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竹

1588年1月17日凌晨,著名爱国将领戚继光怀着无限苍凉离开人间,他率领的“戚家军”,平息了长达数十年的沿海一带倭寇之患,是明朝打击外敌入侵、保卫国防的中坚力量。然而令人扼腕的是,这名民族英雄晚年官职被革、家财散尽,最终忧愤而死。

戚继光为何成为一代名将(一代名将戚继光)(1)

图片为网络图片

将门之子临危受命

戚继光,出生于1528年,山东蓬莱人。其父亲戚景通,是当时的大宁都司总指挥,其祖父戚祥,曾是当年朱元璋身边的武将,跟随朱元璋征战多年,立下赫赫战功,为子孙后代留下了世袭官位“明戚将军”。

戚继光从小聪明伶俐,勤奋好学,酷爱研习兵书,同时也非常喜欢文学经史。从娃娃时所写的文章就经常得到私塾老师的夸奖,“这小娃娃前途远大,将来定能为戚家争光添彩。”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16岁的戚继光告别病中的父亲,做了登州指挥佥事,在这里,他每日勤于练兵,即使没有战事也从不敢懈怠。当时,东南沿海一带,经常遭到由日本及周边海盗组成的倭寇团体的烧伤抢掠,戚继光看着身处水深火热之中的贫民百姓,心中怒火中烧,写下了流传后世的五言诗: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

1555年,戚继光受命于击退屡次来犯的倭寇,使得倭寇没有了往日的猖狂。后来戚继光招募兵马,建立一支新型队伍“戚家军”。戚家军由最初的3000多人发展到后来的7000人,先后在东南沿海的浙江、广东、福建等地打击倭寇,使倭寇望风披靡。

戚继光为何成为一代名将(一代名将戚继光)(2)

图片为网络图片

抗击倭寇威震四方

戚继光在招募和训练士兵方面有一套独特的方法。严格按照出身、履历、体格、武艺等条件全面综合考虑,招募那些勇敢坚强、年轻力壮、思想纯朴的工农子弟。戚继光十分重视整体团队的威力,他创造的十二人为一个步兵班组的“鸳鸯阵”,战必胜,攻必克,让敌人闻风丧胆。

戚继光把“戚家军”训练成了铁军。据传戚继光的二儿子由于违反军法而被他毫不犹豫的处死,还有一次戚继光在大雨中向全军训话,三千名士兵几个小时屹立不动,这样的严刑峻法也许已经离开了通常的人情,但就是这一“钢铁纪律”才造就了一支坚强的队伍。

1562年,戚继光命令部队夺取一座倭寇占领的石桥,第一次进攻失败,一哨官军36人全部阵亡。第二哨继之而上,损失了一半的人员,这时,剩下的官兵企图退缩,在现场督战的戚继光手刃哨长,才使攻势得以继续不衰,最终击破敌阵,大获全胜。而这次胜利也成为他一生中最值得纪念的事件之一。

戚继光为何成为一代名将(一代名将戚继光)(3)

图片为网络图片

在和倭寇数多年的战斗中,“戚家军”屡次攻坚、解围、迎战、追击,一直保持着胜利记录,除了部队的素质以外,主帅戚继光卓越的指挥才能是决定胜利的主要因素。

戚继光是一个不知疲倦的人,他除了喜爱操练阅兵,还抽空写他的军事著作和诗文。1571年,刊印军事著作《练兵实纪》,9年后又刊印了诗文集《止止堂集》。

英雄末路扼腕叹息

古人云“伴君如伴虎”。 戚继光的晚年坠入了寂寞和凄凉。

1582年,大学士张居正去世。不到半年,万历皇帝朱翊钧就开始对张居正的“秋后算账”,与张居正关系密切的戚继光也受到了巨大的牵连。

戚继光被调到已无战事的广东任闲职,时隔一段,已是自知之明的他主动提出退休,朱翊钧想都不想,立即朱笔一挥“同意”。

戚继光以前统帅十万大军时,素以慷慨著称,他从不留积蓄,被朝廷斥退后,竟一贫如洗,生病时都无钱看病。最惨的是,多年的妻子也离他远去。英雄末路,是当时和后世的同情者无不扼腕叹息。

戚继光在消沉郁闷与贫病交迫中死去。在少数几个没有遗弃他的朋友之中,有一位为他写下:“口鸡三号,将星殒矣”,表达无限凄怆的感触。

戚继光为何成为一代名将(一代名将戚继光)(4)

图片为网络图片

一代名将去世后,一个古老的帝国也失去了重整军备的最好良机。

三十年后,朝廷官兵与努尔哈赤部队交锋,缺乏戚继光精湛的作战战术,结果寡不敌众。

这个时候,我们更加怀念民族英雄戚继光,你的丰功伟绩和赤子之心永远不忘被岁月所遗忘。

戚继光为何成为一代名将(一代名将戚继光)(5)

图片为网络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