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素书》是黄石公传给张良的天书,张良在读通了这本书后,辅佐汉高祖刘邦以定天下《素书》话不多,但字字珠玑,含义无穷,无穷无尽,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揆诸是什么意思?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揆诸是什么意思(先揆后度所以应卒)

揆诸是什么意思

相传《素书》是黄石公传给张良的天书,张良在读通了这本书后,辅佐汉高祖刘邦以定天下。《素书》话不多,但字字珠玑,含义无穷,无穷无尽。

揆,揣度,揣测。

度,度量。

卒,仓促。

“先揆后度,所以应卒”,意思就是事先揣测、度量,做到心中有数,便可以审时度势,随机应变,处理突发事件。

在宋真宗时期,后宫李妃生下一个儿子,就是后来的宋仁宗。当时得宠的刘皇后无子,宋真宗就命刘皇后认仁宗为子。仁宗长大后就以为自己是刘皇后亲生的,对刘皇后也极为孝顺。

宋真宗去世后,仁宗继位,刘太后垂帘听政,大家没人敢对仁宗讲明,李妃身处后宫,为了免除祸乱,也是守口如瓶。

后来李妃病死,刘太后想把葬礼办的简单些。宰相吕夷简极力反对,对刘太后说,李妃应该厚葬。

刘太后说,这是宫里的事务,你身为宰相,多什么嘴?况且李妃是先帝的普通嫔妃,为何要厚葬?

吕夷简平静的说,臣为宰相,所有事都该管。如果太后为了刘氏宗族着想,就应该李妃厚葬;如果不为刘氏宗族着想,臣就无话可说了。

刘太后沉思良久,明白了吕夷简的良苦用心,就下旨厚葬了李妃。

刘太后死后,燕王为了讨好皇上,就告诉仁宗,陛下不是太后所生,而是李妃所生。可怜李妃遭刘氏一族陷害,已经死于非命。

仁宗大惊,问宫里的老人。因为刘太后已死,没人敢隐瞒,就告诉了仁宗真相。

仁宗知道后痛不欲生,他想到自己的亲生母亲在身边,自己却不知道,母亲在世的时候,自己没尽孝一天,最后竟然不得善终。于是,他下令改封母后为皇太后,并准备以太后之礼改葬,然后再查实、清算刘氏一族的罪过。

然而在改葬之时,仁宗却发现李妃当初就是按照太后礼仪厚葬的,面容有水银保护,栩栩如生,肌体完好,所用的葬器也都是按照太后礼仪。于是仁宗的哀痛减少很多,他甚至对人说,小人的话真是不能信啊。

改葬完成后,仁宗非但没有追究刘氏一族的罪过,反而对刘氏一族更是优厚。

这都是因为在李妃的葬礼上,吕夷简深谋远虑的地方。

而在电视剧《天道》中,丁元英的深谋远虑应用的更为淋漓尽致。

正是因为丁元英事先揣测的无比透彻,才有了王庙村神话故事的精彩。丁元英把每一步都计划的无比精确,对于人性的把握又精准到位。因为丁元英算准了林雨峰不会杀他,所以他才无所顾忌。丁元英对于生死之事没有芮小丹看的明白,所以他才会佩服芮小丹“当生则生,当死则死,不简单啊”,而丁元英,我觉得他是达不到芮小丹这个高度的。否则,最后他也不必用几个保镖来接他离开古城。

但是,丁元英对于事情的揣摩精准度量,是一般人达不到的。叶晓明虽然也能把事情揣摩个差不多,但是在应对格律诗官司的突发事件上却少了一份度量,从而和成功擦肩而过,只落得个竹篮打水,一场空。

反观肖亚文对于丁元英的揣测和度量,就让她在应对格律诗官司的突发事件上从容不迫,成为最后的赢家。

《素书》博大精深,字数不多,但意思深刻,无论在生活中,工作中,事业上,都有其包含的真理在其中,可以指导我们人生的每一方面。

关注我,精读《素书》,我们一起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