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台海网

音乐剧《我的遗愿清单》来厦巡演,其中一位演员是地道的厦门人

台海网11月24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女生不是喜欢暖男吗?“也不能24小时都暖吧?这可是厦门,这么暖和,这都几月了……”这个“厦门梗”引发观众爆笑。昨天下午,音乐剧《我的遗愿清单》巡演第二次来到厦门,在沧江剧院赢得满堂喝彩,厦门观众把积蓄已久的热情送给了两位音乐剧演员——张智涵和俊。在演出间隙,他们接受了本报记者独家专访。

厦门歌仔戏团全部(音乐剧我的遗愿清单来厦巡演)(1)

厦门歌仔戏团全部(音乐剧我的遗愿清单来厦巡演)(2)

■只有两名演员的音乐剧,其中穿黑色外套的是厦门人张智涵。 沧江剧院供图

用充满青春活力的形式 思考如何面对人生结局

《我的遗愿清单》全剧只有两位演员。对于这部开篇就预告主角死亡结局的音乐剧,两人却一致认为“未必不是一个快乐结局”。

“观看这部音乐剧很轻松。”俊说,哪怕是第一次看音乐剧的观众,也很容易被带入故事和演出中。尤其是演员和观众的互动、演员的即兴发挥和方言梗,会带给观众惊喜。“方言梗让观众觉得亲切,我们巡演到不同城市,都会询问当地工作人员,在剧场合成时加入本地人熟悉的俚语或口头禅等。”

张智涵说,虽然舞台风格是青春有活力的,但这是一个关于时间和生命的故事,年长的观众会有不同的理解。俊说,对于这部小剧场音乐剧来说,能给观众带来“如何面对人生结局”这样的思考已足够了。

新闻专业毕业选择音乐剧 因为“想做某件事”

张智涵是土生土长的厦门人,在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剧专业硕士毕业后,成为优秀的音乐剧演员。昨天,他特意用厦门话串词,地道的乡音激发了现场热烈气氛。

对热爱音乐剧的年轻人,他分享了自己的工作经验:“多听多看,开拓视野。你知道什么是好的、是需要去学的,就朝那个方向去努力,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很重要。”

俊毕业于浙江大学新闻系,但却选择了当音乐剧演员。他说:“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方面,你想做某件事,就是因为某个方面被激发了。其实天赋是一种你自己相信的东西,至于台词等基本功,就看你付出了多少、愿不愿意去付出。”

音乐剧发展要注重原创 现阶段都还在尝试

前不久,张智涵刚结束新国风原创音乐剧《南唐后主》的演出,俊则即将投入原创音乐剧《再见Echo》的工作。作为中国音乐剧的主力,他们对这个行业充满信心。

张智涵说:“现在有很多人开始做原创剧目,比如我刚演出完的《南唐后主》,是制作方的第二部新国风音乐剧,从第一部《悟空》到第二部《南唐》,有很大进步。中国原创音乐剧肯定越做越有经验,但现在还无法给它一个具体的定义,我们都还在尝试。”

俊认为中国音乐剧要往前走,必须注重原创:“原创对创作者的要求更高。现阶段大家对音乐剧的理解各有不同,包括音乐、故事和戏剧的配合,是有规律的。我曾参演过的迪士尼音乐剧,就有非常细致的一套规矩,从假发到服装到定妆,甚至是每个道具的摆放,细节到每一个部分。中国音乐剧需要更多专业的、有经验的、热爱这个行业的人投入创作。” (记者 林晓云 通讯员 戴嫣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