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书第
程雷发,字伯声,小名寅郎。生于宋宁宗赵扩嘉定十年(1217年),雷州府遂溪县人,今湛江麻章区湖光镇程村人,后迁居调丰村。乡试第二十五名,南宋丙辰年(1256年)高中进士,五甲第十六名。
一、名门之后,史册留名
麻章区湖光镇程村,坐落在雷州湾畔。现位于湛江麻章区湖光镇的程村的程浪斋及二世祖程雷发两座古墓,始建于宋朝,至今近千年历史。
程浪斋、程雷发父子墓
从程氏家族的移居变迁反映了宋元时期雷州半岛人口迁徙的一个历史侧面,为研究古代雷州半岛地区的社会发展提供了详实、确凿可参考的史料和佐证。程村始建于宋代,古称安宁,历史上是雷州府遂溪县二十二都之属地。据《雷州府志》﹑《遂溪县志》有载,程浪斋官任奉直大夫,正六品之职。程浪斋于南宋淳熙年间受孝宗皇帝赵昚派遣,举族从福建蒲田赴雷州府任知军事职,统辖军政,驻防雷州,镇守南疆。
程浪斋在程村开族立业,于嘉定十年(1217年)生有一子,取名程雷发,寓意在雷州大地落地生根发叶,繁衍生息。程雷发于1256年考取宋朝宝佑丙辰科进士,与民族英雄文天祥进士同榜,官居建极学士。
《宝祐四年登科录》是关于南宋丙辰年(1256年)科举考试的登科录,有《四库全书》本、《宋元科举三录》本、《丛书集成初编》(史地类)本、粤雅堂丛书本等,今藏北京国家图书馆。宋代进士登科录多已不传,这个登科录可以流传于世实属难能可贵。或许是因为这本登科录里有文天祥(状元)、谢枋得、陆秀夫等人登科录的缘故。《宝祐四年登科录》一甲第一名为文天祥,二甲第一名谢枋得,陆秀夫为二甲第二十七名。此三人文章气节,为世所钦。正因为如此,《宝佑四年登科录》为后世所重得以流传至今,成为研究宋代科举制度的重要历史资料。尤为可喜的是,在这科登科录里,第五甲第十六名遂溪县程雷发的名字赫然在册。这是至今为止发现的雷州地区最早的科举史料。南宋理宗赵昀丙辰年(1256年)共录取进士601名,分五甲。第五甲共取二百一十三名,程雷发位居第十六名。幸运的是,遂溪学子程雷发与文天祥同榜,载之史册,永为后人矜式。更为幸运的是,1256年,这是程雷发第一次参加进士考试,亦即所谓“一举”,首考即中。这对于已步入不惑之年的程雷发来说,无疑是蹒跚乡试多年的最好结果。
二、治赋高手,科举荣耀
宋代是一个崇文之风盛行的社会,这是一个不争的实事。程雷发没有继承其父亲程浪斋衣钵,成为一代武将,反而弃戎从文。《宝佑四年登科录》不仅记载进士程雷发的履历,还包括其所学专长。记载程雷发的特长是“治赋”,即其本人擅长诗赋。在一千多年的中国科举史上,就进士科举考试内容而言,究竟是经术治国还是以文学造士,即“经义与诗赋之争”,曾是社会精英阶层最为关切争论最为激烈的话题。“经义取士”,意在通过考试将那些曾熟读研究儒家经典著作并能得心应手运用其要义的学者吸纳到政府官员之中,而“诗赋取士” ,则意在通过考试将那些熟练运用神韵、辞藻、修辞、典故等知识并通过形象思维写出有没文章的士人甑别出来委以官职。这场争论肇始中唐,历经两宋,一直到元代仍余音袅袅。两宋之际,争论最为激烈。以时间而言,自北宋的熙宁、元祐、绍兴三个时间段内,进士科考试内容,或主经术,或主诗赋,或主并行不悖。国家不幸诗家幸,北宋的灭亡为恢复诗赋取士赢得一个很好的契机。南渡以后,宋高宗赵构开科取士决然恢复诗赋取士制度,宋孝宗赵昚时期沿用,“治赋高手”程雷发得以一展身手,鱼跃龙门。
事实证明,程雷发改辙换道是正确的选择。根据《程氏族谱》和程雷发墓碑志记载,程雷发于南宋宝祐四年考取丙辰科进士,官居建极殿学士,正五品衔。殿阁学士一般为皇帝顾问,并无实权,类似今日的秘书之职,掌“献替可否,奉陈规诲,点检题奏,票拟批答,以平允庶政”。程雷发生有五子,长子程原道和次子程宣义都是“岁进士”,敕授修职郎,修职郎文阶官名,修职佐郎是正八品和从八品文官的散阶。当时闾里有“三代四进士”之美谈。程村祖父、子、孙三代出现“三代四进士”科举荣耀,堪称粤西第一。程雷发的两个儿子同为“岁进士”,与程雷发的“殿试进士”还是有区别的,不在一个档次上。主要区别在于殿试进士,先要经过乡试录取为举人,次年三月到朝廷礼部会试,录取后称贡士,贡士参加皇帝主考的殿试,考中者称进士。殿试进士仕途起点较高,一般分授翰林院撰修、编修,再择优任编修、检讨、庶吉士,余者授各部主事、中书,有些是外派任知县、知州。“岁进士”不是殿试进士,只是对于岁贡(生) 的一种雅化的别称,对于岁贡生来说,最美的称呼便莫过于“岁进士”了,事实上算不上是真正的进士。岁贡是府、州、县学每年从年深的廪生中挨次升贡,俗称"挨贡"。有些地方的州学每三年贡二人,所以岁贡甚至远比举人的人数还多,更不比说进士。秀才出贡,就等于在府、州、县学毕业,成了国子监的监生(俗称太学生),取得了出仕做官的资格。可以充当教官(训导、教谕之职),俗称县学或府学老师,而且亦可充当大挑正印知县,俗称岁进士。程宣义曾任琼州府琼山县训导,后来程雷发的两个儿子程原道和程宣义在琼雷、廉州、湖广等地为官。
三、迁居调丰,开支散叶
《宝佑四年登科录》记载,程雷发家庭关系注明是“永感下”,即参加考试时祖父、父亲、母亲都已离世。“下”是谦辞,是对自己的称谓,如“在下”,“永感下”即为永远思念之意。雷州半岛,宋朝屡受海盗侵扰,农耕常遭海潮侵害,于是程雷发五个儿子商量各自分居开族立业,并按“国有法、家有规、世系规矩,长子不离旧居”的原则,长子程原道承基旧居东岸,后迁至今称麻章区湖光安宁程村。南宋嘉定年间,程雷发随次子程宣义从东岸迁来调丰居住。“调丰”为古越语地名,意为大片土地,也含有风调雨顺、丰饶富足之意。调丰村位于遂溪县岭北镇,一条银溪河自东北向西南绕村而过,四周田畴沃野,阡陌纵横,调丰村更是被誉为“遂溪粮仓”,该地村舍俨然,祥和而安宁,一派美丽的田园风光。
根据《程村族谱》载录,宋元明清以来,程村历史上各个朝代科举共出进士、举人、国学生、太学士、监生、邑庠生、邑贡生等超一百人,官居奉直大夫、布政司经历、按察司照磨、登仕郎、县训导等职,正因此清朝光绪年间遂溪知县陈学称程村为遂邑望族,程村被称为宋代“进士村”。这无不和程氏家风密切相关,尊老扶老是调丰村自古以来的传统,如今流传的《程氏家训》据说就是程雷发所定,他将孝道列为第一条并郑重其事,所谓“父之贵者,慈也;子之贵者,孝也;弟之贵者,恭也;夫之贵者,和也;妇之贵者,贤也。”每年祭祀祖宗时,村里都要分发“养老肉”,“养老肉有六十岁者方得分”,其中满六十岁分胙肉八两,满七十岁分胙肉一斤,满八十岁分二斤;满九十岁分三斤,百岁以上分四斤,以示对长者的尊重和敬爱。
调丰村《程氏族谱》
四、操办私塾,造福后人
据《遂溪县志》记载,调丰村地理位置优越,为古雷州主官道经过地,现存“三十里官道”中的一段遗址,仿佛让后人穿越时空看到这里曾经南来北往的热闹盛景,成为古海上丝绸之路的实物见证。
调丰千年古道遗址
古道驿马,行者不绝于途,官宦、商贾、文人、士子等来往其间,不仅为这座当时的小村庄留下了一段段弥足珍贵的印记,亦促进了该村人文昌明繁盛。其实,早在北宋建隆二年(962年),官道调丰段设茅亭驿站,供传递文书、来往官员或书生上京赴考途中歇宿、换马。寇准从湖南通州贬至雷州时曾路经遂溪县境,留宿于调丰官道旁茅亭驿站,即现调丰村景兰阁前身。北宋绍圣四年(1097),苏东坡贬琼经茅亭驿站,汲井泉饮用沐浴,当地人敬贤如师,便把井泉定名为“东坡井”以纪胜事。宰相李纲被南贬途中亦经此道。可见,调丰交通地理位置优越。
程雷发热心教育,仕满后返雷州,跟随次子迁居调丰。为子孙读书之计,程雷发挥余热,在调丰驿站茅亭附近操办村塾,利用自己的声望动员宗族捐助钱财、兼以学田,聘师设塾以教贫寒子弟,世传至清嘉庆年间。清嘉庆六年(1801年)五月,翰林院编修陈昌齐赴京供职,路经调丰探望嫁至该村的孙女,视学茅亭私塾,挥毫题书“景兰阁”。各地儒生敬重陈昌齐,踊跃捐款,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改建。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景兰阁书院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求学人数多达800人。为适应办学规模,各地儒生、绅士及商贾纷纷捐款,在景兰阁书院西侧、东坡井西侧先后建起两座分院,一直延用至1933年,景兰阁私塾学堂当时曾被列为广东省100所知名学校之一。多年来,文人墨客经常在此讲学,传播文明,培养出大批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