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五岁女孩吃草莓后

感染诺如病毒

引起大家的关注

生蚝哪些不能要(生蚝一定要当心)(1)

吃草莓能感染诺如病毒?

微信网友@晨昕有约爆料:

学校老师发来短信

不能吃草莓等生冷食品

生蚝哪些不能要(生蚝一定要当心)(2)

草莓如果沾染了诺瓦克病毒,就很可能中招!

生蚝哪些不能要(生蚝一定要当心)(3)

眼下正是诺如病毒的高发期

不少学校发出通知:

家长一定要小心防范

生蚝哪些不能要(生蚝一定要当心)(4)

每年从秋季至次年春季,全国范围包括广州在内,都会进入食物中毒的高发期,引发食物中毒的原因是什么?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食品微生物安全研究专家话你知——主因就是微生物!生吃鸡蛋、贝类,甚至现摘现吃草莓都可能“中招”。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从省疾控中心证实,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报告数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全省社区儿童轮状病毒感染也处于较高水平。专家提醒,按往年情况,疫情高发可能持续到4月初,学校等集体单位尤需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不过也不用过分恐慌,专家为您支招当前四大防病建议。

草莓现摘现吃过瘾?

小心诺如病毒!

生蚝哪些不能要(生蚝一定要当心)(5)

每年的12月至次年3月为诺如病毒高发期,学校、幼儿园、单位集体食堂等单位都需严加防范。

据介绍,诺如病毒的食物中毒群体疫情,发病过程一般会经历两个阶段。首先是食物被污染。“可能集体食堂的厨师先感染了病毒,在准备食物时将病毒带入;或者菜没有洗干净,当中附着了病毒;又或是加工过程中出现问题,例如砧板、菜刀切了未煮的菜后又去切凉菜。”这些原因都可能引起食物中毒。

由于每个人的身体抵抗力不同,最先感染的可能只是一小部分易感人群。比如50人吃了同样的饭菜,起初发病的仅有10多人。但由于诺如病毒感染者可通过呕吐、粪便排泄等方式大量排出诺如病毒,病毒附着于气溶胶颗粒后,又被其他人吸入或摄入,这样就引起了大面积传播。特别在封闭环境中,传播速度非常快。

生蚝哪些不能要(生蚝一定要当心)(6)

研究表明,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特别容易携带诺如病毒的“高危食品”。排名第一的正是广东人最钟爱的贝类。根据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团队在全国范围内多个地区抽取样品进行检测的结果,贝类中污染率最高的是牡蛎(广东人最爱的生蚝),此外还有贻贝(即青口)、蛤蜊、扇贝等等。 这与贝类在过滤水体取食的过程中,会把水中致病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等过滤到体内,留在腮、肠道等部位有关。

生蚝哪些不能要(生蚝一定要当心)(7)

摘草莓也容易“中招”。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燕 摄

虽然诺如病毒不以贝类为宿主,在其体内不繁殖、也不引起其致病,但贝类中的诺如病毒进入人体后,极微量的病毒数量就能让人致病。除了贝类外,草莓等伏地生长的水果、蔬菜被污染率也较高,主要原因是以粪便施肥或污水灌溉时被病毒污染。

最易被诺如污染的食物:

贝类:牡蛎(生蚝)、贻贝(青口)、蛤蜊、扇贝等。

原因:贝类过滤水体取食,把水中致病的微生物留在腮、肠道等部位,食用时难以清洗。

伏地生长的果蔬:草莓等。

原因:以粪便施肥或污水灌溉时被病毒污染。

如何正确清洗草莓

生蚝哪些不能要(生蚝一定要当心)(8)

生蚝哪些不能要(生蚝一定要当心)(9)

生蚝哪些不能要(生蚝一定要当心)(10)

贝类刺身鲜甜?

易感染副溶血性弧菌和诺如病毒

广东海产丰富,广东人喜吃海鲜,不少地区本就有吃生鱼片的习惯。近年来,受外国饮食习惯的影响,很多人爱上鱼类、贝类刺身,将其视为高级享受。殊不知,生食海产风险很高,可能感染诺如病毒和副溶血性弧菌。

生蚝哪些不能要(生蚝一定要当心)(11)

生蚝在广东很受欢迎。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曹景荣 摄

陈谋通介绍,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嗜盐性食源性致病菌。而含有副溶血性弧菌的食物,主要来自海产品,如墨鱼、海鱼、海虾、海蟹、海蜇,以及含盐分较高的生鲜食品。副溶血性弧菌同样存活能力较强,在海水中甚至在抹布和砧板上均能存活较长时间。副溶血性弧菌中毒者,多为急性起病,有腹痛、呕吐、腹泻等症状,部分病人出现洗肉水样便或血样便。

广州有大医院表示,近期因感染性腹泻前来就诊的患者增加两三成。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从省疾控中心证实,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报告数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全省社区儿童轮状病毒感染也处于较高水平。

专家提醒,按往年情况,疫情高发可能持续到4月初,学校等集体单位尤需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不过也不用过分恐慌,专家为您支招当前四大防病建议。

番禺已发生多起聚集性腹泻事件

由“诺如”病毒引起

2月15日,广州市番禺区一所小学开始有学生纷纷身体不适,出现肚痛头痛、发烧等症状。到了16日中午,不适的学生增多。2月16日根据疾控部门的检查,初步怀疑是诺如病毒感染。

事实上,不止上述小学有学生“中招”被感染诺如病毒,在番禺区金星学校给家长转发的《广州市番禺区教育局致家长一封信:预防诺如病毒指引》中,明确指出,近期番禺区已经发生多起“诺如”病毒引起的聚集性腹泻事件。

感染性腹泻

占据丙类传染病首位

官方的统计数据也显示了加强防范诺如的紧迫性。

据国家卫生计生委最新通报的2017年1月传染病统计,丙类传染病中,包括诺如病毒感染在内的“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共发病109909例,高居发病总数第一位;死亡2例,而丙类传染病报告死亡总数不过13例。

具体到广东省,1月全省共报告丙类传染病发病30587例,死亡1例。

省疾控:

诺如疫情报告高于去年同期

今日,广东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副所长孙立梅接受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采访。孙立梅指出,今年以来,省疾控中心陆续接到学校等集体单位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报告,报告疫情数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同时,全省感染性腹泻哨点监测结果显示,社区儿童轮状病毒感染也处于较高水平,“目前,我省正处于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等病毒性感染性腹泻高发季”,按往年经验,高发期可持续至3月底,到4月才可能结束冬春高发期。

为何这波疫情高发?

突然降温 病毒易入侵机体

对于为何出现一波疫情高发,孙立梅指出,诺如病毒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致呕吐和腹泻的肠道病毒,传播途径多样:经被污染的食物、水,近距离接触病例呕吐物和排泄物,或者接触感染者污染的物品等均可传播,加上目前尚无疫苗可预防诺如病毒感染,因此才会冬春季高发。

而在病毒变化上,孙立梅指出,每隔1~2年诺如病毒流行优势株会发生变化,人群对诺如病毒普遍易感。

对于市民群众关心的,是否天气变化导致诺如凶猛,孙立梅表示,这主要体现在突然降温,未做足御寒保暖措施,人体受凉而抵抗力下降,病毒容易入侵机体。而更主要的原因,如果学校等集体单位不能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容易出现暴发疫情。

生蚝哪些不能要(生蚝一定要当心)(12)

这波感染性腹泻高发潮中,还需要注意的是,轮状病毒容易在社区散居儿童中引起广泛的感染,造成小儿腹泻病。尽管轮状病毒已有疫苗可以预防,由于属于二类自费苗,当前,轮状病毒疫苗免疫覆盖水平还不高。

病毒凶猛期四大防病建议

针对当前流行传染性疾病的状况,广东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副所长孙立梅提供四大简单、有效、易行的防病建议:

1.学校等集体单位应做好晨检、通风、消毒等预防性工作,如发现学生或员工等出现发热、咳嗽或咽痛等流感症状应劝其不上学或不上班,并尽早到正规医院就诊。

2.个人日常生活应注意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手、勤通风、勤运动;在流感高发季节,应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如医院、商场等)。

3.倡导易感人群(小孩、老人、孕妇、有基础病患者)每年接种一次流感疫苗。

4.注意做好个人及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如发现有发热、咳嗽、咽痛等流感症状,不要带病上班或上学,主动戴上口罩到就近的正规医院就诊。

小心流感“接班”诺如

拟孕者最好提前接种流感疫苗

发烧,又泻又呕,却不一定是诺如病毒或者轮状病毒。专家提醒注意,冬春季节交替,如果保暖防护不足,还可能惹上流感,出现发烧、咳嗽,头痛等症状,孩子的抵抗力更差一点,也可能诱发呕吐。

据全省流感哨点监测数据显示,今年1月以来,全省流感样病例就诊比例(ILI)为3.23%,比2016年同期下降17%,较2012-2016年同期平均水平下降9%,目前仍在基线之下波动。专家提醒,根据流感历史监测资料分析,每年3~7月份为广东全省流感高发流行期,要小心流感“接班”诺如。

年幼者(尤其是2岁及以下的婴幼儿)、老年人等免疫力较低的人群以及有严重疾病患者,尤其要注意预防流感,谨防流感夺命。

尤其是孕妇及计划在流感季节怀孕的妇女,同样是患流感后并发症发生风险较高的高危人群,孕妇要提防流感,而拟孕者则最好在孕前3个月接种流感疫苗,疫苗不会影响受孕怀胎,但流感病毒却可伤害到胎儿。

本文来源:广州参考·广州日报

更多科普资讯,请关注“广州科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