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权威机构对小学、初中、高中各进行随机抽样一万份的调查问卷,发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有超过一半的学子感觉到读书很辛苦很累,自己的乐趣不是读书,有那种厌学逃学的念头。为了找到孩子为什么有厌学逃学念头的原因,我们特地深入调查了小学、初中、高中各100名的学生。大致的原因如下,以下原因只能代表调查结果,仅供参考。

原因一、压力太大不想读书

我们调查的对象是刘小英同学(女)。刘小英读初三,在初一的时候是分在普通班,成绩一直保持第一,学习比较刻苦;从小学到初一一直是班长,家长老师都很喜爱这个女孩。到了初二学校为了更好地培养好学生,把普通班前五名的学生编到实验班,刘小英也进入了实验班学习。

孩子读书太苦该怎么办(很多家长不知道的是自己孩子感觉读书很苦很累)(1)

没想到的是刘小英到了实验班一下子从班上稳坐第一跌倒班上前二十,这下对刘小英一个很大的打击。这个时候刘小英的心里很不好受,家长老师也想如何帮助刘小英,提出如何提升自己的成绩,找到提升的方法与突破点。这些看似帮助的好意,可到了刘小英的心里就成了一种讽刺,不但不接受家长老师的意见,反而更加觉得自己就是与别人有差距。心态开始发生急剧变化,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到了初三上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居然跌落到班上中下水平,更可怕的是小英从此把自己封闭起来不出门,很讨厌读书,新年不出门拜年,开学不去报到,家长老师上门就是一个也不理。

原因二、没有梦想被逼读书

我们调查的对象是某市一中高二学生杨凯(男)。杨凯同学是理科班,成绩排在中上,家里是独子,而且是三代独子,加上杨凯头脑聪明,天马行空的想法与做法令很多人觉得他就是一个人才,家里对他期望很大。可杨凯的心思根本不在读书上,他说读书是耽误了他的青春,是他父母逼着他读书,没办法自己实力不够,只有硬着头皮来读书,其实自己根本就不想读书。父母老师对他也是很有耐心,不断地劝导;可杨凯却总觉得老师与家长是在唠叨,不懂他的心不理解他的苦衷。在没办法的情况下,杨凯只有选择逃避,逃课玩游戏,在教室里也是玩游戏。老师与班主任商量在别无他法的情况下只有选择不影响别人的情况下顺其自然,至于高考如何那就看这个孩子的造化了。

孩子读书太苦该怎么办(很多家长不知道的是自己孩子感觉读书很苦很累)(2)

原因三、成绩根本跟不上,上课不是睡觉就是影响别人

我们调查的对象是读小学五年级的范严同学(男),11岁,个子有一米五多,期末考试的成绩单上三门主课没有一门超过30分的,其它副课成绩也是不乐观。我们对这个孩子进行仔细观察与了解,发现这个孩子在读书的时候不是无精打采就是影响别人,总之是那种根本不进油盐的家伙;而离开了教室他就非常的活泼,如果说是智商问题,那就太匪夷所思了,因为在上课时间以外,他表现得相当有能力,很多孩子都是他的小弟一般跟着他转。可为什么却读书不行呢?我们问他想不想读书?他很干脆地回答不想读书、很讨厌读书。

孩子读书太苦该怎么办(很多家长不知道的是自己孩子感觉读书很苦很累)(3)

原因四、老师的打击教育导致孩子厌学逃学

我们调查的对象是一位初三毕业的李丽(女)同学。她的成绩一直不差,在班上是前五名之内,可她却不愿意参加中考,她的家长与班主任非常的郁闷,几次做她的思想工作就是没办法说服她。李丽从初一开始就一直不说话,几乎与同学没有一句话可说;回到家里除了必要的几句话之外,也是无话可谈;所有老师包括班主任也是没办法与她交流。我们介入到的时候,也是哑口无言好像陌生人一样。经过两三天的相处,李丽终于说出了自己憋在心里的一件事,她非常愤怒但又非常无奈地说出了隐藏在自己心里三年的委屈,在初一上学期的第二个月,也就是十月份的一天,数学老师骂的她颜面扫地并打了她两个重重的耳光。这宛如一颗炸弹一样不止是炸在李丽的心上,更是炸在老师家长的心上。

我们通过找到那位打李丽的数学老师,这位老师在回忆时很轻松地说那很正常,凡是在他手上读书的学生大部分都挨过他的耳光;骂学生的话这位老师更不在乎,说什么孩子不骂不打不成人。我问这位老师除了打骂学生之外就没有别的教育方法吗?这位老师不以为然地说他教书二十多年了,该用哪种方法教育学生自己心里有数。

我们找到李丽的同学,她的同学反映以前的李丽很活泼开朗,自从被那个数学老师骂了打了之后,李丽完全变了一个人。她的同学反映像李丽一样挨打挨骂的不是少数,但像李丽这样完全变了的学生不多,至于李丽为什么会变成这样?那个数学老师有直接关系,因为那个数学老师骂的话不是教育而是打击与羞辱;数学老师打人不是一种惩罚而是一种仇恨。

原因五、父母的比较批评式教育导致孩子厌学逃学

我们调查的对象是一位读初二的周辉(男)同学。我们问他为什么厌学?他说他不管怎样努力都得不到父母的满意。他说他也很努力了,但在父母的眼里谁谁比他优秀,谁谁又取得了什么样的名次,谁谁又拿到了什么样的奖励。在他父母的心里自己就是比不上任何同学,自己就是一个窝囊废,只要自己做的事情,父母一旦不满意就是一顿痛批与数落。现在连自己对自己都没有信心,满脑子只想到如何逃离这个现实、逃离这个世界。

孩子读书太苦该怎么办(很多家长不知道的是自己孩子感觉读书很苦很累)(4)

原因六、承受不了补课导致厌学逃学

我们调查的对象是一位跟着班主任老师三年的朱敏(女)同学。她从三年级开始她的父母就把她交给班主任带,父母每年支付老师两万多的费用。朱敏一开始还是听班主任老师的话,可多次听班主任老师说你父母把你交给我,就得要听我的要求,完成我交给的任务,在班上一定要达到前五的成绩、、、、、、等等。朱敏从此就对班主任老师的要求产生反感,慢慢地就不按照班主任老师的要求去办,我行我素;班主任老师为了朱敏的成绩多次与父母沟通,朱敏的父母更像甩手掌柜,更是放权希望班主任老师管好自己的孩子。

朱敏慢慢地就不到班主任老师那里了,宁愿回到自己爷爷奶奶的身边,面对班主任更是一句话也不说。班主任说了她几次,朱敏就真的干脆不去上学,最后爷爷奶奶也没办法,只有把朱敏的父母叫回来。父母回来还是没辙,谁也没有办法劝朱敏去上学。

原因七、学特长与补课让孩子成了学习机器

我们调查的对象是一位读小学五年级的刘欣(男)同学。他几年来一直没有休息过,周六日假期主要是以学特长才艺课程为主,他的钢琴、吉他古筝、篮球、书法、演讲、大脑开发等差不多十种特长班;平时每个晚上要补一节课不是语文就是数学,不是数学就是英语;以前是补习班的老师,双减政策来了,补习班老师不见了,家长就把他交给自己的任课老师与班主任来家里上课。他说他整个人快崩溃了,自己的父母为他花费了大量的资金与精力;每次听到父母说在自己身上花了多少钱的时候,刘欣几乎是不敢面对。因为刘欣的成绩并不是很优秀,在班上属于前十五的范围。

孩子读书太苦该怎么办(很多家长不知道的是自己孩子感觉读书很苦很累)(5)

刘欣终于在某一天发飙了,不管父母怎么说,他不去学特长了;不管父母怎么叫,他不要老师的补课了,因为他已经不想读书讨厌读书了。

我们带着调查结果与疑惑去请教一位育儿大师,育儿大师看了我们的调查资料与聆听了我们的疑惑诉求,经过短暂的思考给出了十条育儿总结。

总结一、十个孩子中只有不到一个孩子有梦想,即使有梦想的孩子,能坚持梦想的孩子十个孩子不到一个,也就是说真正有梦想并能实现梦想的不到1%;

总结二、95%的父母只做到孕生养,没有做到育。因为孕生养是父母角色,而育才是教练角色;

总结三、绝大部分家长不会教孩子,但又装得很会教孩子一样,不愿意学习、不愿意做好榜样、不愿意放下身段好好陪伴孩子与孩子沟通;

总结四、绝大部分家长不懂孩子,不是把孩子培养成孩子该成为什么?而是凭着自己的意愿想把孩子培养成什么;

总结五、绝大部分家长口口声声说爱孩子,但他们的那种爱是一种畸形的爱,是一种物质上的需求、是一种学习上的私欲。真正需要父母改变自己重视孩子的时候,就不愿意了;

总结六、孩子的培养重点是在德行、性格与习惯。也就是像种树一样重点在土壤,首先要让树木把根扎好。而我们的大部分父母只会拔苗助长,把孩子当作机器一样使用。

总结七、绝大部分父母不愿意改变自己,不愿意学习,自己有病孩子吃药。要想复印件好首先是原件好,只想改变孩子不想改变自己的家长是不可能把孩子培养好的。

总结八、把孩子交给学校当甩手掌柜的家长,也没办法培养好孩子。因为现在的学校也不是一块净土,现在的老师也不是个个都有师德的;

总结九、很多家长很无知,认为只要把孩子交给名师、放到场面大、规格高、氛围热烈的氛围中就能培养好孩子,这是大错特错。唯一的只有把孩子内驱动打开,让孩子主动学习,如饥似渴地读书,这样的孩子才会有出息;

总结十、孩子的成长需要磨练,在室内花坛上的树木永远长不成苍天大树,只能成为别人欣赏的花卉。苍天大树需要经得起风吹雨打,有出息的孩子需要经得起磨练。

孩子读书太苦该怎么办(很多家长不知道的是自己孩子感觉读书很苦很累)(6)

大师最后一句话是中国的孩子95%都是可培养的,那些没有培养成才的孩子,不是孩子的天赋不够,而是被自己的亲身父母给毁了;很多父母认为自己生了孩子就了不起了,就不要管了,这样的父母很多成了残害孩子一生的凶手。这种父母绝大部分无知,更是没有父母真正的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