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外地网友想来崆峒山旅游,说,想吃泉中水离不开地理鬼。让我给攻略一番。我说,崆峒要游美先要上南山。去圆通寺,聆听晨钟暮鼓梵音袅袅,感悟一叶一菩提,静观一花一世界,沐浴一场熏香春雨。“世存崆峒七十二,唯,有玄鹤者为真”,登上玄鹤楼,感受扶摇直上随心所欲自由翱翔的《逍遥游》,披一袭清风极目四野,南望太统云烟,西谒崆峒神秘,北览高楼林立红尘万丈,清空所有尘世俗念。然后,掬馨香一片,问道崆峒与天地结缘。他听了个一头雾水,说你不会是个大忽悠吧?网络上介绍的崆峒山就没有圆通寺和南山!

平凉下龙泉寺(平凉圆通寺和浚谷流翠的南山)(1)

平凉下龙泉寺(平凉圆通寺和浚谷流翠的南山)(2)

我哈哈笑了。老平凉人口里的南山是太统山,但现在只指“南山公园”。两千年初,平凉城市建设迎来大发展。拓展了柳湖公园,修复了一段明城墙,老城“望台”上修建了一座“玄鹤楼”与南山公园最高处的“玄鹤楼”宛如翱翔蓝天的雌雄双鹤。在紫禁城建成明宝塔公园,清理美化了东湖公园,新建了南山公园等等,改变了有城没底蕴的尴尬面貌。

其中,南山公园冲破原有水榭亭台建设的固有模式,另辟蹊径。依山顺势,以绿色为主题,曲径藏幽,给人一种柳暗花明的欣喜。

南山公园选址于古浚谷(纸坊沟和郑家沟)谷口西山坡上。这里曾经是农家梯田,种植桃树,苹果树,杏树,梨树等。田头地埂种植山丹花和樱桃。退耕还林时栽种了许多油松和青杉,至于洋槐树和榆钱树都是这里的土著居民。春暖花开的季节,桃花红、杏花粉、梨花白……一浪浪汹涌而来,香风吹拂,半个城都沉浸在馨香当中。鸟雀穿梭,在蓝天白云上任意勾画自己心爱的画卷。每当清晨,百鸟争鸣,歌喉呢啭,仿若人间仙境。

既然是仙境,自然有神仙府邸。沟东头就有座“二郎庙”,供奉的二郎真君杨戬。他是玉皇大帝的亲外甥。相传,玉皇大帝修炼四万八千年,最后一次降临人间“渡劫”,是在殷商末年的无字塬上的(草峰塬)张家,民间有“张玉皇”的说法。他有个姐姐嫁给浚谷杨家,生育两男一女。

张玉皇的姐夫天生好赌,把一个富裕家庭输了个三餐不保,自己找了个歪脖子老柳树上吊死了。姐姐就只好回娘家借粮度饥荒。外甥二郎杨戬从小练武,食量巨大,吃得年头耐活不到年尾。杨大郎出去打工,因为踏实肯干,无论到哪里一干就是几年不换主。而二郎的饭量远近闻名,东家都不敢收留,怕给吃穷了。

正在走投无路的时候,恰好西伯侯姬昌问道访贤来到崆峒山,希望广成子给推荐天下英雄。二郎杨戬就被广成子推荐给西伯侯。杨戬用一辆独轮车推着西伯侯,回到西岐。人说“上平凉喝油汤,下宝鸡吃好滴”,二郎才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武王伐纣,鸿钧老祖、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共签“封神榜”。姜子牙怀抱“打神鞭”打将封神,建立800年周王朝。玉皇大帝特意关照外甥,把鱼米之乡的成都灌江口分封给了二郎神。人的名树的影,到处都修建“二郎庙”。只有二郎真君的故乡平凉南山畔浚谷口的庙宇最灵验。

平凉下龙泉寺(平凉圆通寺和浚谷流翠的南山)(3)

平凉下龙泉寺(平凉圆通寺和浚谷流翠的南山)(4)

改革开放初,兴起下海经商。浚谷何家,出了个人物。做的面皮子又柔又滑,调料一拌,香美可口。一时间,生意兴隆,财源广进。土窑间子都用青砖箍了,里面用白灰搪了。两间土坯房修成一砖到顶的五间大瓦房,是人见人夸的浚谷有名的“万元户”。

一天夜晚,月朗星稀。何家灯火通明一家人围在院子里准备第二天的生意。鼓风机嘶吼,烟火蒸腾。蒸酿皮涮面筋,剥蒜,焙芥末,油泼辣子,炝香醋。突然,眼前一花,进来一个白胡子老爷爷,进了正房。何掌柜急忙放下手里的活,跑到正房,结果什么都没有。连着几天都这样。何掌柜有点发毛。就备了香表钱粮,到二郎庙问询吉凶祸福。打卦三次,都是阳卦。二郎神借口传言,说,wg山神庙被拆,何家老人觉得那些木头放到撩天底下风吹日晒糟蹋了,就抗回家盖了两间土坯房,山神无处安身,只能东奔西跑。要想积大功德,必须修复庙宇。起初,何掌柜也半信半疑,回家问了当时健在的老娘,知道都是实情。再联想起许多丢鸡死猫的蹊跷事,更加深信不疑。

于是,开始谋划修庙事宜。自筹和募集了资金,就叮叮匡匡修起了山神庙,修了几间房子,却找不到塑像师傅。后来,崆峒山塔院主持妙龄来到南山,感觉这里就是个南海紫竹林。他和何掌柜商议,准备出资建“崆峒下院”。何掌柜也把自己的打算说了,妙龄主持答应统一修建,前院保持道教风貌,塑东华帝君,阎罗判官等金身,里面大殿是观世音菩萨,三佛堂,三界感应法韦陀,文殊菩萨,送子观音,黄财神等法相。为了表彰何掌柜功德,寺院叫“圆通寺”,取何掌柜名字中一个字的谐音。

事实上,平凉“圆通寺”建于元代,大概位置在红旗街的市公安局和中级法院附近,具体位置已无法考量。明清两朝修善数次,民国毁于战火。上世纪经何掌柜手,重修于南山浚谷山神庙处,佛教与道教共处一院全国罕见,也提现了圆通的精神内涵,本就是可以大书特书的人文美谈!

有了“圆通寺”,南山公园就焕发出了无限活力,也有了许多解读。

有禅心道骨者游览南山公园,感觉一枚包罗万象的“葫芦”。东西蜿蜒盘旋的上山道勾勒出“葫芦”大型,“玄鹤楼”就是葫芦盖,平凉城都装在葫芦中。受仙家宝葫芦护佑,难怪平凉遇灾无恙遇难呈祥了!

文人骚客看了,哈哈大笑,说,这就是一个丰乳肥臀,云髻高挽的美女。应该是平凉人的母亲公园才对。这些人,想象力丰富,能说的有鼻子有眼。至于明代“八大才子”之一的赵时春,出生浚谷,研文及第,怎么夸赞南山的我不知道,我只知道立于公园中轴线的“浚谷流翠”四个字出之原文化处处长刘正华老先生之手,由书法大师“中石”书写。这块碑概括了南山公园自然人文面貌,有对未来的希望,确实好!不过,现在各个城市建设基本千篇一律,没有多少亮点。而平凉能够建成一座让人产生无限遐想的地方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平凉人应该骄傲。

(文非历史,个中故事纯属虚构,勿对号入座)

平凉下龙泉寺(平凉圆通寺和浚谷流翠的南山)(5)

平凉下龙泉寺(平凉圆通寺和浚谷流翠的南山)(6)

平凉下龙泉寺(平凉圆通寺和浚谷流翠的南山)(7)

平凉下龙泉寺(平凉圆通寺和浚谷流翠的南山)(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