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颜染坊工作室(他山之石百年染坊设计师)(1)

虞燕燕正在设计桐乡蓝印花布印染技艺的图案。记者加木布拉提·马那尔别克摄

  天山网记者 刘萌萌

  10月15日,走进“新疆是个好地方——对口援疆19省市非遗展”浙江省展区,只见一幅长长的蓝印花布从高高的墙头瀑布般直流而下,荡漾着浓浓的江南水乡气息。展位上,各具特色的展品琳琅满目,蓝染的十二生肖香包、卡包、笔袋、布包、围巾等,深受观众青睐。

  90后姑娘虞燕燕端坐在展位前,笑意盈盈地向游客介绍桐乡蓝印花布印染技艺这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她是桐乡市级非遗传承人,也是百年丰同裕染坊的设计师。

  虞燕燕的童年记忆是“蓝”色的。“小时候,身上穿的是妈妈亲手缝制的蓝印花布棉袄;家里床上罩的,也是蓝印花布做成的蚊帐。”在江南水乡,蓝印花布从南宋时期便广泛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小孩子的围嘴裹裙、姑娘陪嫁品中的百子被、老年人的长寿衫等,随处可见。

  庞大的生活需求带旺了民间印染作坊。据当地县志记载,当时桐乡地区在册的染坊有数十家。这其中,最具盛名的是丰子恺祖父丰小康在清道光年间创建的丰同裕染坊,以及清光绪年间创办的蓝茂丰染坊。

  虞燕燕说,丰同裕染坊如今有100多名设计师,有四分之一都是90后,这些年轻人聚集在一起让古老的传统手工艺焕发出新的光彩。

久颜染坊工作室(他山之石百年染坊设计师)(2)

虞燕燕正在设计桐乡蓝印花布印染技艺的图案。记者加木布拉提·马那尔别克摄

  “我们的印染技艺沿用着最古老的技术,没有采用机械化生产。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传统的东西并不是代表着落后。既然无法走流水线,我们就想办法换位思考:如果我要买这块布,会希望它是什么样的?”虞燕燕说,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年轻人喜欢更时尚、独一无二的产品。

  “我们在继承传统工艺、传统图案的基础上,把源源不断的创意设计融入产品开发中,打破传统蓝印花布蓝白两色的固有概念,开发出服装、配饰、箱包、围巾、方巾、文具等40多个系列、500多种创意衍生品。”虞燕燕说,淘汰掉60%的老款蓝印花布,保留经典图案与款式,开发新型蓝印花布布艺品与蓝印花布文创衍生品,目的是让传统工艺更现代、更时尚、更贴近生活。

  这次来新疆参展,用虞燕燕的话来说,“是来进修的。我闲暇时间逛了新疆非遗项目的展厅,对维吾尔族花毡、印花布织染技艺印象深刻。我打算在未来的设计中,结合此次学习所得,推出有新疆特色的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