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控?其实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很多人不知不觉就成为了智能控对于我而言,电子产品有种不可抗拒的魔力,从自己手里有小金库开始,钱包就被这些毒物侵略着其实智能这个词定义很广泛,所有智能的实现都需要基于电子设备,所以个人觉得智能设备是电子设备的一个升华作为智能控,我偏向于冷门,喜欢去发掘小众的东西,这样玩起来更有新鲜感我也喜欢老货,很多时候老产品会比现在的产品做工品质要更加到位,经过了时间的沉淀,这些老货更有味道,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智能控跟傻控的区别?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智能控跟傻控的区别(我被智能控的那些年)

智能控跟傻控的区别

智能控?其实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很多人不知不觉就成为了智能控。对于我而言,电子产品有种不可抗拒的魔力,从自己手里有小金库开始,钱包就被这些毒物侵略着。其实智能这个词定义很广泛,所有智能的实现都需要基于电子设备,所以个人觉得智能设备是电子设备的一个升华。作为智能控,我偏向于冷门,喜欢去发掘小众的东西,这样玩起来更有新鲜感。我也喜欢老货,很多时候老产品会比现在的产品做工品质要更加到位,经过了时间的沉淀,这些老货更有味道。

【IPOD 音乐播放器】

首先,我的第一台ipod。那个时候只是一个高中生,ipod当时也比较冷门,没有太多人知道,在拥有这台ipod之前买过两三款MP3,但当我看见别人用ipod的时候非常好奇。可以说ipod与当时主流的MP3相比根本就不像是个MP3,不管是以现在的还是当时的审美角度来说ipod都算不上亮眼,而且当时的售价比普通MP3也贵了不少,但我还是没能抵抗住诱惑入手了。

*在MP3容量还在以MB为单位的时候,ipod已经率先进入了以GB为单位的时代。但以GB为单位的大容量其实也就是加了一块小型机械硬盘,缺陷就是牺牲了便携性,机身比一般的MP3要笨重很多,而且不抗摔,机械硬盘抗震能力差也是众所周知的。

*当时是电子产品操控基本上都是基于按键,但ipod开创了触摸 按键的操作方式,当时来说相当带感。

*音质出众,声音还原度高。

*做工精良,用料考究,金属抛光后盖,很亮眼,官方还支持刻字(当时刻字很流行)。

*以GB为单位的大容量其实也就是加了一块小型机械硬盘,缺陷就是牺牲了便携性,机身比一般的MP3要笨重很多,而且不抗摔,机械硬盘抗震能力差

也是众所周知的。

*触摸 按键操作实际体验不是很好,不是特别精准。

*金属抛光后盖容易磨花,当时发过邮件给官方,结果得到的回复是:为了给客户更好的个性化体验,让每台ipod都与众不同。。。

*系统不稳定,经常死机。

*传歌不方便,只能通过iTunes传,直接拖进去识别不到。

总体来说ipod的出现还是给那个时代带来了新的活力,虽然缺陷还是不少,价格也很高,甚至很多人那时候还不知道apple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但当我出国留学后我才发现ipod在国外已经是那么流行。。。

【IPOD NANO3 音乐播放器】

买nano 3是因为习惯了ipod的操作,而且体积一下子缩小了这么多,怎能不下手,虽然是个小黑胖子。

*便携性提高了不少,很轻,很薄。

*触控灵敏度提升了不少。

*机身一半面积被屏幕占据,看起来很爽,而且显示效果很棒。

*正面磨砂材质手感很好。

*还是金属抛光后盖不耐磨。

*虽然有显示屏但支持的视频格式太少,转格式比较麻烦。

【森海塞尔PX100 耳机】

购入森海塞尔PX100的原因是买了ipod nano 3代想配一个炫酷的耳机,买ipod nano 3代的原因是习惯了ipod的操作,看重它的便携性。我承认,当时没有考虑其他的问题只是单纯的看重PX100的外观设计。

*外观靓丽,设计独特,方便收纳。

*细节做工到位,用料考究,金属关节,经久耐用。

*跟头部贴合度高,佩戴舒适。

*三音比较均衡,而低音则稍有侧重,平衡且细致的声线,适合所有类型的音乐。

*1.4米的耳机线显得有点长了,听歌的时候不是很方便,容易拉扯造成耳机线的损耗。

智能手机的出现,可以说是时代进入智能化的第一步,对于之前热爱玩手机的我当然不会错过,摩托罗拉v998,v3,三星t108,松下GD86,诺基亚n70,n95等经典机型全都没有放过,只是因为一开始接受不了触控所以没有选择买iPhone。

【HTC G2】

我的第一台智能手机是HTC G2,其实当时我更喜欢G1,因为G1带有全键盘,而且侧滑设计比较新颖,但最终在小伙伴们的怂恿下买了G2。

*hTC特色轨迹球,实操体验不错,既是轨迹球又是呼吸灯,设计得很漂亮。

*正面话筒部分微微翘起,通话时跟面部贴合比较好。

*塑料外壳配合钢琴烤漆,外观非常漂亮。

*我买的是移动定制版,wifi功能被阉割了,好在硬件跟原版是一样的,刷个ROM就可以用了。

*实际操作时电容屏用起来不太跟手。

*塑料外壳不耐磨,烤漆后盖比较滑手,容易掉落。

*机身太轻,没什么质感。

【Motorola Milestone】

moto当年的翻身之作,当年靠着这款机器moto在手机市场上着实风光了一阵。个人认为是迄今为止做得最漂亮的全键盘手机之一。

优点:

*屏幕显示效果好,色彩丰富。

*侧滑键盘设计新颖,加上侧滑键盘机身厚度也控制得刚刚好,没有厚重感。

*金属磨砂后盖,上手握感很好。

缺点:

*众所周知的漂移屏,屏幕设计有缺陷,基本上10个用户有8个换过屏幕。

*发热较为严重,跟金属后盖导热有一定的关系。

*侧滑键盘滑出次数过多容易松动。

*屏幕灵敏度过高,通话时脸大的孩子容易误触到挂断键挂机。

【iPhone 4】

iPhone 4是我第一款觉得外观好看的iPhone,大家熟悉得不能再熟悉得机型,外观设计在当时来说确实是与众不同。

优点:

*独特双镜面设计,金属边框,质感优秀。

*硬件优化出色,IOS系统运行流畅,使用体验佳。

*拍照效果出众。

缺点:

*指纹收集器,双镜面容易占指纹。

*机身过于密封,散热性能差。

*IOS系统闭源,软件资源有限。

【Palm Pixi 点金石】

Palm Pixi是我最早接触的支持无线充电的全键盘智能手机,跟iPhone第一代同一时期的产品。

优点:

*搭配点金石和专用后盖可以通过电磁共振实现无线充电。

*做工精良,外观亮眼。

*web os系统流畅度高。

缺点:

*无线充电技术不成熟,充电过程中机身发热严重,一段时间后会导致屏幕失灵。

*全键盘按键设计太小,操作不方便。

*web os系统过于小众,软件资源太少。

【kobo touch电纸书】

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普及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电子阅读,但长时间阅读会对用户的眼睛带来一定的伤害。另外,还有这样一些爱读书的用户比较喜欢纸质书籍的感觉,在这样的背景下,电纸书诞生了。原谅我又选择了小众的kobo touch而不是kindle。

优点:

*电子水墨屏显示接近纸质效果,在强烈光线下也能轻松阅读。

*续航时间长,一般轻度阅读情况下使用一周以上无任何压力。

*做工精良,塑料磨砂材质,上手握感很棒,配合6寸屏单手握持使用也可以轻松阅读。

*可以安装第三方软件系统扩展性强。

*可以刷安卓系统并且双系统可以并存。

缺点:

优点:

缺点:

优点:

缺点:

优点:

缺点:

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