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康佳)1月2日,一段丹顶鹤在冰面上滑倒的视频引发关注。网友质疑原本作为候鸟应在冬季迁徙的丹顶鹤,却出现在黑龙江扎龙自然保护区内,怀疑保护区“圈养”丹顶鹤。就此,扎龙保护区管理局回应新京报记者称,关在笼里的丹顶鹤均系人工繁育,暂未达到野放标准。保护区建区以来,累计人工繁育丹顶鹤1000多只,人工繁育丹顶鹤融入野生群体350只。

丹顶鹤保护基地(扎龙保护区回应圈养丹顶鹤)(1)

扎龙自然保护区内,几只丹顶鹤在冰面上行走。来源: 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官方微博

丹顶鹤留保护区过冬引质疑

网传视频显示,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一只丹顶鹤在冰面滑倒双翅扑地,随后起身在冰面继续打滑。对此,有网友留言称丹顶鹤作为候鸟,冬季应从北方迁徙至江苏等地越冬,不应该“反季节”出现在扎龙自然保护区内。

多名网友质疑扎龙自然保护区“圈养”丹顶鹤,干预其自然迁徙,甚至让保护区变成动物园盈利。新京报记者梳理某点评网站的信息发现,有大量游客拍摄了丹顶鹤被关在扎龙自然保护区铁笼中的照片。有游客称,每日到放飞时间,“几十只丹顶鹤在工作人员的驱赶下出笼。”

扎龙自然保护区内张贴的公示显示,保护区旺季门票价格为每人次65元,淡季价格为每人次45元,在旺、淡季分别进行四次、两次丹顶鹤野化放飞训练。

上述公示还显示,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目前世界上数量最多的野生丹顶鹤繁殖基地,也是我国最早、规模最大的丹顶鹤人工散放驯养繁殖基地。“您在这里看到的丹顶鹤野化驯飞是对人工繁育丹顶鹤进行体能、飞翔能力、野生环境适应、涉水觅食、预警避险等常规训练,确保下一步开展野化放归后,使其能够顺利融入自然环境,实现恢复壮大野生丹顶鹤种群的目的。”

丹顶鹤保护基地(扎龙保护区回应圈养丹顶鹤)(2)

扎龙自然保护区内,游客们对着丹顶鹤拍照。来源: 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官方微博

保护区:均为人工繁育,未达野放标准

对于质疑,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回应,网络所言“扎龙人工繁育丹顶鹤不迁徙”“工作人员捡野外鹤卵、捕捉野生鹤”等言论并不属实。

上述负责人介绍,丹顶鹤产卵后孵化33天左右,4岁至5岁进入性成熟阶段并寻找伴侣,在无伴侣前群居生活。扎龙自然保护区建区以来,累计人工繁育丹顶鹤1000多只。

保护区鹤类繁育和野化服务中心主任高忠燕介绍,游客看到的被关在铁笼里的丹顶鹤均为人工繁育,年龄1岁至4岁不等,目前共有163只。整个保护区及附近区域,共有500只左右丹顶鹤。

除上述需野化驯飞的这部分外,还有半散养区域、救护隔离区域和种源鹤区域。“并不是所有的区域都对游客开放,游客看到的这些要野化驯飞的丹顶鹤只占保护区的一部分。其中半散养区域的丹顶鹤可以自由活动和迁徙,并不会受到明显干预。”

高忠燕介绍,保护区人工繁育丹顶鹤的最终目的是渐进式野化、回归自然。人工繁育的丹顶鹤先在野化驯飞区域进行训练,其中野化较好的会进入半散养区域,之后采取野外自然繁殖的手段,使人工种群和野生鹤种群进行融合。“整个野化放归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需要经过一步步野化才能融入野生的丹顶鹤。”高忠燕说,2019年人工繁育的丹顶鹤数量为50余只,通常每年会有10只左右的丹顶鹤能较好完成野化。

保护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保护区建区以来,人工繁育丹顶鹤融入野生群体350只。目前,通过卫星追踪器和环志佩戴方式,成功监测到保护区野化丹顶鹤的迁徙数据20条,并先后在韩国铁原、江苏盐城、山东潍坊、辽宁盘锦等地监测到野化丹顶鹤。

校对 范锦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