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树木村庄
有这样一则故事:
愚人到朋友家做客。朋友烧菜款待。愚人觉得菜的味道太淡。朋友立刻在菜里加上一些盐。愚人吃了后,感觉菜肴十分美味。愚人自言自语道:“原来菜的味道好,是因为有了盐的缘故。”
回家后,母亲已经备好饭菜。愚人问母亲:“有盐吗?”母亲拿出盐,儿子却只吃盐不吃饭菜。母亲说:“怎么可以这样?”愚人说:“天下美味皆在盐中。”
愚人吃盐不停,直到口味败坏。
凡事均有度,过犹不及。
干任何事情,恰到好处时美妙无比,一旦过头就会走向反面。
真理再向前跨越一步,就变成了谬误。
曾经有人说过,人生的智慧不过六个字:懂分寸,知进退。
懂分寸,犹如做菜,如果火候把握不好,很可能将菜炒煳或者炒不熟。正所谓“工不到,事不成;气不匀,饭不熟。”
懂分寸,犹如做人,如果把握不好分寸,很可能给自己带来不少麻烦。正所谓“言不慎身败名裂,语不慎全军覆没。”
做事懂得分寸的人,一般都是深谙中庸之道的人,他们懂得话该怎么说,人该怎么做,事该怎么办。
做事不懂分寸的人,一般都是思想不够深邃的人,他们做事毛手毛脚,做人不谙世事,说话不着边际。
人生的成败兴衰,浓淡缓急,无不在把握分寸中见分晓。
处世中,懂得分寸的人,既懂得如何很好地表现自己,又不让他人感到反感,总是能够把一个最好的自己呈现在别人面前。
交往时,懂得分寸的人,既能严于律己又能宽以待人,既善交人又不失自我,总能以从容自如的姿态周旋于来来往往之中。
做人有分寸,还要知进退。
唐朝隐峰和马祖都是著名的禅师。
一次,隐峰禅师推车运经书,恰巧马祖禅师正伸着脚在狭窄的过道上休息。隐峰禅师请他把脚缩回去,马祖禅师却说:“我向来只伸不缩。”
隐峰禅师不甘示弱地说:“我向来只进不退。”
二人争执不下,谁也不肯让步。
隐峰禅师有事在身,不顾一切推车向前,结果辗伤了马祖禅师的脚。
马祖禅师手里拎着斧头,召集众人登堂讲法:“刚才是谁辗伤了我的脚?站出来,我要砍掉他的脑袋!”
隐峰禅师毫不畏惧地伸出了脖子。马祖禅师见状却放下了斧头,心平气和地说:“你对自己的前途毫不犹豫,大千世界可任你行走。”
隐峰禅师听到这话就缩回脖子,向马祖禅师顶礼跪拜,然后弯腰退下。
马祖禅师看到这里,再次称赞道:“能进能退,乃真正法器。”
其实,人生进退很简单:
进,倚仗平日累积的成果;退,悔于不曾努力的自己!
《左传》说:“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军之善政也。”
过之易冒进,胆大妄为;
不及易退缩,无所作为。
审时度势,量力而行,方能进退自如,趋利避害。
怎样进,怎样退,是一种手段。进退之间,彰显的是智慧。
何时进,何时退,是一种分寸。进退之时,修炼的是心性。
人生路上有陷阱,如何拿捏分寸、把握火候,是一门学问,应不断练就与人交往的洞察力。
生命绽放有风雨,如何选择进退、趋利避害,是一种艺术,应不断练就为人处世的预见力。
冒进或保守,都是不懂分寸,不知进退的一种表现。
冒失或鲁莽,都是不善拿捏,不善取舍的一种表现。
人贵有自知之明,审时度势,分寸把握得当,进退掌控有度,才是真正的人生智慧。
人亦有自惭形秽,揆情度理,轻重控制适度,快慢驾驭恰当,才是处世的最高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