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平方公里的鼓浪屿,经过时间的风雨锤洗,形成了如今的地理人文景象,面积虽小,内涵颇丰,其中现正使用着的多个地名路名,正是历经沧桑变化后的产物,浓缩了这座小岛乃至整座城市的地理、历史、文化、人情百态…究其由来,问津有门

01 “鼓”字头

/鼓新路/

01

鼓浪屿在哪个街道(鼓浪屿路名地名知多少)(1)

02

鼓浪屿在哪个街道(鼓浪屿路名地名知多少)(2)

03

鼓浪屿在哪个街道(鼓浪屿路名地名知多少)(3)

位于鼓浪屿东北部,交叉于内厝澳路、三明路与福州路。原有英商和记洋行建栈房于此,取行名为地名,叫“和记路”,海滨有洋行专用码头叫“和记路头”,附近有斜坡,俗称“和记崎”。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曾改称“维新路”。解放后更改今名。路的中段有“八卦楼”。还有一条斜坡通往英华书院(今二中)的路段,旧称“书院路”。

/鼓声路/

位于鼓浪屿西南端,橫介泉州路、康泰路。海滨有“鼓浪石”,海潮击石音若鼓声而名。鼓声路附近于1988年通一岩洞,仍以路名为名“鼓声洞”。

/鼓山路/

鼓浪屿在哪个街道(鼓浪屿路名地名知多少)(4)

位于鼓浪屿中部,横介安海路、笔山路。以福州鼓山为名,也有“鼓浪屿之山”的意思,并与鼓声路、鼓新路三足鼎立,皆以鼓字冠头,同属内厝澳范畴。

02 以福建地名命名的路

/福建路/

01

鼓浪屿在哪个街道(鼓浪屿路名地名知多少)(5)

02

鼓浪屿在哪个街道(鼓浪屿路名地名知多少)(6)

03

鼓浪屿在哪个街道(鼓浪屿路名地名知多少)(7)

位于鼓浪屿东南部,交叉于鹿礁路、晃岩路与复兴路。由吕宋路、珉里拉路、宿务路(均取自菲律宾地名)以及同安路(省内地名)合成,以福建省为名。

/福州路/

鼓浪屿在哪个街道(鼓浪屿路名地名知多少)(8)

位于鼓浪屿东北部濒海地带,交叉于龙头路、锦祥路、三明路。旧俗称“垵海角”。解放后由“香港路”、“广东路”、“汕头路”、“南靖巷”合成,以福建省会为名。

/漳州路/

01

鼓浪屿在哪个街道(鼓浪屿路名地名知多少)(9)

02

鼓浪屿在哪个街道(鼓浪屿路名地名知多少)(10)

03

鼓浪屿在哪个街道(鼓浪屿路名地名知多少)(11)

位于鼓浪屿东南部,交叉于晃岩路、中华路、复兴路,道路整体呈U型走向。1907-1925年浔源中学设此,学生多系漳州人,故名。“马君路”(伦敦公会马约翰牧师曾居此,以其人氏为名)、“大德记”(19世纪中叶英商德记洋行“大写”住此,以其行号、职称为名)、“李家庄”、“廖厝”(均以私人住宅为名),均为其路段旧称或俗称。

/三明路/

鼓浪屿在哪个街道(鼓浪屿路名地名知多少)(12)

位于鼓浪屿东北部,纵横交叉于鼓新路、福州路。以三明市为名。旧称三和路(清代福建水师提督在此修建“三和宫”,故名)。“三丘田”(早时有三丘田亩)为其路段俗称。

/永春路/

鼓浪屿在哪个街道(鼓浪屿路名地名知多少)(13)

位于鼓浪屿中部,多头多向交叉于内厝澳、晃岩路。以永春县为名。早年种有芒果俗称檨仔的“檨仔脚”,是其路段旧俗称。

/安海路/

鼓浪屿在哪个街道(鼓浪屿路名地名知多少)(14)

位于鼓浪屿中部,交叉于鼓新路、永春路。以晋江的安海镇为名。“龙坑井”(有一井水甘如“龙液”)、“禾山路”(以厦门郊区为名)、“荔枝宅”、“时钟楼”(均为私人住宅,或宅内种有荔枝或楼顶有时钟造型,取以为名),均为其路段旧俗称。

/海坛路/

鼓浪屿在哪个街道(鼓浪屿路名地名知多少)(15)

位于鼓浪屿中部,交叉于龙头路、永春路。以福建海坛县为名。由龙头河填成,所以俗称“河仔墘”。“竹林”(原有竹树)为其路段旧称。

/泉州路/

泉州路近照泉州路近照

鼓浪屿在哪个街道(鼓浪屿路名地名知多少)(16)

鼓浪屿在哪个街道(鼓浪屿路名地名知多少)(17)

位于鼓浪屿中部,大体呈东西走向,其东部路口始于横向的龙头路,略斜向西行跨过中华路向前直行,再跨过永春路又直行大路即可抵达道路的终点——西林别墅的围墙大门。泉州路以泉州市为名,以前有许多别名,马巷路、水牛埕、金瓜楼、白药楼、隐居松,均为其路段旧称或俗称。

/兴化路/

位于鼓浪屿北部,纵横于康泰路、燕尾山。临海有屠宰场,设有兴化地区运来的毛猪专用的“猪垄”码头,故名兴化路。

03 以鼓岛地名命名的路

/内厝澳路/

鼓浪屿在哪个街道(鼓浪屿路名地名知多少)(18)

位于鼓浪屿西北部,交叉于康泰路、公平路。元末明初,嵩屿李氏渔民避风来此停泊渔船,逐渐开拓半渔半农的村落,故名“李厝澳”(厝为方言的住宅,并有村的含义;澳为海船可停泊之处)。后来,杂姓共居,以李、里同音,里、内同义,转化为“内厝澳”。建村时筑一座供奉吴夲的小庵(后迁四枞松起名“种德宫”,与晃岩路的“大宫”区别,俗称“内厝澳大宫”),庵前一河也就叫“旧庵河”,并成为内厝澳旧路段的俗称。另有以集美镇为名的“集美路”,以99级石阶直上笔架山宛如塔形的“九层塔”、以水井为名的“大井脚”、以18个水泥洗衣槽为名的“十八脚桶”,也都是旧路段的俗称。

/龙头路/

01

鼓浪屿在哪个街道(鼓浪屿路名地名知多少)(19)

02

鼓浪屿在哪个街道(鼓浪屿路名地名知多少)(20)

03

鼓浪屿在哪个街道(鼓浪屿路名地名知多少)(21)

位于鼓浪屿东部,交叉于中华路、鼓轮渡。因首端位于龙头山(日光岩旧称)下得名。旧路段有:以鼓浪屿首创电灯厂所在地为名的“电灯巷”;由黄奕住开辟,以黄氏在厦开设“日兴行”为名的“日兴街”;以麻将牌(方言麻雀牌)作坊为名的“麻雀街”;由黄仲训改造“通商码头”和福记米行专用的“福记码头”,以族氏为名的“黄家渡”。

/晃岩路/

晃岩路近照晃岩路近照

鼓浪屿在哪个街道(鼓浪屿路名地名知多少)(22)

鼓浪屿在哪个街道(鼓浪屿路名地名知多少)(23)

位于鼓浪屿东南部,交叉于福建路、港后路。明朝池显方在日光岩下结庐叫“竹林”,号“晃园”,可见日光岩早有晃岩的称呼,起自岩下的道路就叫晃岩路,其始端也就俗称“岩仔脚”(今属永春路)。旧路段有“洋墓口”(俗称番仔墓口)因路旁原有洋人(方言番仔)墓园;番仔球埔(昔为洋人球场,今为人民体育场);大宫口(路旁原有“兴贤宫”)。

/港后路/

位于鼓浪屿西南部,纵横于晃岩路、田尾路。因在港仔后海滩附近,故名。其路段旧称“山谷路”、海墘路,都以地处山海附近而名。

/鹿礁路/

鹿礁路近照鹿耳礁

鼓浪屿在哪个街道(鼓浪屿路名地名知多少)(24)

鼓浪屿在哪个街道(鼓浪屿路名地名知多少)(25)

位于鼓浪屿东部,多头多向交叉于龙头路、福建路、漳州路、鼓轮渡。以附近海滨有鹿耳形的礁石为名。鹿礁路原分上下两段:上段叫“顶鹿耳礁”,下段叫“下鹿耳礁”(后来划归福建路)。其路段旧称有:“博爱路”(昔日本博爱医院所在地):“教堂路”(天主教堂所在地);“新加坡路”(取外国名)。

/乌埭路/

鼓浪屿在哪个街道(鼓浪屿路名地名知多少)(26)

位于鼓浪屿中部,交叉于中华路、永春路。原称“乌埭角”,因取用原有的“土地公河”污泥填筑成路,并因“壅水为堰曰埭”,故名。“金鱼埕”(旧有私人养金鱼出售的池地)为其路段旧称。

/市场路/

位于鼓浪屿东部,交叉于海坛路、晃岩路。1927年王某向“工部局”申请专利建筑市场,故名。“石码巷”(以石码镇为名)、“芦竹脚”(原种有芦竹)、“讲古脚”(原有说书场;说书方言讲古)为其路段旧时俗称。

/旗山路/

位于鼓浪屿东南部,横介复兴路、升旗山麓(1877 年厦门海关把设在白鹿洞作为引港停轮、预报大风、升旗为号的“升旗台”迁来原叫“弥勒山”后称“石窟山”的此处,故名)。

/鸡山路/

鼓浪屿在哪个街道(鼓浪屿路名地名知多少)(27)

位于鼓浪屿西南部,交叉于康泰路、泉州路,因附近鸡母山而得名。又因在鸡母山前,鸡山路到泉州路82号“林屋”一带俗称“鸡母咀口”。“公山路”(公共山地)为其路段旧称。

/笔山路/

01

鼓浪屿在哪个街道(鼓浪屿路名地名知多少)(28)

02

鼓浪屿在哪个街道(鼓浪屿路名地名知多少)(29)

03

鼓浪屿在哪个街道(鼓浪屿路名地名知多少)(30)

位于鼓浪屿中部及北部,呈南北向延伸,交叉于内厝澳路,鼓山路。路在形似笔架的“笔架山脚”(即俗称),故名。“后厝路”(以山后居民住宅为名)为其路段旧称。其中界于内厝澳与龙头两大地区之间,穿透笔架山的一个平战结合的防空隧道,于1975年改造建成地下通道,也就命名“笔山洞”。

04 数字地名类

/三丘田/

鼓浪屿在哪个街道(鼓浪屿路名地名知多少)(31)

位于鼓浪屿东北部。早时这里有三丘田地,故取名三丘田。随着鼓浪屿海滨的开发扩展,这里已面目全非,现今已开辟为居民休闲健身活动的所场,再也看不到昔日的田园风光,但人们仍沿习称呼此地为“三丘田”。

/三不正/

01

鼓浪屿在哪个街道(鼓浪屿路名地名知多少)(32)

02

鼓浪屿在哪个街道(鼓浪屿路名地名知多少)(33)

03

鼓浪屿在哪个街道(鼓浪屿路名地名知多少)(34)

位于鼓浪屿南部。即港仔后“国姓井”,又称“三拂净”井,俗称“三不正”,相传为明末郑成功驻兵时所掘,传说三次掏出井泥后由郑成功拂袖使得井水清净,故取名“三拂净”。该井历年来即使是干旱年月,也从不枯竭,井水甘洌,是泡茶的上品用水。井左侧有一近百年的桃花心木树。此遗地1982年被厦门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四孔井/

鼓浪屿在哪个街道(鼓浪屿路名地名知多少)(35)

位于中华路与龙头路、安海路相交叉处。此地从前有一大井,井盖砌有四个圆孔,供附近居民汲饮,现已填废。

/四枞松/

位于鼓浪屿北部,鼓新路与内厝澳路相接的坡顶一带,此处从前有四棵巨榕(闽南方言“松”即榕),因此得名。

/五个牌/

即今华侨亚热带植物引种场所在地。据说早时有一墓群,五个并列墓碑(方言“牌”);又据说清末,方、黄两家为争夺墓地而诉讼。因此,“道光十四年十二月钦加知州海防总捕驻镇厦门分府任,为方氏祖坟山界事”,而判决立告示牌,先后立五个牌,故名。

/六个礁/

鼓浪屿在哪个街道(鼓浪屿路名地名知多少)(36)

名字来源于鼓浪屿东南海滨上的六块礁石。其中一块形似鹿耳,取名“鹿耳礁”,其他五个礁石,以其形或其地貌分别取名为“狗头礁”、“章鱼礁”、“面前礁”、“江心礁”、“水尺礁”,这一地域俗称“六个礁”。鹿耳礁是其中一块唯一高出水面的礁石,附近一带地域则取名为鹿耳礁,道路也以礁石为名,称鹿礁路。

/七星岩/

乌埭路6号楼旁,原有一块高一丈、横二丈左右的石头,传说是陨石,称“七星石”,并作为路段的俗称。据说,浙江宁波人陈士京,永历二年(公元1648年)定居鼓浪屿。他辅佐郑成功策划军国大事,为郑成功得力幕僚。而郑氏当时有七位幕僚,所谓“将星”,他们死后如星落,化为陨石,这里的陨石是最后一块,所以旧路段称“七星石”。此路段的取名,含有凭吊民族英雄郑成功及其部下之义。现在,这块石头只剩一截,作为围墙的基脚,还在原地。

/八卦楼/

鼓浪屿在哪个街道(鼓浪屿路名地名知多少)(37)

位于鼓浪屿东北部,今鼓新路43号。原楼主林鹤寿系台湾“板桥林氏”家族之三房,于1896年举家迁入大陆,定居鼓浪屿。1907年林鹤寿投资在鼓浪屿建这座别墅,请当时任鼓浪屿救世医院院长的美国人郁约翰设计,由惠安工匠施工。本世纪初,国内唯一、世界最大的风琴博物馆在此落成,成为岛上又一个音乐殿堂。今日八卦楼的园顶,白昼俯视鹭江,夜间灯光辉煌,与日光岩、升旗山、三足鼎立,为鼓浪屿的制高点,可作航海的坐标。

05 岩石名类

/观彩石/

位于鼓浪屿北部的笔架山,此山因岩石排列如笔架得名。山顶有9块相叠的巨石,常有人在此观赏晚霞,故称“观彩石”。

/面包石/

在鼓浪屿西南面的美华,有巨岩形圆,状似面包,故名面包石。

/印斗石/

鼓浪屿在哪个街道(鼓浪屿路名地名知多少)(38)

位于鼓浪屿东南端的大德记海滨浴场。旧称“印斗”,相传是郑成功的玉印所化,又因形似卧狮,也称狮子岩,潮退时可通行。

/鼓浪石/

鼓浪屿在哪个街道(鼓浪屿路名地名知多少)(39)

位于鼓浪屿西部,今鼓浪别墅前的海滩上。该海蚀石有洞,相传昔日风涛海浪冲激此石发出如鼓的声音,“鼓浪屿”因之得名。其石附近有一幢双层楼房(今鼓声路20号),抗战前一度是外国人学闽南方言的地点,民间称“唐人话”,此地曾以“唐人话”为地名。

/鸡冠石/

位于鼓浪屿东南端,林巧稚纪念馆后。此地有巨石状如鸡冠,清道光年间黄植圃墓志载之。

/覆鼎岩/

位于鼓浪屿东南端,与海中的剑石、印斗石鼎足而立。300多年前,郑成功的水师曾在此演练,民间流传着许多佳话。1661年,郑成功向东进军,为了表示自己破釜沉舟的意志,把锅鼎掀进海中,还把手中宝剑掷于海里,将玉印沉进海底。后人将锅鼎变成的圆石称为覆鼎岩;把宝剑变成的长石说为剑石;把玉印变成的方石叫作印斗石”。

06 日渐淡忘的地名

/东山仔顶/

现厦门音乐学校新建校舍所在的高地,昔称“东山仔顶”。上世纪下半叶建有教会学校寻源书院(林语堂的中学母校),后改为毓德女中。解放后先后为厦门女中和二中高中部。其后一度为外国语学校。民间遂称校名为地名,“东山仔顶”已无人识。

/梨仔园/

位于鼓浪屿东南部,是今毓园所在地的旧地名,昔日可能种有梨树。

/水牛埕/

位于鼓浪屿中部,是今泉州路85号与99号之间(部分属乌埭路)的旧地名,昔日可能为水牛饲养之地。

/府内/

鼓浪屿在哪个街道(鼓浪屿路名地名知多少)(40)

位于鼓浪屿东部,今鹿礁路13号。1896年台湾爱国人士林维源、林尔嘉父子率族内渡大陆后居此。林尔嘉曾任清朝侍郎衔候补四品京堂,民间尊称“林氏府”,所以住宅称“府内”。其周围一带遂以“府内”为地名。

/石崁顶/

位于菽庄花园后山,原为厦门市搬运工人疗养所,更早系“厦门海关税务司公馆”,现拆建为海关会议中心。该高地古地名为“石崁顶”。

/河仔墘/

位于今泉州路前段接近龙头路一带。闽南方言“墘”即“岸边”,从前此处当为海湾港汊。

/河仔下/

现为市第二医院肺科病房所在地。此古地名得名原因不详。1898年美国归正教会在此地建“救世医馆”,地名遂称“河仔下医馆”,或简称“河仔下”。

/竖坊/

鼓浪屿在哪个街道(鼓浪屿路名地名知多少)(41)

位于鼓浪屿中部,在今乌埭路5号附近。清代“鱼池仔内”黄家的家族成员曾受朝廷褒奖而赐建牌坊,今石坊早已倾圮而地名尚存。

/宫保第/

位于鼓浪屿北部,内厝澳路与鼓新路交界处的“四枞松”一带。此地原有台湾雾峰林家府第,因林家在清末有林文察曾任福建陆路提督,赠太子少保,称“宫保”。后其子抗法将领林朝栋在鼓浪屿建宅,取名“宫保第”,遂为地名。

/十八脚桶/

今内厝澳227至237号,在内厝澳食杂店后面。该住宅楼房为单元公寓式,一说其户外有各家专用的水泥洗衣盆,砌在一起,俗称“十八脚桶”,因成地名。

/电灯巷/

为今龙头路106号至158号这条巷子的旧地名。1913年英商伟仁洋行在此设发电厂,供鼓岛电灯照明,故民间称其为“电灯巷”。

/中德记/

在今鼓浪屿宾馆。此地原有德记洋行“二写”的公馆,因此名为“中德记”。

07 其 他

/复兴路/

鼓浪屿在哪个街道(鼓浪屿路名地名知多少)(42)

位于鼓浪屿东南部,横介鹿礁路、漳州路。辛亥革命、中华复兴,取其美词为名。“梨仔园”(原种有梨树)、东山顶、同安路(以省内地名为名)等均为其路段旧称或俗称。

/“康泰路”的雅化/

位于鼓浪屿西北部,交叉于兴化路、鼓声路。内厝澳渔民在海湾浅滩捞取“公逮”(一种海涂贝类)喂鸭,故俗称“公逮湾”。后以方言近音雅化为“康泰垵”(垵是方言,有平缓坡地的意思。另有“康泰鞍”的俗称,取义地形似马鞍。

/“虎巷”的来历/

位于鼓浪屿东南部,道路笔直,呈东北-西南走向。从前有虎浮海入鼓岛,匿于此巷,故名。今地名依旧。

/再会巷/

01

鼓浪屿在哪个街道(鼓浪屿路名地名知多少)(43)

02

鼓浪屿在哪个街道(鼓浪屿路名地名知多少)(44)

03

鼓浪屿在哪个街道(鼓浪屿路名地名知多少)(45)

位于鼓浪屿中部(今安海路汉伟英语幼儿园旁),是一条狭窄仅能通过一人的小巷,巷子一侧为墙,中段有一圆凹。从前龙头街“再会糖饼店”老板娘极为肥胖,鼓浪屿人都称她为“再会”,小孩还戏称这条巷中的圆凹是“再会”走过时挤成的,因而此巷名“再会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