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晚上从外地赶回家已终21点了,随便打开电视,无意之间央视6套播了一部电影《苏丹》,本来是想看一段,结果还是饶有兴趣地看完了全部,久违的看印度电影又回来了,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印度电影苏丹最后输了吗 印度电影苏丹的有感?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印度电影苏丹最后输了吗 印度电影苏丹的有感

印度电影苏丹最后输了吗 印度电影苏丹的有感

前天晚上从外地赶回家已终21点了,随便打开电视,无意之间央视6套播了一部电影《苏丹》,本来是想看一段,结果还是饶有兴趣地看完了全部,久违的看印度电影又回来了。

这部影片故事很简单,一位印度城邦农村青年因为喜欢上村里摔跤教练的女儿,通过争取成为了一名摔跤运动员,一步步获得国家冠军,亚洲冠军,奥运冠军,与自己心仪的女孩结婚,后来因为自己是熊猫血型,出生的儿子缺血而夫妻分居,后来为了弥补内心缺憾建设命名儿子名称的血库,但缺钱去新德里打自由式拳赛,历经训练,受伤,再站起来,一步步终于拿到冠军,最后与妻子合解和建设完成了血库的圆满结局。

这部电影为什么吸引人,与《摔跤吧,爸爸》题裁相似,都是体育电影而且拍摄还晚一年(2016年),国内2018年引进。我认为保留印度电影的精髓--且歌且舞是其中之一,从上世纪70年代末,我们看广场电影起,印度电影《大蓬车》,《奴里》,《流浪者》莫不是男女主人公的感情戏都是以歌曲和舞蹈来递进,印度独有乐器,和宗教庙宇神佛崇拜传承下来的动作,让你忍不住想和他们一起跳,这是古印度文化的影响力,和我国黄梅戏,越剧一样,是文化传承。在这时你会发现民族性是世界性的,印度种性制度下各阶层对生与死,乐与悲的感受通过肢体夸张甚至赞叹的表现让我们精神极大的愉悦。

印度电影中体现的英雄精神,正义精神也是我们喜爱的原因之一。电影中苏丹面对追求他的女神阿尔法说他不务正业,是社会小混混,他每天追火车跑,拖轮胎负重训练,摔到比自己重20公斤对手,到自由拳击赛肋骨被打断情况下也要坚持打决赛,在每次困难面前都百折不回地向目标挺进,按常理,很多人会说编剧不合理,不符合逻辑,其实电影中出现超人能力情节出现,并非特例,从《佐罗》到《追捕》,从《终结者》到《战狼》,哪个国家和民族不需要英雄呢,他们是民族精神化身,是内心地投射,英雄主义是小说,电影中常见的表现内容,武汉抗疫医护人员就是英雄,《中国机长》的机上乘务组就是英雄,不同时代英雄表现方式不同。

再者电影中对爱情忠贞,对家庭的负责,对好友的不离不弃,默默支持地弘扬都是对真善美的坚持。国内很多博主旅行印度拍了很多乡土印度,脏,乱,交通拥挤,种姓制度下,低种姓与高种姓门第之见悲剧,还有社会环境下女性遭受的歧视,地位低,高昂陪嫁费旧习俗等等。但印度电影不会展现这些,他们乡村永远是干净的,村民是友善的,人和人也有争执,但总是以礼服人,也很能理解,毕竟电影要全球发行,印度气质不能掉,文化自信要有。同时由于宗教原因,人们更愿此生赎罪,来世好报,对善有好报,向善的力量一直在文化内核中体现。

2005年,在上海,学校组织中印友好邦交征文,当时我就写了一篇《龙象未必只是争斗》,一直希望两个世界文明古国能相互尊重,友好交往。时过竞迁,中印之间还有许多坎要过,桥要跨的各层面交流,从电影交流开始挺好。

另记,百岁电影人秦怡于今日上海去世,感动于秦怡老师塑造的人物角色,秦怡老师一路走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