 石珊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