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鳖的寿命最长多少年(世界上最后的斑鳖姑娘)(1)

4月13日,苏州,一个90多岁老姑娘的离世牵动了世人的神经。

生前,它没有名字,只有一个来自种群的称呼:斑鳖。

90岁,对于最大年龄超过160岁的斑鳖来说,还是个可以叫姑娘的年纪。

我们就叫它斑鳖姑娘好了。

它离世的影响,就源于它可能是世界上最后的斑鳖姑娘——目前全球已知存活斑鳖仅剩三只:苏州动物园一只(雄性),越南两只(不知性别)。

这个种群已经面临灭顶之灾。

斑鳖的寿命最长多少年(世界上最后的斑鳖姑娘)(2)

斑鳖姑娘。图片来源@苏州日报

娘家:长沙

2019年是斑鳖姑娘从长沙迁园苏州的第11个年头。

作为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鳖,斑鳖背甲可长达1.5米,体重可达115公斤。

它们曾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钱塘江、太湖)和红河流域。

长沙,其实并不是它原本的生活地。

关于斑鳖姑娘的身世,民间流传着两种说法。

一说这只斑鳖1950年代捕自黄浦江,先是在烈士公园,后被移至长沙动物园。

另一说法则更为具体:1949年前,长沙一动物展团在苏州巡演期间发现了这只 " 巨鼋 ",斥资买下后将其参入动物展团。1956年 " 公私合营 ",动物展团与相关单位合并组建了长沙动物园," 巨鼋 " 自此在长沙动物园定居。

斑鳖的寿命最长多少年(世界上最后的斑鳖姑娘)(3)

2016年4月7日,中外动物专家和饲养员

将苏州动物园池塘内的斑鳖姑娘抬上岸,

以便进行人工授精繁殖。(图/新华社)

2008年,作为当时全世界已发现的唯一雌性斑鳖,在长沙生活了半个世纪的斑鳖姑娘“远嫁”苏州与苏州动物园另一只老斑鳖联姻。

临危“得名”

与恐龙一样,斑鳖来自遥远的中生代。

与它们的存在时间比起来,斑鳖这个名字1873年才出现(也称斯氏鳖或黄斑巨鳖),并于1987年才在分类学界得到确认。

斑鳖姑娘“得名”斑鳖,还要晚得多。

2006年9月19日,由农业部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办公室、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中国动物园协会主办的斑鳖保护合作交流研讨会在苏州召开。

当时,在世界范围内存活的斑鳖个体有5只。其中,苏州动物园1只、西园寺2只(“方方”于2007年8月死亡)、上海动物园1只、越南还剑湖1只(2016年1月死亡)。

然而,就在这一年的12月16日,上海动物园的雌性斑鳖死亡。在当时尚存的4只斑鳖个体中,仅有西园寺中的“圆圆”为雌性。只是,“圆圆”已多年未曾露面,生死未知。

刚启动的斑鳖联合繁育工作一时陷入僵局。

2007年初,长沙动物园内的“斑鼋”被鉴定后更名,为联合繁育工作带来新的希望。

斑鳖的寿命最长多少年(世界上最后的斑鳖姑娘)(4)

2015年5月6日,在苏州动物园拍摄的斑鳖姑娘。

“不仅是斑鳖,而且还是雌性,每年都有产卵”。WCS两栖爬行动物项目协调员吕顺清教授用“振奋”两字形容当时的心境。

自2006年第一次斑鳖保护研讨会开始,作为项目协调方,WCS直接参与了其后9年间斑鳖联合繁育所有重要活动。

也许是水土不服吧

2008年5月5日,斑鳖姑娘远嫁到苏州;

5月7日,斑鳖姑娘与游进洞房的苏州斑鳖帅哥近距离接触;

5月10日,斑鳖姑娘与斑鳖帅哥零距离接触,疑似交配;

5月12日,斑鳖夫妻 " 圆房 ";

6月底,斑鳖姑娘产蛋18枚。

这是一段让国内外斑鳖保护领域专家兴奋的日子。

当时长沙动物园还派兽医杨俊龙驻扎苏州,与苏州动物园饲养员一起喂养斑鳖。

杨俊龙介绍,后来,斑鳖姑娘一口气产下100多枚蛋,但最终无一孵出幼仔。

斑鳖的寿命最长多少年(世界上最后的斑鳖姑娘)(5)

2016年4月7日,苏州动物园池塘内的雄性斑鳖。

事后,专家分析,两只斑鳖相处的时间太短,交配可能没有成功。也有专家说,两只斑鳖交配可能成功了,但没有形成受精卵。

杨俊龙说,斑鳖姑娘在苏州一直友好相处,只是很少看到它们有交配的行为。

斑鳖姑娘下蛋并不是什么稀罕事。

长沙生态动物园高级工程师马再玉说,斑鳖姑娘在长沙动物园生活了50多年,每年夏天都会产下两大菜碗蛋,蛋呈雪白色,有乒乓球大小。

此前由于没有交配,斑鳖姑娘产下的都是无精蛋,无法孵化出小斑鳖。

" 即便斑鳖成功交配了,也不一定能马上产下受精蛋。" 马再玉说,龟鳖类动物繁殖上有一个特点,雄性动物的精子进入雌性体内,可存活5到8年,也就是说,只要一次交配成功,在未来5到8年,斑鳖姑娘都有可能下蛋孵崽。

至于为何远嫁苏州一直未孕,马再玉风趣地说,也许是水土不服吧,许多动物都选择适合自己生存环境圆房。

最后的办法:人工受精

2016年6月1日,搬迁至苏州上方山森林公园的苏州动物园正式开园。

在位于苏州古城娄门内的动物园老园区,斑鳖是唯一未搬迁的动物。

在即将入夏的阳光中,斑鳖夫妻迎来它们一年中最为惬意的时光,活动量、采食量都有增加。

午间时分,浮出水面的斑鳖夫妻,缓慢泅游。长时间,它们则半淹于浅水中保持静止的姿势。间或,被淹在水下的鳖头会抬头呼吸。伴随着吐气,会有小股水柱从鳖口中喷吐而出。而后是张嘴掀鼻吸气,10-15秒钟后鳖首又沉没于水中……偶尔,斑鳖也会上岸,匍匐于阳光下的小岛,四肢伸展、脖颈高企……像是在张望远处的风景。

“斑鳖是变温动物,它们需要用这样的方式来控制自己的体温,阳光中的紫外线还可以帮助它们杀灭病菌。”吕顺清解释斑鳖的晒背行为。

除了阳光,洁净的水体、领地、食物,以及水边沙地,都是斑鳖栖息繁衍的必需。

斑鳖的寿命最长多少年(世界上最后的斑鳖姑娘)(6)

2015年5月6日,苏州动物园,中外动物专家对斑鳖姑娘进行人工授精。(新华社)

居留苏州8年,斑鳖姑娘似已适应当地的水土,体重略有增加。

作为繁殖力正处旺盛期的雌鳖,它十分尽职:每年都产卵2-4窝,年产卵总量介于100-200枚之间。

只是,不论是先前6年的自然交配,还是自2015年开始的人工授精,都没有受精卵的出现。

斑鳖的寿命最长多少年(世界上最后的斑鳖姑娘)(7)

2016年4月7日,中外专家再次为斑鳖夫妻进行人工授精繁殖(新华社)

2019年4月12日,由国际专家组成的团队,与苏州动物园员工一起,在苏州动物园对斑鳖夫妇进行了第五次采精和人工授精工作。

在正式采精和授精之前,专家团队对两只斑鳖进行了理化指标和超声波健康检查,发现它们健康状况良好。

与过去的四次人工授精活动相似,人工授精过程顺利,没有出现复杂情况。

悲伤的是,虽然经过24小时的抢救,斑鳖没有苏醒过来且不幸死亡。

专家团队采集了卵巢组织并保存到液氮中,以备未来使用。

动物园表示,课题组商定组建由国内外专家组成的尸检团队,以查明死因。

斑鳖的寿命最长多少年(世界上最后的斑鳖姑娘)(8)

斑鳖的寿命最长多少年(世界上最后的斑鳖姑娘)(9)

潇湘晨报此前对斑鳖姑娘的报道

以下,是潇湘晨报·湖湘地理2016年和WCS两栖爬行动物项目协调员吕顺清进行一次对话:

斑鳖的寿命最长多少年(世界上最后的斑鳖姑娘)(10)

“物种的有害是相对的,物种的有益是绝对的”

H:湖湘地理

L:吕顺清(WCS两栖爬行动物项目协调员,黄山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

1

有关斑鳖繁育

无法克隆,也不能体外受精

8年来没有受精卵出现,

繁育第一步是先获得受精卵

H:在斑鳖联合繁育过程中,WCS具体的分工是什么?

L:WCS最早主持召开了斑鳖保护研讨会(2006年,苏州),发起并协调斑鳖保护项目的开展。2007年,作为合作者之一,与长沙动物园、苏州动物园、龟鳖生存联盟(TSA)共同开展了斑鳖人工繁育项目,并在随后的数年时间里,一直作为协调方和直接参与方,参加了本项目的所有重要活动(包括3次人工授精)。

H:雌鳖产卵在即。是不是产卵后,我们即可确认有无受精卵?按正常孵化过程,从受精卵至幼鳖出世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L:从斑鳖近缘种的受精卵情况,我们可以类推斑鳖卵是否受精。因此,雌性斑鳖产卵后,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判断有无受精卵。另外,更可靠的办法是经过一段时间孵化,检查卵是否有发育。鳖类受精卵的发育过程,从一个多月到两个多月不等。

H:人工授精自去年开始,在此之前,我们更多倚重的是斑鳖的自然交配。想知道,这一繁育策略转换的背景是什么?

L:自然交配长期不能成功,是促成繁育策略转换的重要因素。现在看来,转换是必要的。

H:有报道称,在雌鳖迁园后的第二年即有受精卵的出现,但一直未能成功孵化。报道指称,未能成功孵化的原因可能在于雌鳖的摄入营养不全导致的卵壳过薄,也有可能是由于雄鳖的精子活性不够。而我们的人工授精,已从去年的泄殖腔转移至今年的输卵管,联合繁育工作的重点似乎还是着力于提高受精卵的数量和比例。不知道,自雌鳖迁园至今年,受精卵在数量、比例上有无变化?据您的观察,受精卵未能成功孵化的原因现在看起来可能是什么?

L:经Geraldkuchling博士(TSA专家,澳大利亚西部大学龟鳖繁殖学教授)检测,8年来没有受精卵出现。因此,我们的第一步当然是获得受精卵!

H:大家都希望有好的结果出现。但按最坏打算,如果人工授精仍无突破性进展,联合繁育小组还有可能采取哪些技术手段?

L:据我所知,人工授精是目前我国拯救斑鳖最有效的手段了。由于斑鳖是卵生动物,限于技术等原因,斑鳖的繁育还不能进行体外授精,也无法采取克隆的方式。

2

关于物种保护

如果人类不帮助,斑鳖肯定灭绝

任何物种一旦灭绝,

其所在的食物链甚至生态系统也可能崩溃

H:对于斑鳖,我们有过长时间不识庐山真面目的伤痛过往。想了解的是,鼋这一物种目前的留存现状。相对于斑鳖,不知道它们是否有着更好或更坏的命运?

L:鼋在我国的前景也堪忧,不过在东南亚的境况要好一些。特别是泰国、柬埔寨等国,都进行过人工孵化、将幼鼋放归的活动,很成功。

H:斑鳖算是我国两爬类极濒危物种的代表。作为WCS两爬类项目协调员,你怎么评价我国两爬类物种的生存现状?

L:我国绝大部分两栖爬行动物物种的野外种群数量都在下降,甚至快速下降,很多物种都处于易危、濒危甚至极度濒危的状态。栖息地减少和质量下降、人类过度利用是最主要的两个因素。

H:扬子鳄算是人工干预、成功复壮的幸运物种。据您了解,在国际范围内还有哪些成功或不成功的案例?

L:扬子鳄还不能说成功复壮,毕竟野外数量还不足200只。中国成功的例子有海南坡鹿、朱鹮、大熊猫、藏羚羊等等。国际上,美国的密西西比鳄、印度的老虎都算是比较成功的例子。另外,巴布亚新几内亚对湾鳄的可持续利用方式也值得称赞。

H:有关两爬类物种保护,斑鳖保种的难点、意义在哪里?

L:生态学上有一个最小可生存种群的概念,即一个物种的种群数量小于某一个值,那么这个物种就无法自然繁殖壮大,最后只能灭绝。但人工繁殖有可能拯救这类物种。比如朱鹮,最少时只有7只。目前经过人工繁育,数量已有上千只了。毫无疑问,如果人类不帮助,斑鳖肯定灭绝。任何物种都是经过长期进化形成的、经过艰苦的生存竞争才在生态系统中占有了一席之地。任何物种一旦灭绝,其所携带的海量的生物学信息(比如基因信息等)都随之消失,其所在的食物链甚至生态系统也可能崩溃,这不但对地球、而且对人类都是巨大的损失。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说“物种的有害是相对的,物种的有益是绝对的”!

H: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而言,我们除了关注斑鳖能否成功繁育,还有哪些工作很重要但又是我们长时间忽视的?

L:我们国家有长长的重点保护动物、植物名录,那些物种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没得到足够重视和有效保护,何况没有列入名单的呢?就两栖爬行动物来说,凡是有一定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基本上都存在过度利用问题。我们的眼光只盯住那些明星动物(大鲵、扬子鳄、斑鳖、鳄蜥等等),而忽略了其他大部分物种。

来源:潇湘晨报(xxcbwx)综合姑苏晚报、中科院之声

记者:马金辉、斯茅庚

更多新闻

斑鳖的寿命最长多少年(世界上最后的斑鳖姑娘)(11)

益阳父亲将4岁女儿遗忘车内一天致死亡,这事儿幼儿园该负责吗?

斑鳖的寿命最长多少年(世界上最后的斑鳖姑娘)(12)

胆太大!楼盘销售人员为业务量伪造教育局文件!

斑鳖的寿命最长多少年(世界上最后的斑鳖姑娘)(13)

一张图告了十来家湖南企业:图片维权江湖的是与非

斑鳖的寿命最长多少年(世界上最后的斑鳖姑娘)(14)

斑鳖的寿命最长多少年(世界上最后的斑鳖姑娘)(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