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劳的自我诊断(如果觉得痛苦的话)(1)

疲劳的自我诊断(如果觉得痛苦的话)(2)

失眠多梦、无论睡多久都睡不够、醒了也没精神,全身哪儿哪儿都觉得不得劲儿,头痛、咽喉痛、肌肉痛、关节痛,好像连肩胛骨缝儿都通,偶尔一起身感觉头晕眼花要晕倒了,肠胃总是不舒服,有时腹胀有时腹泻,上完一天班回家,感觉只想躺平,连吃饭的力气都没有了……

马上就到年底了,这一年又要过去了,一整年的压力慢慢蓄积起来,似乎已经让疲劳渗透到了骨头里,上述的症状相信很多人都或多或少会中几条。我前一阵子因为身体原因经常跑医院,往往是一大早出门,下午才回家,别提有多累了,但是越累似乎就越睡不着,睡眠质量无法保证,导致总是感觉疲惫,情绪也变得很差,总是在暴躁和消沉之间转换。

看了这本《疲劳自救手册:用认知行为疗法找回元气满满的自己》(Overcoming Chronic Fatigue),我才知道,原来要小心“慢性疲劳综合症”,也就是原来大家常说的“神经衰弱”。我们所感受到的疲劳并不是单纯睡一觉就能缓解的,而8且要想睡一个好觉也是有技巧的,这本书提供的就是这样的技巧,让每个疲惫不堪的人,可以遵循一定的方式进行自救。

疲劳的自我诊断(如果觉得痛苦的话)(3)

《疲劳自救手册》的两位作者分别是玛丽·伯吉斯(Mary Burgess)和特鲁迪·查尔德(Trudie Chalder),他们二位可谓是理论联系实践的专家。玛丽是一位认知行为治疗师,为包括慢性疲劳综合征(CFS)在内的严重疲劳症患者提供了20多年的治疗;特鲁迪是伦敦国王学院的一名认知行为心理治疗教授,她在疲劳领域开展临床和研究工作已经超过30年时间,开创了针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认知行为疗法。

在《疲劳自救手册》中,两位作者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提供了29种简单易上手、可操作性很强的工具图表,比如疲劳恶性循环图、活动日记、睡眠日记、生活饼图、责任饼图、核心信念工作表和行程表等等,每张图表作者都提供了示例,方便读者理解和操作,帮助每一位疲劳缠身的人重新找回元气满满的自己。

疲劳的自我诊断(如果觉得痛苦的话)(4)

01 放慢脚步,重视身体的信号

你会感到疲劳或疲倦是因为,你的身体在试着告诉你要做出一些改变,更加尊重自己,更加善待自己。

有些人会觉得,这不是很简单的道理吗?但患有慢性疲劳问题的人往往是那些工作努力、认真负责、对自己有着高标准高要求的人,会对自己抱有很高的期待,因此也很少会给自己留下放松的时间。

这就导致一个怪圈:身体明明已经发出了明确的报警信号,但脑海中却把这种信号当成了是对自己的责备,认为自己因为有点累就要放松和休息是一种自我放纵,这样反而进一步恶化了身体的状况。因此,在缓解慢性疲劳的过程中,调整自我认知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除了身体和认知因素之外,遭遇重大的生活事件,比如要考试、换新工作、结婚或离婚、搬家等,以及一些常见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久坐、缺乏运动等,也都会导致慢性疲劳。作者在书中提供了一个图表,我们可以参照图表深入分析自己的原因和症状。

疲劳的自我诊断(如果觉得痛苦的话)(5)

02 缓解疲劳,从改变想法开始

两位作者在书中将疲劳自救划分为九个步骤,分别是:

疲劳的自我诊断(如果觉得痛苦的话)(6)

这个循序渐进的步骤是从日常活动开始的,对于症状已经比较严重,比如无法出门、正常工作和社会活动已经受到严重影响的人会非常适用,这套方案能够让我们从生活中每一个小目标开始改善。

根据个人经验,更多的人可能症状没有那么严重,日常的生活可以维持,精神内耗反而是更为严重的问题,因此我会建议先改变自己的想法,同时调整睡眠和活动的模式。当我们从内心重新认可自己,拥抱自己,很多行为上的改变会自然而然发生。

疲劳的自我诊断(如果觉得痛苦的话)(7)

疲劳的自我诊断(如果觉得痛苦的话)(8)

作者在书中将想法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自动想法、条件假设和核心信念。

自动想法是我们在心里对自己说的话,很容易蹦出来,比如“这次考试又没考好”,或者“我没有朋友”之类的。

条件假设就像一本只属于自己的法律词典,里面写满了“我应该”和“我必须”。之所以称为条件假设,是因为还会有很多“如果……就……”的句子,比如“我必须把每件事都做到完美。”“我应该对每件事都全力以赴。”“如果我做错了这件事,人们就会认为我是个无能的人。”

条件假设之所以会形成,是因为我们的内心深处有很多核心信念,比如“我是(不)讨人喜欢的。”“我是无能/厉害的。”“我讨厌自己/对自己很满意。”“别人都是靠不住的/值得信赖的。”“这个世界很安全/可怕。”等等。

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经历的不同事件会使得我们形成不同的核心信念,进而养成一整套条件假设。如果早期成长经历中消极经验比较多,长大之后就更容易形成一些消极信念。

疲劳的自我诊断(如果觉得痛苦的话)(9)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对此无能为力,所有的想法都是可以改变的。比如“我是个无能的人”这个核心信念,可以尝试从生活中找到很多证据证明自己并不无能:工作受到表扬、家里很干净等等。接下来,就可以用一些新的信念来替代以往的条件假设,比如“就算我失败了,也不意味着世界末日。”“有时候感到焦虑也没关系。”“如果我尝试某件新事物,我并不需要马上就成为专家。”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

针对完美主义者,作者在书中还提供了额外的策略供选择:

疲劳的自我诊断(如果觉得痛苦的话)(10)

疲劳的自我诊断(如果觉得痛苦的话)(11)

03 睡个好觉,从重新认识睡眠开始

我原来属于那种沾到枕头就能睡着的人,但在最疲劳、最需要睡眠的那段时间,反而怎么都睡不着,看了《疲劳自救手册》之后,发现原来好的睡眠也是需要技巧的,作者在书中纠正了很多人经常走入的误区,比如:

疲劳的自我诊断(如果觉得痛苦的话)(12)

还有一些人之所以睡不着,是因为一躺到床上就会开始胡思乱想,白天没有完成的事情、令人担心的事情,此时会一股脑地冲进脑海中,轮番大喊大叫,让人根本无法放松。怎么办呢?作者提供了一个策略,那就是提前写下来:

疲劳的自我诊断(如果觉得痛苦的话)(13)

当我们把脑海中的声音写下来的时候,对大脑来说已经解决了一大半,大脑就不再需要拼命记住还有什么没做的事情。而且,当我们把可能的行动方案列下来的时候,也就不再需要担忧各种可能的后果,只需要按照计划去尝试就好了。

当然这个方法对于一些习惯了过度思虑的人来说可能有一些挑战性,但亲测很有效,把大脑里各种叽叽喳喳的声音抓出来,写到纸上的时候,会感觉到心理逐渐安静了下来。

疲劳的自我诊断(如果觉得痛苦的话)(14)

04 结语

拿到《疲劳自救手册》这本书的时候刚好是我状态非常差的阶段,到现在快一个月了,跟着书中的指导,我重新开始记录每一天的生活。以前我也曾经尝试过在假期的时候记录每天的时间去哪儿了,当时的想法更多的是“不能浪费时间、不能虚度光阴、一定要做点有意义的事情才对得起自己”,但现在的想法已经完全不同了,更多的是想要了解自己每天在自然的状态下在做些什么,坚持记下来会发现,原来自己每天都完成了那么多件小事,远不止作者建议我们写的每天三件事。

如果你也觉得近来的生活有点累,但同时又忍不住责备自己“怎么这么点苦都扛不住”的时候,不妨学习下我的一位朋友,作为资深宅男,他总是对自己完成的每一件事给予最大的自我鼓励:“耶,我今天又出门了呢!”“哇塞,我只用了半小时就点完了外卖!”“今天居然回复了三封邮件,我怎么这么厉害!”嗯,没错,就像电影《丈夫得了抑郁症》里晴子说的那样,我们可以“不要努力”。

注:本文图源《丈夫得了抑郁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