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价交换更适合当下的境况(笔记)(1)

只有优秀的人,才能得到有用的社交。

等价交换更适合当下的境况(笔记)(2)

那年我一个人来到北京,带着父亲跟我说的一句话:多交朋友。

于是,上大学时,我酷爱社交,参加了三个社团,只要有活动,都会去打个酱油。我乐意留别人的电话,曾几何时,我把留存的别人电话的数量当成炫耀的资本。

我待人热情,对人诚恳,却总是被忽略。他们只有在想找打杂的人时,才会想到这个社团里还有一个我。那段时间,虽然很多场合都有我的存在,但我永远不是核心,别人也不太愿意跟我交朋友。

这个故事没完。

几年后,我已经是一名英语老师,深夜接到了一个电话,正是几年前的那位老师打来的。

他笑嘻嘻地跟我寒暄了两句,很快就聊到了正题,竟然是找我介绍靠谱的英语老师,希望私下能给他的孩子上一节课。

那段时间,我每天都在上课,白天劳累困顿,晚上晕头转向,加上想到过去的种种,于是我只是搪塞了一句,改天我看看,就匆匆挂了电话。

当然,我什么也没帮他。

后来我忽然想到这件事,为什么我没有帮他,或者说,很久以前,他为什么不肯帮助我?

答案很简单,除去彼此的感情,能让对方帮自己的根本条件,是你能提供等价的回报。换句话说,过去我是个学生,没法给他提供等价的回报;而之后我不需要入党,他也没法给我提供等价的回报。

而且,我们的感情基础是零。

事实很冷,但这是事实。

我们总是去参加社交活动,却不知道,很多社交活动其实并没有什么用,看似留了别人电话,却在需要帮助的时候,仅仅是白打了一通电话。

因为我们不够优秀。

很残忍,但谁愿意帮助一个不优秀的人呢?

等价交换更适合当下的境况(笔记)(3)

曾有个朋友跟我说,自己参加了不少社交活动,朋友也不少,但为什么会感觉越来越孤单,直到今天,很多事情都无人帮助她,她很难过。

我问她,社交场上,别人一般怎么介绍你?

她说,我的朋友,小白。

我说,一般怎么介绍那些优秀的人?

她说,独立撰稿人、主播、导演、教授……某某某。

我说,所以你懂了,如果你自己不强大,那些社交活动其实没有什么用。只有等价的交换,才能得到合理的帮助。

所以,在你还没有足够强大足够优秀的时候,先别花太多宝贵的时间去交际,先花点时间读读书提升一下专业技能。我们都有过参加一个聚会却发现无话可说甚至不知道该做些什么的经历,因为,那个群体,不属于你。

要知道,只有优秀的人,才能得到有用的社交。

几个月后,小白参与录制的一档电视栏目很受欢迎。现在她依旧喜欢参加社交活动,她告诉我,如今甚至有些人每天都和她分享一些文字,还有些是之前不喜欢理她的人。

一个当红作家曾经给我说过一个故事,他成名之前,给一个很大的报社投过稿,可是,多次发稿,都石沉大海。

一年后,他的书大卖,那家报社的创办人竟然亲自来找他约稿。

如今他们关系很好,因为一个需要卖书,一个需要发有质量的文字。有人说他和这家报社的关系好,他只说了一句话:

等价的交换,才有了等价的友谊。

别觉得世界残酷,这就是游戏规则,别急着痛苦这世界冰冷冷的像一块铁,请看完我的文字。

等价交换更适合当下的境况(笔记)(4)

我在北京打拼的第一年,一无所有,可每周都会有一个朋友来看我,给我送吃的,那哥们儿叫东,是我最好的朋友。

他曾经说,无论你是谁,你是我兄弟。

后来我有点名气了,他依旧跟我说,别以为你是谁,你就是我兄弟。

这种人,被称为真朋友,他不适用于以上的规则。无论什么时候,他都愿意帮助你,无论你贫穷还是窝囊,因为你们共同经历过一些事情,他们总是不离不弃。你们的互相帮助,不用等价交换,只要感情平等,就好。

这种人不用多,在这个浮夸的世界里,几个就好。

所以,放弃那些无用无效的社交,提升自己,才能让世界变得更大。同时,相信世界上美好的友情,存在于彼此内心深处,安静地守护着它们。

等价交换更适合当下的境况(笔记)(5)

等价交换更适合当下的境况(笔记)(6)

等价交换更适合当下的境况(笔记)(7)

等价交换更适合当下的境况(笔记)(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