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半岛原来是同一个国家,由于二战后被两大集团占领,于是分裂为两个国家,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与大韩民国。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讲解一下在半岛上惨烈的一场战役。

抗美援朝历史讲解上甘岭(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为什么这么出名)(1)

2020年10月25日,北京,今天10时起,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的“铭记伟大胜利

如果问你抗美援朝战争哪个战役最出名?绝大多数人都会说是上甘岭战役。其实,上甘岭战役之前的五次战役和上甘岭战役之后的金城战役,规模都比上甘岭战役大,可是为什么单单上甘岭战役名气这么大呢?关于上甘岭战役,你可能还有很多不知道的。

其实上甘岭战役不是发生地,其实上甘岭是志愿军中部战线战略要点五圣山的前沿阵地。上甘岭有失,五圣山就直接受到威胁;五圣山若失,“联合国军”居高临下,志愿军在平康平原就很难立足。因此志愿军必须守住上甘岭,上甘岭成为两军必争之地。

抗美援朝历史讲解上甘岭(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为什么这么出名)(2)

上甘岭战役形势图

1952年秋,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全线战术反击作战取得节节胜利,“联合国军”处境愈加被动。此时,正值美国总统选举和联合国第七届大会召开前夕,战俘遣返谈判陷入僵局。“联合国军”为适应政治斗争需要,破坏志愿军和人民军正在进行的战术反击,摆脱战场上的被动局面,谋求在停战谈判中的有利地位,先于10月8日单方面宣布无限期休会,向朝中方面施加压力,继之于10月14日开始在朝鲜中部战线发动“金化攻势”,对位于金化以北上甘岭地区的志愿军两个连的支撑点阵地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实施进攻,企图夺取志愿军的防御要点五圣山,改善其战场态势。

抗美援朝历史讲解上甘岭(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为什么这么出名)(3)

“金化攻势”由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J.A.范佛里特亲自谋划和指挥,于10月14日发起。“联合国军”陆续投入兵力,参战部队先后有美军第7师(配属美军空降第187团、埃塞俄比亚营、哥伦比亚营)、南朝鲜军第2师(配属第37团)和第9师,共计步兵11个团又2个营,另18个炮兵营,105毫米以上口径火炮300余门,坦克170余辆,出动飞机3000余架次,总兵力达6万余人。

抗美援朝历史讲解上甘岭(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为什么这么出名)(4)

上甘岭地形

志愿军在上甘岭地区担负防御任务的部队为第3兵团(副司令员王近山、副政治委员杜义德)指挥的第15军。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由第45师第135团2个加强连防守,两个阵地构筑有长10米以上坑道48条(全长760多米)。战役开始时,第15军正在参加1952年秋季战术反击,“联合国军”发起进攻后,第15军立即改变作战计划,全力投入上甘岭地区的防御作战。在战役过程中,志愿军又陆续参战的部队有第15军第45、第29师,第12军第31师和第34师1个团,榴弹炮兵第2、第7师,火箭炮兵第209团一部,第60军炮兵团一部,高射炮兵第601、第610团各一部,计山炮、野炮、榴弹炮114门和火箭炮24门、高射炮47门,另两个工兵营,总兵力4万余人。整个作战由第15军军长秦基伟、政治委员谷景生指挥。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也调整部署,全力保障上甘岭地区作战。

抗美援朝历史讲解上甘岭(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为什么这么出名)(5)

在上甘岭战役中,敌人对志愿军两个高地约3.7平方公里的阵地,共倾泻炮弹190余万发,最多一天30余万发;共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投弹5000余枚,最多一天出动250架次,投弹500余枚。

抗美援朝历史讲解上甘岭(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为什么这么出名)(6)

上甘岭战役后“联合国军”遗留下来的炮弹壳

战斗之激烈程度,炮兵火力之密度为前所罕见,已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最高水平。平均每秒钟就达6发,每平方米的土地上就有76枚炮弹爆炸。我方阵地山头被削低两米,高地的土石被炸松1—2米,成了一片焦土,许多岩石坑道也被炸短了三四米。志愿军参战部队依托坑道和智慧胆量与敌反复争夺29次,击退敌营以上规模冲锋25次,营以下冲锋653次。志愿军伤亡11529人,伤亡率在20%以上。而“联合国军”伤亡25498人,伤亡率在40%以上。这样的伤亡率和日平均伤亡数,对美国人来说是个极其可怕的数字,因为美国认为伤亡率最高的太平洋战争中的硫磺岛战役,也只有32.6%。

抗美援朝历史讲解上甘岭(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为什么这么出名)(7)

志愿军镇守阵地

这次战役最艰苦的就是坑道战,由于敌人的炮火压制,我方的补给很难送达,很多战士只能忍受饥饿。他们每天每人只能吃到半块压缩饼干,他们最缺的就水,没有水的话饼干根本咽不下去。在没有水的情况下只能喝尿,但是没有水喝就连尿也很少。

抗美援朝历史讲解上甘岭(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为什么这么出名)(8)

联络困难的上甘岭指挥所

“谁能送进坑道一个苹果,就给谁立二等功!”这是上甘岭战役坚持坑道战阶段的立功标准。两个高地的各个坑道,距五圣山主峰最近的地方仅500米,最远也不过1000多米,但要通过10道封锁线。即使到了坑道口,要进去也很难,每走一步,都可能流血牺牲。派去一个班,活着进坑道的只有三分之一,为送一壶水,甚至要付出几条生命。15军后勤部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组织机关和部队靠“匍匐运输”“接力运输”等方式,将3万发迫击炮弹和大量食品、物资送入坑道。整个上甘岭战役运输人员伤亡就达1700余人,占我军整个伤亡人数的14%。

抗美援朝历史讲解上甘岭(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为什么这么出名)(9)

志愿军战士在坑道岩石接水喝

坑道战就阵地战而言其实更加艰难。地上的敌人可借有利地形对坑道中的志愿军进行封锁,堵塞、爆破、烟熏、化学药剂以断绝志愿军的粮水储备,活活将志愿军困死其中。

那时坑道内的志愿军只有半个饼干的补给,水资源近乎枯竭,大部分都在用排泄物强行补充水分。人丹放在嘴里化不开,就干干地在嘴里含着,很多伤员为了战友能活下去,选择自己饿死在洞口。

上甘岭战役涌现的英雄人物最多

在上甘岭战役中,15军、12军等志愿军部队涌现了大量的战斗英雄和功臣。其中,有以身体堵塞敌人机枪眼,为冲击部队打开道路的特等功臣、特级英雄黄继光;有双腿被打断仍坚持指挥战斗,在最后一口气时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滚向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的特等功臣、一级英雄排长孙占元;有新战士胡修道,在全班战友伤亡的情况下,一人坚持阵地战斗,英勇机智地击退敌军40余次冲锋,毙伤敌人280余名,守住了阵地,立特等功、获一级战斗英雄称号;在战斗中身受重伤,在生命的最后一息,用自己的身体连接被打断的线路,保证了指挥联络畅通,立特等功、获二级战斗英雄称号的通信英雄牛保才。除了他们还有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英雄人物。

抗美援朝历史讲解上甘岭(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为什么这么出名)(10)

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授予黄继光的金星奖章

仅15军在战役中就涌现出50多位战斗英雄。在43天中,拉响手榴弹、手雷、爆破筒与敌同归于尽,舍身炸地堡、堵枪眼的烈士留下姓名的就有38位之多!这种视死如归的壮烈与坚持坑道十四昼夜的顽强,使得上甘岭成为半个多世纪以来英勇顽强的代名词。

抗美援朝历史讲解上甘岭(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为什么这么出名)(11)

名单中王万成在战斗中孤身一人抓起爆破筒扑向一群敌军—他就是日后影片《英雄儿女》中主人公王成的原型之一

上甘岭战役打出了国威军威!

上甘岭战役是“小山头上打大仗”。15军军长秦基伟在回忆录中写道:“当时,整个朝鲜战场其他地方的枪声稀落了,板门店谈判桌上谈判双方都在等着上甘岭的消息,谁的部队在上甘岭打得硬,谈判桌前谁的腰杆就硬,讲话底气就足。兵团、志司、军委乃至毛泽东主席,都密切关注上甘岭的一得一失。”从1952年10月23日起,上甘岭的战斗不仅成为朝鲜战场聚焦之处,新华社也开始连续两个月集中报道,一时间上甘岭两个面积仅3.7平方公里的高地为朝鲜、中国甚至全世界所密切关注。

抗美援朝历史讲解上甘岭(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为什么这么出名)(12)

图丨志愿军战士

11 月 26 日,15 军司令部发布上甘岭战役战绩公报:

“在 43 天的战斗中,我打退敌排以上进攻 900 余次,与敌进行大规模争夺战 29 次,以 11529 人的伤亡代价,毙、伤、俘敌 25498 人,击落击伤敌机 300 架,击毁敌坦克 40 辆,大口径炮 61 门,使敌所谓‘一年来最大的攻势’,以彻底失败而告终。”

12 月 16 日,毛泽东发表论朝鲜战争局势及其特点的讲话,高度评价了上甘岭战役。

消息传到美国,引起大片哗然,美国民众的反战情绪一时高涨,反对朝鲜战争的呼声遍起,美国被迫提前进行谈判。

所以说这场战役打不得不打呀!!!

抗美援朝历史讲解上甘岭(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为什么这么出名)(13)

向你敬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