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读经典,陪您说晚安。大家好,这里是闪电夜读,我是山东广播电视台主播张可佳,今晚与您分享的是《白石屋里飞出沂蒙山小调》。
白石屋村坐落于费县北部山区海拔1001.2米的蒙山第三高峰——望海楼东麓。该村建于清代乾隆年间,因有一处自然形成的白石棚,形似房屋,而得村名。
1940年是抗日战争最困难的时期。白石屋村虽然贫穷、偏僻,但群众基础好,且隐蔽、安全,是革命老区的堡垒村。1940年6月,抗大一分校的学员们在这一带工作、学习,文工团就驻在这个村里。《沂蒙山小调》就是在这时由两位年轻的文工团员——李林和阮若珊,在一间简陋的民房里经过精密构思创作而成。歌曲最初的名字叫作《反对黄沙会》,曲调是他们根据山东逃荒到东北的卖唱人所唱的花鼓调加工整理而成。
当时,沂蒙抗日根据地建立不久,不但日军经常“扫荡”,以国民党临沂专员张里元为首的顽固派也时常搞摩擦,骚扰、破坏抗日根据地, 并利用当地反动会道门组织——黄沙会不断散布谣言,诋毁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阻挠群众参战。为了扫除抗日障碍,中共费东工委和行署根据上级指示,对黄沙会会首和下层会众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均未奏效,迫不得已,决定以武力解决。为配合这一行动,抗大一分校文工团以文艺宣传为武器,一面到前线开展对敌的政治攻势,一面深入到黄沙会最盛行的沙沟峪、马头崖进行调查研究和宣传教育,同时搜集创作素材,编写了《反对黄沙会》一歌,内容主要是控诉黄沙会的罪行,揭露黄沙会的阴谋。
通俗、易懂、生动的歌词和美妙动听的曲调一经传出,便受到了广大军民的普遍喜爱,并很快传遍了鲁中、鲁南、滨海、胶东等山东抗日根据地,随即又流传到华北、东北等全国各大根据地。
长期以来,这首歌曲的旋律一直经久不衰,而且随着形势的发展,人们不断对歌词进行修改加工,充实增加了宣传抗日的内容。如揭露国民党顽军的“光吃军粮不打仗,一心一意要投降”;揭露汉奸的“勾结鬼子来'扫荡’,奸淫烧杀丧天良”。新中国成立前后,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经过群众的不断加工修改,形成了原作的前两段歌词:“人人都说沂蒙山好,沂蒙山上好风光;青山绿水多好看,风吹草低见牛羊。”1953年,李锐云、李广宗、王印泉又续了后面两段歌词:“高粱红来豆花香,万担谷子堆满仓;咱们的共产党领导得好,沂蒙山的人民喜洋洋。”这就在新词里注入了时代的更强音,进而形成了现在这首脍炙人口、充满诗情画意、赞颂沂蒙山区秀丽风光和沂蒙人民幸福生活的革命历史民歌——《沂蒙山小调》。
1964年,华东地区举行民歌会演时,歌手韦友琴演唱了《沂蒙山小调》,受到陈毅和其他中央首长的高度赞赏,后被录制成唱片,又一次在全国引起轰动。
1985年秋,阮若珊在青年歌唱家王世慧的陪同下,重访马头崖,老、青、少几代歌唱家同唱《沂蒙山小调》,中央电视台为其拍摄了专集。
《沂蒙山小调》这首反映沂蒙山区乡土气息的代表曲作已进入电影、戏剧、舞蹈、曲艺等多种艺术领域,成为反映沂蒙山区革命根据地历史题材的主旋律。1951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南征北战》中,部队到桃村休息,背景音乐出现了《沂蒙山小调》的曲调,表明山东境地到了,当时参军的战士都有了回乡之感。《沂蒙山小调》后出现在京剧现代戏《红云岗》中,中国芭蕾舞剧《沂蒙颂》的整场音乐也是这首歌的变奏。进入21世纪后,这首歌又被改编成了民族交响乐。在沂蒙山区,不论男女老少,人人都会唱《沂蒙山小调》。
1999年,中共费县县委、费县人民政府在白石屋建立了“《沂蒙山小调》诞生地”纪念碑、纪念亭,并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大会期间举行揭幕典礼。2003年11月,《沂蒙山小调》诞生地被临沂市人民政府确立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7月,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拍摄了《走遍中国·临沂》沂蒙山小调专题节目。2005年10月,沂蒙山小调旅游区被列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中共临沂市委党史研究院 樊琦)
主播简介:
山东广播电视台主播 张可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