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对于中国史各朝代的更迭尤其是分裂割据、军阀混战时期的史实记忆感到头痛,教师教起来也颇感吃力各个历史阶段的文化成就纷繁复杂,史实较多也是不易掌握的难点;各历史阶段的经济发展状况也很费力尽管高考已经淡化了具体知识的考查,但是作为中国古代史的主干知识,教师和学生又不能不学为了提高学习的效率,我在平时教学中琢磨了一些歌谣,帮助学生记忆,效果很好学生按照歌谣记忆之后,再联系具体的知识巩固强化,就能事半功倍希望能对历史教师和学生有所启发和帮助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学人批评指正,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历史教学课本素材运用?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历史教学课本素材运用(高中历史史实的歌谣化记法)

历史教学课本素材运用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对于中国史各朝代的更迭尤其是分裂割据、军阀混战时期的史实记忆感到头痛,教师教起来也颇感吃力。各个历史阶段的文化成就纷繁复杂,史实较多也是不易掌握的难点;各历史阶段的经济发展状况也很费力。尽管高考已经淡化了具体知识的考查,但是作为中国古代史的主干知识,教师和学生又不能不学。为了提高学习的效率,我在平时教学中琢磨了一些歌谣,帮助学生记忆,效果很好。学生按照歌谣记忆之后,再联系具体的知识巩固强化,就能事半功倍。希望能对历史教师和学生有所启发和帮助。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学人批评指正。

(一)朝代的更迭

春秋时期主要的诸侯国以及春秋五霸,可以将之概括为这么一段顺口溜:

燕蓟北,晋山西,卫宋河南鲁齐东;

齐桓晋文成霸业,楚庄宋襄秦穆公;

吴王阖闾越勾践,东周天子一场空。

其中五霸在历史上的两种不同的说法需要给学生做说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相关的史料进行判断。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可以简单的归纳这么几句顺口溜:

魏蜀吴,继东汉,西晋统一卅六年;

匈奴鲜卑羯氐羌,五胡十六国中原乱;

北魏崛起定中原,

东西魏分裂,北齐周承传;

东晋偏安江南,宋齐梁陈南朝传;

隋文代周成一统,定河山。

这样就把三国鼎立,东汉、西晋、隋的统一以及南北朝的对峙,北朝和南朝中各个朝代的先后次序排列出来。教师在授课时结合教材进行讲解,学生记忆非常深刻。五代十国在教材中属于阅读课,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可以结合教材中所给的《五代十国后期形势图》以及其他资料,归纳为这么两段顺口溜,帮助学生学习。

南唐南北汉前后蜀,吴闽吴越南平楚。(十国)

后梁朱温后唐李,后晋石敬瑭儿皇帝。

后汉四年传二帝,后周郭威柴荣立。(五代)

赵匡胤兵变陈桥驿,

灭南唐南汉和后蜀,与西夏大辽相对峙。

辽宋夏金元时期朝代更迭的史实,我将之归纳为如下几句歌谣:

辽与五代夏宋峙,金灭宋辽把南宋欺,

西夏金南宋先后灭,大元蒙古归统一。

清朝十二代帝王在教材中没有做详细介绍,但在日常的影视作品和中外近现代史的学习中经常会涉及到。所以有必要把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专题片中介绍和绅身世时的一段话抄录给学生:

天天顺,康雍乾,嘉道咸,同光宣(摘自阎崇年教授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要求学生结合〈现代汉语词典〉附录的〈历史朝代纪年表〉进行记忆。

(二)中国古代史各阶段的文化成就

春秋时期文化的代表成就可以简单的这么记为:

老孔孙,《道德》《春秋》及书诗;

九九表,彗星两至日月食。

学生根据课文叙述和常识能够判断出“书”指〈尚书〉、“诗”指〈诗经〉,都是孔子组织整理的古代典籍;“彗星”指哈雷慧星,“两至”指冬至和夏至。这些都是春秋时期人们积累的文化成就。

战国时期的文化成就可以记为这么四句顺口溜:

甘石扁鹊和《内经》,儒墨道法百家鸣。

鲁班屈原楚辞体,编钟铜壶艺术精。

秦汉文化博大精深,学生学习起来感觉很不好记,可以归纳为这么一段文字,要求学生每天读几遍,几天下来,学生就能烂熟于心了。

《九章算术》周髀经,王充唯物著《论衡》;

蔡伦改进造纸术,兵马俑镇始皇陵;

华佗五禽麻沸散,《伤寒杂病》张仲景;

纪传《史记》《汉书》编,民歌汉赋乃天成;

张衡浑天、地动仪,抵抗匈奴修长城。“

〈汉书〉编”指班固编写的编年体断代史史书。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自然科学成就和文学艺术成果,不妨归纳为这么一段诗歌:

《齐民要术》贾思勰,大同云冈龙门洛;

范缜唯物论《神灭》,法显《佛国记》民歌;

道教葛洪陶弘景,裴秀郦道元地理精;

《禹贡地域图》《水经注》,山川风貌文采通;

刘徽祖冲之圆周率,〈洛赋〉〈女史箴〉顾恺之;

建安三曹又七子,苍凉充实有生气;

田园陶、山水谢、鲍照拟,

南〈采桑〉北〈敕勒〉〈木兰辞〉;

蔡邑钟繇隶化楷,书圣羲之〈兰亭序〉。

这里为了谐音和琅琅上口,有些知识作了简化处理。但学生在学习了这节教材后,是能够准确理解记忆的。“〈洛赋〉”指〈洛神赋图〉、“〈女史箴〉”图都是东晋画家顾恺之的画作。〈采桑度〉、〈敕勒歌〉〈木兰辞〉是南北朝时期分别在南北方地区流传的民歌。

隋唐时期的艺术成就,可以把它概括成四句:

欧询虞南楮遂良,颜柳怀素草圣张;

隋展唐阎吴道子,《秦王破阵乐》霓裳。

学生据此歌谣就能判断出初唐大书法家欧阳询和虞世南;中唐的颜真卿、柳公权和张旭;隋代的展子虔、唐代的阎立本;以及唐玄宗编制的〈霓裳羽衣舞〉。

隋唐时期的医学成就,可以概括四句歌谣:

高宗国编《唐本草》,《千金》药王孙思邈;

元丹贡布吐蕃医,《四部医典》有高招。

“国编”指唐政府组织编修的医书,〈千金〉指〈千金方〉。

隋唐时期文化的其他方面可以概括为八个字,

即:建(筑)天(天文学)雕(塑)窟(石窟艺术)、诗文画书。

具体解释就是这么几句话:

李春营造赵州桥,《大衍》子午僧一行;

诗文画书莫高窟,雕版印刷唐《金刚》。

“《大衍》”指〈大衍历〉,是僧一行主持编定的历法,“子午”指僧一行负责领导测量的子午线;“唐《金刚》”是868年唐代刊刻的〈金刚经〉卷子。

宋元时期的文化可以简单记为两句顺口溜:

理学《通鉴》两大家,三发明诗词曲话;

“《通鉴》”指司马光主持编修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两大家”指沈括和郭守敬,“三发明”是火药、指南针和造纸术;“曲”指元曲,包括元杂剧和散曲;“话”指世俗话本,是宋元时期商品经济和城镇发展的产物。

明清时期古典科技巨著按照教材的叙述,就可以直接连缀成四句歌谣:

徐光启《农政全书》,李时珍《本草纲目》;

正江源《霞客游记》,宋应星《天工开物》。

“正江源”是说徐霞客在他的游记中记录了“金沙江是长江的正源、沅江和澜沧江是分别入海的”这样的文字,纠正了时人的一些错误看法。

明清的思想家和文学成就,可以尝试着编录了这么一段文字:

顾炎武,《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

李贽,黄宗羲,反对君主倡民主;

明清之际王夫之,否定理学崇唯物。

明清文学:

罗《三国》、施《水浒》,吴承恩著《西游记》;

曹《红楼》、蒲《聊斋》,《儒林外史》吴敬梓。

(三)经济发展的成就

在学习建国后一五计划期间的建设成就这一部分内容时,把其中的主要知识点简化为“一桥二铁三藏三基”,配合教材中的图示,加以讲解,学生就很容易的掌握贯通京汉粤汉南北铁路的武汉长江大桥;把西南地区、东南地区纳入全国铁路网的宝成铁路鹰厦铁路;加强了西藏地区与内地联系的康藏青藏新藏公路;以及东北的三个重工业基地。学生记忆的非常牢固。

隋唐手工业成就可以归纳为四句顺口溜:

宋亳吴越宣益扬,邸店柜坊又胡商;

邢白越青唐三彩,洪船宣益好纸张。

当然,教学实际中,教师如果一味的依赖歌谣或顺口溜,也有很多局限之处。为了谐音易于记忆,有些知识点就必然要概括要生搬硬套。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把相关知识展开做详细讲解。学生在理解掌握后再配以歌谣作辅助,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否则缺乏知识的整体性,会把系统的知识搞得支离破碎。教师在教学的实践中一定要根据教学的实际和学生的学习状况灵活调整和运用,一定要以教材为主,避免误入歧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