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林放向孔子请教什么是礼仪的根本。孔子回答道:“你这个问题的意义太重大了!,一切的礼,与其过于奢侈,不如节俭一些;亦丧礼而言,与其仪式上置办周备,不如发自内心真正的哀伤。”

本章孔子讲的是礼。

论语八佾篇前十三章心得(论语八佾篇浅谈)(1)

林放,字子丘(邱),春秋末鲁国人,孔子弟子,“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林放问礼之本”:“礼之本”,礼仪的根本。这一句开篇点题,直问儒家思想最根本的内容之一,可见林放对于孔子的思想的认识是很深刻的,也是林放师从孔子用心的表现。

“大哉问”:“大”,重大,此处指的是意义重大;“哉”,感叹词,用来衬托“大”这个词的;“问”,指的是林放的问题。这一句其实是个感叹、惊讶的语句,表明孔子对于林放所提出的问题,从内心之中感觉很高兴,所以方才有如此的回答。

“礼,与其奢也宁俭”:“礼”,孔子提倡的一种思想,此处不仅仅指的是礼仪;“与其”,是一个连词,在此处是指在比较两件事的利害得失而决定取舍时,表示放弃或不赞成的一面;“奢”,即奢侈、奢华;“也”,语气助词,无实际意思;“宁”,宁愿或者不如的意思,此处与“与其”相对;“俭”,节俭的意思。

论语八佾篇前十三章心得(论语八佾篇浅谈)(2)

孔子这一句,指出“礼”是一个人内心的真实表现,是“仁”的外在形式之一。然而在“礼”的具体表现上,如果显得太过于奢侈,并且还用各种道理来进行掩饰,就会给人一种流于浮华的感觉;如果在“礼”的程序上,太过于节俭的话,又会给人一种不重视的感觉。但是,若在奢侈与节俭之间进行选择,奢侈虽然重形式,但却是为了个人心中某些利己的想法,甚至只是为了脸面而做的表面工作,与“仁”的内在要求便背道而驰。相对来说,节俭虽然好像重视不够,但内心深处却还是把“仁”的思想摆在其他一切思想之上。

所以,在孔子看来,如果要表现出“礼”的内涵和外在,那么就会是个“宁俭不奢”的选择。

“丧,与其易也宁戚”:“丧”,指丧事,此处指的是置办丧事的礼节;“易”, 治理的意思,这里指有关丧葬的礼节仪式办理得很周到;“戚”, 忧愁、悲伤之义。

论语八佾篇前十三章心得(论语八佾篇浅谈)(3)

孔子这一句话,突然换了一个角度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却又不讲“生”的道理,只说“丧”的礼仪,是因为他觉得生死是人生的大事,活着的时候两个人的感情再好,总归会受到其他事情的影响。但如果死去之后,便只剩下最真诚的感情,而这种感情同样也是“仁”的体现之一。所谓:“临丧之礼,为之衰麻哭踊之数,所以节之也。”孔子在本章之中,就是为了表达出自己对于那些把丧礼的仪式做得再周到、细致,却都不如内心真正地感到忧伤。

通过这一章可以看出,仪式只是表达“礼”的一种形式,并非是其内心真实的想法。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如果只注重这样的形式,而不管内心真实的想法,那么这样的“礼”也只是虚礼。孔子对于林放所问的回答,并没有从其内涵进行讲解,只是列举了两个方面的例子,为了就是让林放能够通过事例体会到其中的内涵,而不是照本宣科地照搬照做。其中深意,自是值得后学者认真理解和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