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宋辽时期的历史,人们恐怕一下子就会想起“杨家将”英勇抗辽的故事,从而在脑海里勾勒出那战场上的厮杀。其实,辽宋曾经有一大段时间是结盟通好的,如此和平相处达百年。而连接百年通好的典型见证,就是途经古北口境内的一条沟通南北的驿道。
古北水镇
千年之前,也就是宋真宗景德年间(1004—1007 年),辽宋订立了“澶渊之盟”。盟约规定:宋真宗以辽萧太后为叔母,辽圣宗称宋真宗为兄;宋每年向辽输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两朝罢兵,各守旧界……从此,宋辽边界的纷争趋于和缓,人们终于可以停下来舒口气了。
回銮碑,辽宋“澶渊之盟”的见证。
“澶渊之盟”之后,由于社会相对安定,南北经济都得到了发展,辽宋之间也开始互派使者频繁往来,而古北口正是沟通南北两朝的交通纽带。
辽国南有深山峡谷,北有大漠戈壁。路途艰险遥远,为了方便双方使者来来往往,专门修建了驿道,每隔一段路程建有驿馆,供使者食宿。当时,从辽宋界河白沟(今河北省高碑店境内),经辽南京(今北京)、辽中京(今内蒙古宁城县境内),到辽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共建驿道 1800多里,沿途修筑驿馆 32 座。
辽帝四时捺钵场景还原。
那时辽帝一年四季都出巡打猎,称“四时捺钵”,故经常在捺钵地点接见宋使,因此宋使者不一定必须到辽上京,但从白沟到中京这段路程,却是绝大多数宋使的必经之路,也就意味着途经古北口的驿道是其必经之处。
宋人对当时驿路记载颇多,尤其是途经古北口的驿道,记载颇详,其大体内容如下:由顺州(今顺义)前行 70 里到达檀州(密云城),这里是辽驿道上的第八座驿馆,当时檀州为辽南京析津府下辖之州。从檀州前行 50 里,是驿道的第九座驿馆——金沟馆。宋使王曾《上契丹事》载:“将至馆,川原平旷,谓之金沟淀。”金沟淀和金沟馆今已淹没于密云水库中。
密云水库。摄影 / 魏铮
又从金沟馆前行 90 里到古北口,就到了驿路上的第十座驿馆古北口馆。宋使在古北口有一个必去之处,就是“杨无敌祠”。杨无敌即人们熟知的抗辽英雄杨业,他不仅在中原受到崇敬,在“辽邦”也享有崇高威望,辽人甚至为其立庙祭祀。当年苏辙过此,曾写下《过杨无敌庙》一诗,流芳至今。
古北水镇复建的杨令公祠
根据以上史料,我们可知,途经古北口的驿道是当时宋辽使者必走的重要通道,我们之所以不厌其烦地描述这条道路的情景,是想说明,辽宋两朝为了把草原与燕京连为一气,是花费了不少心血的。这条道路的选择也十分合理,以致直到今天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如果我们翻开现在的地图,就会惊讶地发现,这条路线与现代的公路线相合,尤其是北京至古北口的一段,除金沟馆已陷入水库外,其余部分皆与京承公路南段相合。这条道路使本来山水相隔难以往来的南北两地通行无阻,通过这条路线,草原人民、内地人民互通有无,双方的经济、文化迅速传播,使古北口为咽喉的道路交通成为一个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供图 / 视觉中国
从“澶渊之盟”到辽末,包括古北口在内的驿路使用了 120 多年。双方使者你来我往,从未间断,期间上演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古北大地作为历史的证人在无声地诉说。
剽悍、狂放、豪迈的契丹人在初期还在刻意用异域文明来抵挡中原文明,但走上古北桥头不久,他们就开始感觉精工细作的美肴的确比马血羊肠好吃得多。他们逐渐习惯了锦衣华车与繁文缛节,逐渐忘记了大草原的粗豪,忘记了大草原的雄浑,他们扔掉了喝马奶酒的大碗,换上了春江花月夜的小玉杯开始吟诗作对,最终在文化上成为中华的一部分。
供图 / 密云区委宣传部
历史的趋势就是这样,是不可抗拒的融合,这种融合不动刀兵,不动声色,也许就从简单的交往、从日常饮食开始,以濡化的方式,渗入生活,就像一滴水融入另一滴水,一股水融入另一股水一样,无痕无迹,却默默地、悄悄地汇聚、壮大。
- END -
撰文丨李东明
编辑丨宋鹏飞
原文取自《风物中国志·密云》有增减、改动
图书《风物中国志·密云》
本文未署名图片来源于"IC photo"或"图虫创意",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公司、组织、个人未经IC photo或图虫创意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