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送心]

说起中国历史上最为分裂、最为混乱的时代,莫过于魏晋之后的南北朝

而提起南北朝,总计160年的时间里,不仅南北割据,国家林立,朝代更替频繁,各国皇帝更是如走马灯一般的快速更换

但有一个帝王,却备受瞩目,通过他的文治武功,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孝文帝是冯太后的继承者吗(魏孝文帝临死之际)(1)

孝文帝雕像

他就是北魏的明星皇帝,魏孝文帝

原名拓跋宏,改汉姓后,又名元宏。

公元499年4月25日,在南征北还途中的谷塘原,已处于弥留之际的魏孝文帝,将六弟彭城王元勰叫到身边,下了口谕。

朕命不久矣,依朕口谕即刻赐死皇后冯氏!

孝文帝是冯太后的继承者吗(魏孝文帝临死之际)(2)

冯皇后影视形象

次日,魏孝文帝病逝,年仅三十三岁。

魏孝文帝在临死之际,连太子继位一事都没来得及交代,唯一的遗诏,竟然是赐死冯皇后,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如此重视此事。

以魏孝文帝杀伐果断的性格,完全可以在活着的时候,自行处理,为何偏偏在垂死之际,才做出决定,真正原因究竟又是什么?

关于此事,正史野史,均众说纷纭。

时至今日,才拨开历史迷雾,终于揭开了尘封一千多年的真相

魏孝文帝的帝王上位与后宫风云

魏孝文帝拓跋宏,是魏献文帝拓跋弘长子,生母为李氏。

其父献文帝长期受制于冯太后,只是名义上的皇帝,或许想效法太后的做法,以太上皇的身份,通过控制儿子来行使皇权

孝文帝是冯太后的继承者吗(魏孝文帝临死之际)(3)

献文帝影视形象

所以,在拓跋宏3岁时,就将其立为太子。

5岁时,就将帝位禅让给了年幼的儿子。

生母李氏只被赐予了“夫人”的名号,在北魏后宫中,算是低阶的嫔妃。

在拓跋宏被立为太子后,本可以“母凭子贵”,却不料立太子之时,也就是李夫人的死期。

在北魏朝廷中,有个不容破除的规矩,就是:太子之母,须死

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避免太子之母与后戚专权。

5岁继位的拓跋宏,史称魏孝文帝,年号太和。

孝文帝是冯太后的继承者吗(魏孝文帝临死之际)(4)

5岁继位的拓跋宏

他同样没有摆脱父亲的命运,刚继位时,实际的权力仍旧控制在自己的祖母冯太后手中

但退位后的魏献文帝,常以皇父的身份不断插手朝中事务,与冯太后开始了争夺皇权的明争暗斗。

卡在中间的魏孝文帝,只能任由摆布,根本没有任何话语权与决定权,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傀儡皇帝

随着献文帝对权力的介入越来越明显,冯太后终于忍无可忍,用计将献文帝毒死。

自此后,冯太后大权独揽,而魏孝文帝,则成了她的传声筒

孝文帝是冯太后的继承者吗(魏孝文帝临死之际)(5)

冯太后雕像

魏孝文帝就在这种环境下,一边隐忍、一边成长。

直到公元490年,也就是他继位后的第十四年,冯太后病逝,北魏的皇权才真正回归到魏孝文帝手中

这一年,他二十三岁

正是从这一年开始,利用不过十年的时间,魏孝文帝启动了足以令他留名青史的多项重大改革,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推动整个北魏王朝鲜卑族的彻底汉化,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除了内部的各项改革外,魏孝文帝还是以武著称的皇帝。

独掌皇权之后,他多次率军南征北伐、开疆扩土,让北魏的国土不断向四面延展。

除了政治、文化与军事的卓越表现之外,魏孝文帝的后宫情史,也极富传奇色彩

孝文帝是冯太后的继承者吗(魏孝文帝临死之际)(6)

孝文帝

作为皇帝,在没有正式大婚与选妃之前,他就对一名地位低下的林氏宫女产生了感情,并很快诞下一子,名“元恂”。

对于他与林氏宫女的关系,冯太后是极力阻止与反对的,直到皇子出生,才不得不选择默认。

冯太后知道魏孝文帝与林氏宫女感情深厚,但她绝不会允许林氏被魏孝文帝扶上皇后之位,于是,很快便下诏为魏孝文帝选妃立后。

并先后将自己家族中任当朝太师的冯熙的两个女儿,冯润与冯清姐妹纳入宫中

孝文帝是冯太后的继承者吗(魏孝文帝临死之际)(7)

冯氏女影视形象

当场指定妹妹冯清为魏孝文帝皇后,姐姐冯润则册立为贵妃

这样一来,就彻底断了魏孝文帝立林氏为后之路。

接着,冯太后又利用北魏后宫的律则,让魏孝文帝立元恂为太子,这样一来,按例,作为太子亲母的林氏,将被赐死。

从而以绝后患,完全斩断魏孝文帝与林氏的关系。

对于太后的这个决定,魏孝文帝陷入两难之中。

对林氏而言,身为母亲,她愿意为儿子的前程牺牲自己的性命,所以,她一再恳求魏孝文帝不要拒绝冯太后的安排。

孝文帝是冯太后的继承者吗(魏孝文帝临死之际)(8)

孝文帝

但是,作为对林氏感情深厚的魏孝文帝,立元恂为太子,则意味着他将完全失去林氏。

最终,在冯太后的威压与林氏的恳求下,魏孝文帝还是选择了妥协。

而他一生中最执着的一次感情,就这样以“子立母死”画上了一个悲情的结局

在这种心境下,魏孝文帝根本无法与皇后冯清产生感情,而此时,善解人意的冯润则趁虚而入,一步步走入魏孝文帝的内心

而冯太后心目中的皇后只能是冯清,当她发现魏孝文帝的心思全面姐姐冯润身上,而冯润又百般图谋上位之时,就以安排其出宫养病的名义,将冯润送出了皇宫

活在冯太后控制与阴影下的魏孝文帝,再一次地选择了隐忍。

孝文帝是冯太后的继承者吗(魏孝文帝临死之际)(9)

孝文帝

直到冯太后驾崩,魏孝文帝终于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的时候,他马上将冯润接回宫里,废了冯清的皇后之位,并册立冯润为皇后

这样一来,在北魏孝文帝的后宫中,就出现了两任姐妹皇后的曲折变局,颇有戏剧性。

而久别重逢的魏孝文帝与冯润,更是恩爱有加。冯润不仅如愿登上皇后之位,而且也成了魏孝文帝的后宫专宠

历史传闻中皇后冯妙莲的宫闱之乱

关于魏孝文帝的第二任皇后冯润,又被后人称为冯妙莲,有一段广为人知的秽乱宫闱的传闻

冯润出宫养病期间,结识了一位叫高菩萨的医生。

高菩萨身材高大、长相英俊,再加上有意勾引,被冷落在宫外的冯妙莲终究还是耐不住寂寞,投入了高菩萨的怀抱,过了一段郎情妾意的甜蜜日子。

孝文帝是冯太后的继承者吗(魏孝文帝临死之际)(10)

高菩萨和冯妙莲影视形象

可好景不长,一直对她念念不忘的魏孝文帝,在皇权独揽之后,很快便命人将冯妙莲接回宫里。

虽有魏孝文帝的百般宠幸,并将她立为皇后,但冯妙莲仍对高菩萨念念不忘,一直寻找与宫外情人相聚相守的机会。

冯妙莲坐上皇后之位一段时间后,通过强势的手段,很快就完全掌控了后宫。

而此时的魏孝文帝,因北魏四面受敌,再加上他开疆扩土的野心,常年在外四处征战,很少回宫。

冯妙莲觉得时机来了。

孝文帝是冯太后的继承者吗(魏孝文帝临死之际)(11)

孝文帝和冯妙莲影视形象

她虽不便出宫与高菩萨幽会,但可以凭借她的权力把外面的情人弄进宫来。

于是,高菩萨在冯妙莲的操作下,以太监的身份被召入宫,而且被分配到皇后身边做了随侍太监。

因为冯妙莲的皇后身份,上面又没有太后管着,她便是后宫之主,而魏孝文帝又长年不在宫中,她与高菩萨的秘密,理应可以做到严不透风。

但恃宠而骄的冯妙莲,却心血来潮地做了一件出格的事

只因她的同母胞弟看上了魏孝文帝的六妹彭城公主,竟然设计毒死了驸马刘承绪,然后威逼彭城公主嫁给自己的弟弟。

这一下,却把最受魏孝文帝疼爱的彭城公主给惹恼了

孝文帝是冯太后的继承者吗(魏孝文帝临死之际)(12)

彭城公主影视形象

连夜带着几个随从,直接赶到战争的前线,连哭带闹地把冯妙莲给告了。

皇兄,你日日在外征战,皇后却在宫内私藏男宠,秽乱后宫。

彭城公主把自己的事情倾诉完之后,直接把冯妙莲的秘密一股脑地给抖搂了出来。

魏孝文帝一听,大为光火。

他没想到自己对冯妙莲如此宠爱,几乎是要风得风、要雨给雨,竟然背叛他,做出这种见不得人的事。

魏孝文帝安抚好彭城公主之后,马上派人回宫暗查,果然坐实了六妹的说法。

孝文帝是冯太后的继承者吗(魏孝文帝临死之际)(13)

但魏孝文帝并没有揭开此事,按照他一贯的风格,他选择了隐忍。

除了将高菩萨处死之外,并没有处罚冯妙莲,依旧还保留着她的皇后之位

只是到了临死之际,才突然想起来,不能让一个背叛过她的失德女人继续在后宫掌权。

这才向自己的六弟元勰亲传口谕,命他在自己死后将冯妙莲赐死。

孝文帝是冯太后的继承者吗(魏孝文帝临死之际)(14)

冯妙莲被赐死

当然,关于冯妙莲秽乱后宫一事,也仅仅是传闻而已,真实的历史我们不得而知。

但依魏孝文帝的性格,如果真有其事,他不可能如此隐忍,冯妙莲早已死无葬身之地了。

魏孝文帝对于皇后冯润杀或不杀,什么时候杀,其实背后有更多更深层的原因

为何临死前才下诏赐死皇后冯润

前面提及,在北魏宫廷,有一个惯例,或者说规矩,就是“子贵母死”。

这个说的是,当皇子被立为太子时,亲生母亲要被赐死。

但魏孝文帝最后立的太子为元恪,并非皇后冯润所生

而冯润本身也没有子嗣。

这种情况下,冯润身为皇后,根本没有被赐死的必要,也不符合北魏宫廷的惯例

那么,魏孝文帝为何临死前要杀了皇后呢?

孝文帝是冯太后的继承者吗(魏孝文帝临死之际)(15)

按照皇室最安全的布局,在新皇登基后,有一个皇后依托背后的势力对新皇帝进行辅佐,可以利用皇后外戚的力量,对朝廷中的权臣形成制衡。

这是一个最理想的后宫与朝廷之间的博弈安排。

那么,魏孝文帝为何会放弃这种选择,甘冒太子元恪登基后无外戚可依靠的风险。

仅仅是因为传闻中的冯皇后出轨之事吗?

显然不是。

太子元恪的生母出身一般,这点魏孝文帝是最清楚不过的。

元恪继位后,他身后并没有强大的外戚势力可以依靠。

孝文帝是冯太后的继承者吗(魏孝文帝临死之际)(16)

元恪影视形象

如果保留皇后冯润,而她又甘愿借用家族力量辅佐元恪,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但魏孝文帝太过了解冯家,也非常了解皇后冯润的性格

特别是她对自己六妹彭城公主的肆意妄为,令他对皇后彻底放弃了希望。

而他的祖母冯太后在他登基上,整整控制了十七年的皇权,这是前车之鉴,他不能再让元恪重蹈覆辙

之所以要赐死皇后冯润,就是担心她会变成第二个冯太后。

如果说,对于魏孝文帝而言,因为他五岁即登大宝,由冯太后把持朝政还说得过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正是冯太后对皇权的控制,保住了他的皇位。

孝文帝是冯太后的继承者吗(魏孝文帝临死之际)(17)

但元恪不一样,因为,此时的太子年满十七岁,在当时而言,已经算是成年,有足够的能力自行主持朝政,背后不再需要另一个冯太后。

关键这个冯太后,又是出生在势力强大的冯家。

一旦,冯家内外联合,元恪的结局,要么成为傀儡皇帝,要么被冯家废掉

权衡再三,临终时的魏孝文帝,即便没有皇后冯润出轨之事,也不可能再把她留下。

有人或许会说,既然如此,魏孝文帝为何不早点把皇后废掉或赐死?

魏孝文帝病危时,才刚满三十三岁。

孝文帝是冯太后的继承者吗(魏孝文帝临死之际)(18)

孝文帝雕像

在那个年代,这个年纪虽谈不上年轻,但也算是年富力强的时候。

他没有想到自己会这么早亡。

在他身体正常,还可以有效行使皇权的时候,他没必要杀了冯皇后。只要他在,冯皇后也好、冯家也罢,对他构不成任何的威胁。随随便便处死一个皇后,于情于理于法,都说不过去。

而且,杀了皇后,自然也就得罪了冯家的势力。聪明异常的魏孝文帝必然不会做这种鱼死网破的事情

但如果他死了,情况是变了。他就得考虑太子元恪的皇权与皇位安全。

此时,他即便冒着得罪冯家的风险,也不能承受他无法掌控的未知风险。

所以,在安排六弟元勰赐死冯皇后的同时,他也做了其他的布局。

一是,削弱冯家势力,并进行控制

二是,诏命六弟全力辅佐太子元恪

这样一来,外戚干政的风险被化解为零。

而以六弟元勰的势力协助元恪来制衡朝中权臣。

在魏孝文帝死后,局势也确实朝着他设想的方向发展。

太子元恪顺利登基大宝,即魏宣武帝,稳稳当当地做了十六年的皇帝

孝文帝是冯太后的继承者吗(魏孝文帝临死之际)(19)

宣武帝

结语

在封建王朝中,看似富贵繁华的宫廷内部,歌舞升平之上,却处处都是权谋与争斗。

特别是人人觊觎的皇权争斗,更是惨烈。

为了权力,可以兄弟反目、骨肉相残。

作为被历史上极为推崇与褒赞的魏孝文帝,在英名与“孝文之治”的盛世之下,也同样充满着阴谋与血腥。

他的亲生母亲,只是因为自己的儿子被立为太子,便被剥夺了生存的权力

而他的第一个儿子,即太子元恂,只是因为一个意图谋反的罪名,便死在自己父亲的手里

皇后冯润,一度曾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最终仍因为对自己恩爱非常的夫君的政治与皇权考虑,也未能逃脱被赐死的结局

借用鲁迅先生文章里的一句话,翻开封建王朝历史,其中满满地写着的都是“吃人”二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