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既是数字化的“决战元年”,也是决定未来五年云智慧市场地位的一年。
采访 | 张核 宋家婷
作者 | 张核
编辑 | 宋家婷
2021年12月4日,一年一度的「甲子引力」大会将以线上直播的方式重磅开启!今年,「甲子光年」提出了全新的大会主题——“行至水深处”。
回望已过大半的2021,疫情虽仍在反复,但世界各地已经开始逐渐恢复生机。不同的是,放眼全球,后疫情时代的世界呈现出更多变的样貌。
在过去一年里,我们观察到互联网流牛奶和蜜的时代结束了——创新的机会走向市场深水区,数字化的落点步入产业更深处。此时此刻,科技创新更需要“躬身入局、深水笃行”的定力和恒心。
大道致远,海纳百川。「甲子光年」将持之以恒地致力于为科技创新服务,传播那些对中国科技创新有见地的公司、人物和观点。在此,「甲子光年」对十位企业CEO进行了专访,在他们眼里,中国科技产业融合深水区将会有怎样一番风起云涌?
本期,甲子光年邀请的嘉宾是云智慧首席增长官张雅娴。云智慧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全栈智能业务运维解决方案服务商,已连续四年入选Gartner AIOps报告。AIOps(智能运维)的概念于2016年由Gartner提出,旨在通过AI、大数据技术,减少运维人员低价值、重复性劳动,Gartner认为AIOps是未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支撑。
在2021年初《甲小姐对话殷晋:数字世界的“物业管理” | 甲子光年》一文中,云智慧创始人兼CEO殷晋简单形象地将数字化运维比作数字世界的“物业管理”。彼时,殷晋告诉「甲子光年」,在疫情推动下,数字化“大楼”对于管理服务的需求暴增;时至年末,张雅娴将这一年总结为数字化的“决战元年”。
1.站在“决战元年”:赛道更拥挤,市场结构未成熟「甲子光年」:过去一段时间,科技领域最大的变化是在哪些方面?
张雅娴:疫情之后,科技领域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发展机遇,这是全球的共识。2020年,大家从恐慌到逐渐找到“数字化”这条解决路径。2021年,数字化城市、自动驾驶、5G等新技术以非常快的速度落地,云智慧内部认为2021年应该是数字化的“决战元年”。
这背后有两个原因:第一,市场需求增长非常快,超出了我们原来的预期;第二,科技行业所有赛道都在变得更加“拥挤”,很多竞争者蜂拥而至,但市场结构尚未成熟。所以,谁能在面对急剧扩张的市场需求时比竞争者更快地抓住机会,谁就有可能占领较高的市场地位。这两三年间,“决战”的主要争夺点是市场占有率。我们预计,这场“决战”可能两到三年就会有结果。
「甲子光年」:未来公司的市占率主要是依靠KA客户吗?怎么看待中小企业在数字化进程中的角色?
张雅娴:我认为中小企业和KA没有明显界限,KA客户也是从中小企业成长起来的。从云智慧的角度来说,大型KA客户仍然是我们的主战场,比如几大国家战略行业,金融、政府、能源、运营商、医疗,这些行业的TOP客户仍然是我们最主要的客户群体,他们对于运维的要求已经处于爆发期。举个例子,一些大企业过去的信息系统已经无法应对现在的数字化应用建设,因此就面临“升级换代”的需求。云智慧作为数字时代下的“物业管理”公司,要让这些“老旧小区”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针对上述KA客户,我们主要面对两种需求:替代需求和整合需求。先说替代需求,过去十几年,很多客户用的都是美国的老牌监控软件。但现在,首先有信创的政策推力,其次还有市场客观原因,比如有些老牌的美国公司已经退出中国市场、无法提供后续服务了。因此这些KA客户需要引进国内厂商的产品和服务。
在服务这些客户的同时,我们也面临整合需求。比如,过去的系统只针对单点问题,没有从数据流程上做到全线打通,但随着业务复杂度提高,运维系统也需要杜绝数据孤岛的出现,这就要求运维系统能在一个平台上满足多种需求,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全栈能力”。
同时,我们也时刻关注成长性较高的中小企业。从前瞻性的视角来看,现在中小企业极具创新力的业务场景,很有可能就是我们未来主要面对的产品需求。比如汽车行业内做自动驾驶的公司,我们预计未来三年很可能就是我们的顶级客户。还有比如互联网短视频平台、虚拟现实、全息投影等技术公司,这些公司掌握突破性技术,只是在商业化方面还没有大规模落地,未来云智慧需要为它们保障数字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这些领域对我们来说都是全新的课题,中小企业代表了这个市场的未来。
2.运维走向深水区:有全栈服务能力的公司更有竞争力「甲子光年」:今年国家对于数据安全的重视度提高,这为行业带来哪些新机会?
张雅娴:运维其实也属于安全的分支之一,现在很多客户已经有了“安全运维一体化”的概念,“运维”和“安全”两个赛道也正在慢慢融合。对于运维厂商来说,我们能监控到海量数据,基于这些数据,未来或许可以做到预测一些安全事件是否会发生;而对于安全厂商来说,他们现在也希望通过运维数据来补充、支撑安全体系。
但是,运维和安全的融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经历大量真实项目实践,现在最大的难点是两个赛道的从业者都还没有培养出足够的、对于另一个行业的know-how。谁先解决了这个问题,谁就有可能先攻破“安全运维”的壁垒。
「甲子光年」:智能运维赛道现在的竞争格局如何?什么样的产品和公司更有竞争力?
张雅娴:智能运维赛道现在主要有三类公司:第一类是以云智慧为代表的,在运维领域深耕多年的玩家,我们在垂类的专业度上具有优势;第二类是初创企业,这类公司会以更细的切口进入市场;第三类是综合类的大规模厂商,我认为这些大厂进入运维赛道是一件好事。首先,大厂进入一个细分赛道,能从侧面体现出这个赛道的需求在增加;其次,他们能够加速技术的商业化进程。大厂的优势在于本身技术能力的广度,但从资源分配角度讲,运维不是大厂的主战场,所以他们的资源投入反而是不足的。
从替代需求的角度出发,仅解决单点问题的产品同质化比较严重,所以单点产品的竞争力在于服务,尤其是中国客户对服务的要求会更高。从整合需求的角度出发,有全栈服务能力的公司更有竞争力。能做到全栈服务,公司要具备数据能力、还要对客户的需求有非常深刻的洞察,尤其是对不同场景下差异化的产品需求,要有更准确的把握。
另外,智能运维公司本身经历的项目、沉淀的经验也是一大优势。运维的底层技术其实是可标准化的,我们经历过的项目经验会固化进产品,因为经历过多种数据格式、数据结构,因此产品的适配度也会越来越高。
「甲子光年」:资本市场如何看待智能运维赛道?什么样的公司更容易被看好?
张雅娴:我认为资本方对于智能运维已经形成了两个共识:第一,智能运维是数字化背景下必备的配套赛道。第二,智能运维赛道内很有可能会出现体量非常大的、全球通用的软件公司。智能运维的底层技术、甚至部分场景都是可标准化的,这是资本近两年看好这个赛道的重要原因。
对于具体公司的判断,首先,资方比较看重团队对市场节奏、趋势的把握。其次,资方看重公司“从项目沉淀产品”的能力,也就是不断提高产品标准化程度的能力。第三,资方看重公司的运营能力和运营效率。
3.打造更完善的产业生态,数据、算法、算力缺一不可「甲子光年」:在您的预想中,智能运维赛道未来的产业生态是什么样子?
张雅娴:从整个AIOps的生态来看,有三个核心因素能够促进行业发展:数据、算法、算力。现在,运维数据大多掌握在客户手里,行业内还没有形成很好的大数据生态。算法的生态又可以拆分为三个层面:第一,足够多的有算法能力的人才;第二,足够多经过实践验证的算法场景;第三,可供训练的平台和环境,这又与算力有紧密的联结。
今年8月云智慧发布的AIOps开源社区,就是为了让很多想要进入这个行业、以及已经在这个行业中的开发者能有数据可用。另外,我们已经开放了一部分算法,同时还提供部分算力支持。我们希望社区内能有更多的contributors,贡献更多的数据、算法,来一起打造智能运维的生态。
此外,行业生态还有“产学研”结合的部分。云智慧现在跟清华的软件学院也是战略合作伙伴,我们还有智能研究院,他们完成的前瞻性研究是我们未来产品研发的重要参考方向。同时,高校、研究机构也会希望得到产业方的输入,让他们能直接从需求端出发进行研发,进一步缩短科研成果转化的时间。
「甲子光年」:公司接下来有哪些新的产品计划?
张雅娴:第一,最重要的方向是持续迭代已有的产品,继续优化用户体验、提高产品易用性;第二,我们今年新增了咨询服务,我们希望可以从顶层业务视角出发,帮助客户梳理全套的运维体系、标准以及建设路径;第三,云智慧在做产品SaaS化的实践,我们认为软件的未来还是Saa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