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肩胛骨”在健身房训练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高:

“侧平举要沉肩!压住肩胛骨是关键!”

“卧推时夹紧肩胛骨啊!这可是最重要的细节!”

“推肩到最后不要把肩胛骨送上去啊,否则斜方肌代偿!”

“深蹲时要夹紧肩胛骨!否则你的脊柱很脆弱!”

“划船拉到最后要收拢肩胛骨!否则你就白做了!”

“硬拉站直以后要收一下肩胛骨吗?”

.......

似乎所有已知的训练动作,与肩胛骨都脱离不了干系,这是有道理的。

健身先收肩胛骨还是先挺胸 健身人群都不知道肩胛骨的关键要点(1)

肩胛骨是一块扇形扁骨,贴在人体躯干的后上方,它的边缘和表面连接着大大小小16种肌肉。肩胛骨的外侧是我们的“肩关节窝”,连接着手臂肱骨。

今天我们来捋一捋这里的逻辑——哪些动作需要肩胛骨做出正确的移动?哪些不应该移动?以及在哪些动作中,肩胛骨的状态并不那么重要。

类型1:肩胛骨需要大范围移动的典型

首先要搞清楚:骨骼它自己本身是不会动的,只有连接骨骼的肌肉产生收缩,才能导致骨骼位移——这是常识。

耸肩

参与发力的肩胛骨肌肉(斜方肌上部、肩胛提肌,菱形肌)

健身先收肩胛骨还是先挺胸 健身人群都不知道肩胛骨的关键要点(2)

之所以将耸肩放在开头,不是因为这个动作有多重要,而是因为它最简单,最易理解(哪怕是个小白都懂,斜方肌上部太发达可能是平时训练各种“耸肩借力”导致的)。

斜方肌上部、肩胛提肌,菱形肌这些肌肉的缩短,会导致肩胛骨上移。所以,如果你专门为了强化上斜方肌训练耸肩,那么肩胛骨的位移是很重要的——下降时,做出彻底的沉肩胛,将整个脖子露出来;提起时,想象用两个肩胛骨去亲吻你的双耳,最大化缩短上斜方肌。

健身先收肩胛骨还是先挺胸 健身人群都不知道肩胛骨的关键要点(3)

对于形体爱好者来说,耸肩训练的运用范围应该是很狭小的,通常只有:男性 锁骨太宽 三角肌发达程度超过上斜方肌,三个条件齐全才有必要频繁进行耸肩训练。

正常男性以及99%的女性都没必要去练它,否则可能会严重破坏上肢美感。比如,我们去年采访的嘉宾“强尼杰克逊”就谈到,他的上斜方之所以发达,是青年时代痴迷耸肩的结果,因为耸肩动作驾驭的力量大(他未成年时就可以耸肩400KG!)看起来很炫酷。但硕大上斜方肌也成了他早年的一大诅咒,因为每每站在健美赛场上,他的上肢总是显窄显突兀,被扣分。

关于肩部的训练,这是集中考验肩胛骨控制能力的环节。我们有专门的《肩部训练专精讲解》,解析各种关键的动作的细节。

也许会刷新你对三角肌的训练认知

你可以在课程中学会如何孤立目标肌群,也可以掌握整体增加三角肌维度的方法,如果你肩膀一直没有感觉,那么可能马上就会有了。

垂直拉[引体、高位下拉]

参与发力的肩胛骨肌肉(斜方肌下部、背阔肌、菱形肌、前锯肌)

我常常告诉学员:练背就应该好好地去活动你的躯干,而不是仅仅活动肩关节和肘关节。

那么,怎样制造较大的躯干背部活动?——肩胛骨的位移是至关重要的:在引体或下拉的离心收缩(拉伸)阶段,你的肩胛骨应该明显上移,如此才能充分拉伸斜方肌下部和背阔肌(这两块肌肉是背部至关重要的赢分点!);

而在向心收缩(缩短)阶段,你的肩胛骨应该明显向下压,如此才能充分挤压斜方肌下部和背阔肌。

健身先收肩胛骨还是先挺胸 健身人群都不知道肩胛骨的关键要点(4)

这两个步骤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很难。大部分人要么是肩胛骨几乎没有活动(像是被万能胶黏在胸壁上了),要么就是只能耸肩胛而无法沉肩胛。这些都会导致背部实操效果严重缺失。

如果那些负责耸肩的肌肉太紧张(尤指斜方肌上部和肩胛提肌),它们平日就习惯急剧缩短,那么你是很难在垂直拉训练中做出恰当沉肩的。

所以如果你有相关问题,记得练背之前按摩放松斜方肌上部和肩胛提肌,这会在接下来的训练中立竿见影提高你的沉肩力度、以及斜方肌和背阔肌下部的收缩力度。

插个题外话,有些人可能对背阔肌与肩胛骨是否相连接存疑,这项研究可以解惑:

2005年两位欧洲解剖学家N.Pouliart和O.Gagey针对背阔肌与肩胛骨的关系做了研究,他们解剖了100具尸体,观察背阔肌和肩胛骨的关系,结果分为3类:

第一类:有大量的背阔肌纤维连接在肩胛骨下角(43人)

第二类:有少量背阔肌结缔组织连接肩胛骨下角,无肌纤维连接(36人)

第三类:无任何背阔肌组织连接在肩胛骨下角,背阔肌和肩胛骨之间有滑囊相隔(21人)

健身先收肩胛骨还是先挺胸 健身人群都不知道肩胛骨的关键要点(5)

所以,通常一半以上的人,肩胛骨和背阔肌是有连接的。

即便没有连接,背阔肌对肱骨的牵拉作用也会间接联系肩胛骨。所以,练背时好好地学会移动肩胛骨吧。

水平拉[划船]

参与发力的肩胛骨肌肉(斜方肌、菱形肌、背阔肌)

如果说垂直拉动作的要素是“耸肩胛&沉肩胛”,那么水平拉动作的要素就是“送肩胛-收肩胛”——你需要在离心收缩阶段将肩胛骨向前向侧送(撑开背部),在向心收缩时将肩胛骨向后向中间收(夹紧背部),以达成背部肌群的全幅度活动。

健身先收肩胛骨还是先挺胸 健身人群都不知道肩胛骨的关键要点(6)

不过,水平方向的肩胛控制可能会比垂直的稍微棘手一些——某些人在撑开背部(圆中背和上背)的同时,下背部也跟着变圆了,这对腰椎很不友好。你需要在做各种划船时学会保持下背部中立状态,这需要时间来练习。

类型2:肩胛骨需要尽可能不移动的典型

或者说,需要肩胛骨周边肌肉维持紧张,起稳定作用的那些动作:

卧推

标准的卧推姿势,需要保持挺胸、沉肩、将肩关节固定在比胸更低的位置。

所以,这些细节注定了你肩胛骨某些肌肉必须做出等长收缩——斜方肌、菱形肌、背阔肌要发力收紧,以维持动作稳定。

健身先收肩胛骨还是先挺胸 健身人群都不知道肩胛骨的关键要点(7)

尤其对于力量举爱好者来说,肩胛稳定能力以及背部肌群的强壮程度是决定卧推力量的要素。某些力量举技术甚至认为——杠铃离开胸的一瞬间,用的是背阔肌力量驱动!

然而,对于一个健美爱好者、或者一个单纯想要练出漂亮胸肌的人来说,你不需要丧心病狂地在卧推时全力夹紧肩胛骨,那反倒会抑制胸部本身的收缩,毕竟胸大肌的解剖功能与上背部肌群是相反的。

你只需简单地收拢肩胛,让上背部与凳子结为一体即可,将更多注意力放在目标肌肉(胸大肌)本身的收缩上。

深蹲

同卧推一样,你的肩胛骨要收拢。斜方肌、菱形肌需要做出等长收缩以固定躯干姿势、从而保护脊柱免收灭顶之灾。但这里依然涉及到“程度”的问题——达到适当收拢、控制体态的程度就足够了;过份的夹紧会导致胸椎-腰椎发生连带影响,引发过于反弓的脊柱状态,这同样对腰椎是有伤害的,不可取。

如果你感觉收拢肩胛还不足以稳定躯干,注意另一项技术:肘部向前移,固定在杠铃垂直正下方。肘部前移可以帮助你收紧背阔肌,使背阔肌分担一些原本属于斜方肌和菱形肌的压力。

当然,想要让肘部舒服地安置在杠铃正下方,你的肩关节柔韧性必须达标。

健身先收肩胛骨还是先挺胸 健身人群都不知道肩胛骨的关键要点(8)

过顶臂屈伸

这是一个练肱三头肌长头的动作,长头通常是三个头当中增长潜力最大的头,也是决定练了“手臂下端肌峰”美感的关键位置。

注意观察一下长头的解剖结构,它的肌腱起点是从肩胛骨上延伸出来的。

这意味着,执行任何过顶臂屈伸时,固定好肩胛骨可以促成更稳定的长头收缩效果!

健身先收肩胛骨还是先挺胸 健身人群都不知道肩胛骨的关键要点(9)

这也是我经常建议用牧师凳或者肩推凳这类“半高的凳子”来执行过顶臂屈伸的原因,它们不会阻碍肩胛骨活动,允许你的上背部和肩胛骨做出自由调整,最终你会舒服地将两个肩胛骨压在凳子的最上端。如果换成上斜卧推凳——上背部和头部有阻隔,你很难操控这些细节。

注:在这个类别中,我特意没有罗列推举和侧平举这些三角肌动作,因为肩胛骨和肩关节是一体的,当你想要完全收缩三角肌时(大幅度活动肩关节),肩胛骨必然也附带有活动。

所以严格来讲,你无法在推举和侧平举时确保肩胛完全不移动(充其量,你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它的活动)。

类型3:肩胛骨状态不那么重要的动作

或者说,无需过份留意肩胛骨状态的动作。

硬拉

硬拉通常是一个主练下肢的动作,主动肌是腘绳肌、臀大肌;稳定肌是竖脊肌、腹直肌、斜方肌。

对于初学者来说,过份关注肩胛骨状态可能会起到反效果,破坏了下肢发力模式。你的注意力应该放在髋铰链作用上——腘绳肌和臀大肌如何通过“拉长-缩短”来移动你的躯干。

健身先收肩胛骨还是先挺胸 健身人群都不知道肩胛骨的关键要点(10)

硬拉天王安迪博尔顿指出:在设置硬拉启动姿势时,肩胛骨和上背部是放松的,腘绳肌、臀大肌、竖脊肌是紧绷的。

而在拉起之后,肩胛骨也不需要刻意的向后夹紧——毕竟阻力是垂直作用的,而不像划船那样水平作用。你再怎么夹,也无法给上背部肌肉带来太多的强化作用,反而可能导致腰椎失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