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说到韩魏反水,大败智瑶后,韩、赵、魏军攻打智氏封邑,杀智家族二百余口,智氏封邑也被三家平分。国君晋出公闻听大怒,向齐、鲁两国借兵讨伐三卿,反而被韩、赵、魏三家联手打败,晋出公病死在出逃路上。 后来,韩、赵、魏又把晋国的其他土地也瓜分了,史称“三家分晋”。

资治通鉴故事精选(资治通鉴白话故事连载05)(1)

再后来周朝天子也只好承认了三国为诸侯国,这才出现了战国七雄中的韩、赵、魏三国。

此时的赵襄子,正如当初姑苏子卿所预言的一样,有将军之才,他可以极其不利的情况下,审时度势,策反韩魏,最终灭掉了不可一世的智瑶,也算洗刷了自己曾经的耻辱。赵襄子还把智瑶的头颅做成了酒器,可想而知,这是多大的仇恨啊。

尽管已将智氏一族杀个干干净净,但是智瑶的家臣还在,那就是豫让。当然,我想逃出去的不止豫让一人,但是为什么说他,因为他有事迹,像那些张某,李某的,没被记载的,我也不能瞎编。

咱就说这个曾经效力于智瑶的豫让,智瑶待他不薄,史料记载:智伯甚尊宠之。豫让自说,智瑶待他如国士,可见十分敬重了。因此,在得知智瑶被杀,头颅还被制成酒器后,豫让愤恨不已,仰天长叹道:“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简单说就是发誓要为智瑶报仇,以报其知遇之恩的意思。

资治通鉴故事精选(资治通鉴白话故事连载05)(2)

要想刺杀赵襄子,谈何容易。毕竟那是一国之君,进进出出的,前呼后拥,保镖无数。豫让一想,我先化妆混进去府邸里,于是,化妆成罪人,怀里藏着匕首,在宫室打扫厕所,伺机而动。一日,赵襄子如厕,豫让心想机会来了,可是没想到,赵襄子突然心里难受,倒不是什么心脏病,而是感觉不好,于是叫来随从护卫搜查,果然,伺机的豫让被搜出来了。赵襄子亲自审问,豫让没隐瞒道:“我是智瑶家臣,就是来刺杀于你,为主报仇而来”赵襄子深知已将智瑶一族尽数杀光了,看来此人所言不虚。他可以,以身犯险来为旧主报仇,堪称义士。尽管随从都劝说要杀之,但是赵襄子感其心,决定释放了他。

资治通鉴故事精选(资治通鉴白话故事连载05)(3)

豫让也没想到赵襄子会放了自己,回去以后,报恩之心未减反增,于是,这次更狠。豫让用漆涂身,弄成一个癞疮病人,又吞下火炭,弄哑嗓音。在街市上乞讨,连结发妻子见面也认不出来。路上遇到朋友,朋友认出他,为他垂泪道:“以你的才干,如果投靠赵家,一定会成为亲信,那时你就为所欲为,不是易如反掌吗?何苦自残形体崐以至于此?这样来图谋报仇,不是太困难了吗!”豫让说:“我要是委身于赵家为臣,再去刺杀他,就是怀有二心。我现在这种做法,是极困难的。然而之所以还要这样做,就是为了让天下与后世做人臣子而怀有二心的人感到羞愧。”

资治通鉴故事精选(资治通鉴白话故事连载05)(4)

不久,襄子正赶上外出,豫让潜藏在他必定经过的桥下。襄子来到桥上,马受惊,襄子说:“这一定是豫让。”派人去查问,果然是豫让。于是襄子就列举罪过指责他说:“您不是曾经侍奉过犯氏、中行氏吗?智伯把他们都消灭了,而您不替他们报仇,反而托身为智伯的家臣。智伯已经死了,您为什么单单如此急切地为他报仇呢?”豫让说:“我侍奉范氏、中行氏,他们都把我当作一般人看待,所以我像一般人那样报答他们。至于智伯,他把我当作国士看待,所以我就像国士那样报答他。”襄子喟然长叹,流着泪说:“唉呀,豫让先生!您为智伯报仇,已算成名了;而我宽恕你,也足够了。您该自己作个打算,我不能再放过您了!”命令士兵团团围住他。豫让说:“我听说贤明的君主不埋没别人的美名,而忠臣有为美名去死的道理。

资治通鉴故事精选(资治通鉴白话故事连载05)(5)

今天的事,我本当受死罪,但我希望能得到您的衣服刺它几下,这样也就达到我报仇的意愿了,那么,即使死了也没有遗恨了。赵襄子颇为感动,让侍从拿着自己的外衣,豫让刺后,拔剑自刎。

资治通鉴故事精选(资治通鉴白话故事连载05)(6)

豫让刺杀赵襄子的故事,广为流传。这里面的赵襄子一放,表现出作为领袖的容人之量,对于义士,尽管是敌对方,还是非常尊重的,也成就了贤良仁厚的美名。而豫让的两次刺杀,堪称义士,正如,文中提到的士为知己者死,也最终成就了忠臣的美名。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历史品读君 欢迎交流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