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傍晚,在西安市高新区嘉会坊广场,一场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超燃快闪活动震撼上演,通过一场创意十足的快闪歌舞SHOW,秀出了西安高新区生活垃圾分类的缤纷色彩。

西安市垃圾分类工作通知(西安高新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快闪公益行活动)(1)

垃圾分类 美丽高新

助力“十四运 ” 垃圾分类版大碗宽面燃爆高新

为助力迎接“十四运”,营造群众喜闻乐见的垃圾分类宣传氛围,提高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普及率、投放率,强化垃圾分类宣传效果。高新区首次以“快闪”形式的垃圾分类举行宣传活动。此次活动中的垃圾分类宣传曲改编自“网红歌曲”《大碗宽面》,歌词不仅体现了垃圾分类的有关知识,还融入了高新区时尚、科技、活力的元素,更有高新区都市之门、高新七小、中大国际高新店、延平门地铁站等快闪分会场同步启动。

在嘉会坊活动现场,垃圾分类鼓舞秀、高新一小的学生带来的儿童原创歌曲《垃圾分类第一课》等创意节目精彩纷呈,为垃圾分类公益活动输送了新鲜的血液。在歌曲舞蹈即将结束时40余名高新垃圾分类啄木鸟志愿者及高新区城管局执法队员手举展牌,拼出“参与垃圾分类 共建首善高新”的口号,一起唱响高新区生活垃圾分类理念,倡导广大市民群众积极关注并参与垃圾分类。活动现场吸引了众多群众围观,大家纷纷拿起手机进行拍摄,引发了巨大的网络传播效应。

西安市垃圾分类工作通知(西安高新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快闪公益行活动)(2)

垃圾分类鼓舞秀、高新一小《垃圾分类第一课》

“《垃圾分类版大碗宽面》这首歌旋律朗朗上口,能够让大家主动产生了解的兴趣。同时,我们也可以借助这一机会,把高新区垃圾分类的决心、理念以及形象一起传播出去。”活动主办方西安高新区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自2017年5月,西安市政府印发《西安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三年行动方案》以来,高新区投入了很大精力进行生活垃圾分类宣传,为了让公众对垃圾分类形成比较深刻的认识,我们萌生了以音乐、MV等文艺作品为载体进行垃圾分类宣传的想法。”

据了解,2019年4月,西安高新区管委会印发《高新区2019年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高新区生活垃圾分类正式进入强制实施阶段。基于此,高新区城市管理局通过开展创意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制作特色的垃圾分类主题曲,配合现场快闪等一系列形式多样的线下活动,强化垃圾分类概念宣传,强化居民投放行为引导,变“要我分”为“我要分”。截止2020年7月,高新区累计开展各类垃圾分类主题宣传活动50余场,进社区、进单位、实地调研等活动230余场,入户宣传90000余次,印制投放指南5万张,宣传海报40万张,宣传页150万张,发放分类垃圾袋550万余个。

2020年是西安市接受国家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城市检验的国考时刻,又是喜迎十四运的关键之年。高新区通过出台相关制度规范、加大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培训、加快配套设施建设、强制公共机构垃圾分类、开展分类示范点创建、加快配套设施建设等举措,全力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取得扎实成效。全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范围不断扩展,垃圾分类知晓率和参与度得到进一步提高,生活垃圾分类提升及示范片区建设工作已全面展开。

“高新区嘉会坊在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创建的过程中,通过成立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强化生活垃圾分类业务培训,开展形式多样的线下宣传活动,发放垃圾分类宣传手册,讲解垃圾分类知识、上门发放宣传单等方式,来提升人们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我们分层、分类、分批对50余家物业部门开展了生活垃圾分类的培训,入户宣传涉及200余家商户,7月底高新区垃圾分类宣教中心嘉会坊站也将正式与群众见面,届时创意有趣的宣传展品一经亮相,一定能让群众眼前一亮。”高新区嘉会坊垃圾分类专员李璐表示。

垃圾分类高新模式 共建共享美好生活

2020年6月,西安高新区城市管理局组织召开高新区上半年生活垃圾分类联席会暨2019年垃圾分类工作表彰大会。并根据2020年3月印发的《高新区2020年垃圾分类整治方案》,从全区各组织机构配合、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立、资源回收利用率提升、示范片区创建、垃圾分类执法检查升级等五大方面切入,制定了高新区垃圾分类标准化链条。形成全区各部门密切配合、各镇街全面摸排的垃圾分类工作模式,建立起“资源回收单位—资源回收服务点—分拣中心”的资源回收网络,最终达成各镇街积极创建垃圾分类示范区的良好局面。

为圆满完成国家及西安市生活垃圾分类考核目标,高新区形成了1、2、3、4、5垃圾分类高新模式,目前高新区184个居民小区,70个公共机构、学校等区域均已100%配备四分类投放设施,形成垃圾分类全覆盖。(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西安市垃圾分类工作通知(西安高新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快闪公益行活动)(3)

参与垃圾分类 共建首善高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