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开历史的云烟,走进诗词里的故事人生,欢迎关注玲子。

写在前面:

如果说,白居易是刘禹锡晚年时的精神知己,那么柳宗元则是他青年时期最为亲密的挚交好友。

贞元九年(793年),20岁的柳宗元和21岁的刘禹锡同科及第,因为共同的政治理念,二人结下终身不渝的友谊。

从御史台共事到永贞维新的力革时弊,从变法失败到被贬蛮荒,从奉召赴京到再谪边城,二十多来他们始终患难与共。

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宦海浮沉,人世沧桑,元和十年(815年)三月,二人再度被贬出京,岐路惜别,柳宗元作诗赠别刘禹锡。

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并影荒郊,临别依依,愁肠百结,刘禹锡作《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酬答好友。

西塞山怀古刘禹锡是怎样的情感(刘禹锡的一首酬答诗)(1)

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歧。

重临事异黄丞相,三黜名惭柳士师。

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

桂江东过连山下,相望长吟有所思。 ——唐 刘禹锡《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

简译: 

被贬出京城十年后,你我同时奉召回京,岂料又再度被贬往蛮荒之地,同行千里渡过湘水后不得不在此分手了。

我虽是再次充任连州刺史,却与西汉黄霸两任颍川太守截然不同,更是自叹不如三次被贬黜的春秋时的柳下惠。

渴盼回归的目光追随着北飞的大雁,直到它们消失在天边,心中正愁肠百结之时,却又听到了凄厉的声声猿啼。

你去的柳州和我去的连州有桂江相连,每当桂江向东流经连山时,我将和你相互凝望,并低头吟诵《有所思》。

西塞山怀古刘禹锡是怎样的情感(刘禹锡的一首酬答诗)(2)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诗,首联叙经历,颔联写际遇,颈联抒乡愁思,尾联诉离情,全诗哀而不伤,写出了挚友情深,更是刘禹锡豁达乐观人生情怀的写照。

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歧。”,首联简介彼此共同的人生经历,简洁明了,本是人生重创,却被其用寥寥数字一笔带过,如此的轻描淡写,恰是其不媚权贵宁折不弯高尚品质的体现。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不到半年的永贞革新以失败告终,作为变法集团的核心人物,刘禹锡和柳宗元同时遭贬。

刘禹锡被贬连州刺史,途中再贬朗州司马,柳宗元远谪永州司马,二人的贬谪之地都是边远的蛮荒之处。

艰辛历尽,直到十年后才被诏返京,岂料,十二月奉诏,次年一月上路,二月抵京,三月又再次被贬出京。

柳宗元受其牵连一同遭贬,二人结伴出京,同行千里,渡过湘水后,刘禹锡南下连州,柳宗元西去柳州,二人不得不在衡阳惜别。

西塞山怀古刘禹锡是怎样的情感(刘禹锡的一首酬答诗)(3)

重临事异黄丞相,三黜名惭柳士师。”,颔联用典,首句写自己两次含冤遭贬的状况,次句写自己与柳宗元遭贬的原因,以此抒发堪悲的人生际遇。

黄霸是西汉时期名臣,官至丞相,连仕三朝,两为颍川太守,文治有方,深得百姓拥护,政绩卓越,极为汉宣帝器重。

两为颍川太守,是因为汉宣帝知人善用,认可黄霸的才能和人品,而刘禹锡两度被任连州刺史,都是被贬出京,是因为屡遭权宦的排挤和打击。

虽然到同一个地方任职的次数相同,但际遇却截然相反,一个是志得意满,一个是含冤遭贬,两相对比,自己的境况实在令人唏嘘。

柳下惠即展禽,是春秋时鲁国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做过掌管刑罚狱讼的小官,因其生性耿直,不被权贵所容,曾接连三次受到黜免。

直以慵疏招物议”,正如柳宗元所言,二人再次遭贬,就因为刘禹锡写诗嘲讽靠阿谀奉承向上攀爬的新贵,从而“语涉讥刺,执政不悦”。

此句以柳下惠比柳宗元,一是对柳宗元的敬重之情,二是切合自己与柳宗元同是因为如柳下惠这般直道事人,因为坚持正确的政见而郁郁不得志。

西塞山怀古刘禹锡是怎样的情感(刘禹锡的一首酬答诗)(4)

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颈联写歧路分别时的情景,抒发了对家乡的依恋和挚友分离的不舍之情。

雁至衡阳不再南飞,春回便北归,自己与好友却还要去往比衡阳更远的地方,此生可还有北归的机会?临风怅惘,哀猿声声,更增添酸楚。

“桂江东过连山下,相望长吟有所思。”,尾联是设想别后思念之情,桂江即漓江,在柳宗元的贬谪之地,连山是作者所往之地连州。

其实,漓江与连州并无相连之处,而是彼此的思念连接着两个志趣相投的好友,纵是远隔千里,但有山水相望,也足以慰藉彼此的心灵。

西塞山怀古刘禹锡是怎样的情感(刘禹锡的一首酬答诗)(5)

写在后面:

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 ”,二度遭贬,远谪蛮荒,回归无望,满腔热忱几欲消耗殆尽,柳宗元不由得心生归隐。

可尽管如此,他还是在 《三赠刘员外》一诗中,又一次充满期待地询问刘禹锡:“今日临岐别,何年待汝归?”。

柳宗元的心有不甘,即是因为壮志难酬,也是对挚友分别的不舍,虽有书信往来,可终难抵朝夕相伴。

面对柳宗元的询问,刘禹锡无以为答,因为他也不知道归期何日,但他却其相约:“耦耕若便遗身 世,黄发相看万事休”。

可是,柳宗元终是爽约了,柳州四年,未来得及等到回京的诏书,便病逝任上,就在当年二人分手的衡阳,刘禹锡得到好友去世的噩耗。

从此,“终我此生,无相见矣”,纵有桂江东过连山下,相望长吟还有谁呢?收起悲伤,整理好心情,刘禹锡还要完成亡友的遗愿。

历时三载辛苦披阅,刘禹锡收集整理好了亡友的遗作,编纂完成《柳河东集》,从而令其文字得以流芳于世。

不仅如此,刘禹锡还收养了柳宗元的长子柳周六,并将其视如己出,悉心教导,令其日后得以长大成才。

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虽然同去虽能同回,但柳宗元此生有刘禹锡为友,若其泉下有知,亦该足矣……

西塞山怀古刘禹锡是怎样的情感(刘禹锡的一首酬答诗)(6)

注:本文系刘玲子candy原创,谢绝搬运和抄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联系删除,谢谢您的支持和鼓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