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2/23年度全球花生产量恢复进度较为缓慢,花生油和花生粕库销比回落我国花生主要进口国出口不变,主要花生油进口国出口供应增加有限,花生产量增速不及消费增速,花生油和花生粕消费增速大于产量增速,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更多花生种植产业动态及种植技术?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更多花生种植产业动态及种植技术(预期花生种植收缩)

更多花生种植产业动态及种植技术

摘要

22/23年度全球花生产量恢复进度较为缓慢,花生油和花生粕库销比回落。我国花生主要进口国出口不变,主要花生油进口国出口供应增加有限,花生产量增速不及消费增速,花生油和花生粕消费增速大于产量增速。

目前基层花生余量不多,到货量较少,交易量零星,大部分油厂停机,个别油厂停机不停收,花生较高压榨利润下收购意愿较强,现货未跟随盘面大幅回调,现货基差走强。

根据卓创调研,预估山东花生种植面积将减少30%左右,预估河北花生种植面积减少20-30%。根据我的农产品调研,河南地区花生种植面积减少20%-30%左右,2020年河南、山东和河北地区总产量占全国的54%。

前期国内阶段性疫情下,居家做饭为主,外出就餐减少,出现囤货现象一定程度利多花生油消费,尽管目前是花生油消费淡季,但是受花生成本支撑,价格并未跟随豆油大幅回落。此前国内豆粕价格走高,花生粕替代豆粕,尤其是之前大豆到港不足的时候,且花生粕蛋白含量高,花生粕走货顺畅,价格偏强于豆粕。

从去年油厂收购延迟,今年年初需求不振,花生价格低迷,叠加国外产地减产,今年花生进口减少。在俄乌局势升级以及国内疫情严峻前,花生油消费偏弱,今年花生油进口量也不及去年,但是出口增多。

正文

01 高位回落

1-2月中旬,震荡偏弱:花生旧作需求不佳,尽管供应比2021年同期减少,但是预估需求减幅更多,市场也预期进口花生将会到港增多。

2月底至3月初,大幅上涨: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恢复不佳,维持低库存,印尼执行DPO和最高30%的DMO政策,限制出口。俄乌局势升级,葵油出口供应中断。

3月初到4月中下旬,冲高回落:俄乌局势缓和预期,印尼取消了DMO政策,不再限制出口,开启下跌。

4月底到5月下旬,回调后继续上扬:但是由于印尼国内散油价格未有效控制,4月底禁止棕榈油多个产品出口。国内进口花生到港数量不及预期,市场担忧新作花生种植面积减少,最终减产。预期印尼取消出口禁令,劳动节后盘面高开后回落,5月中旬印尼取消,此时市场已经交易预期,盘面跌幅有限,而后印尼实施新的DMO政策,出口额度和国内销售比例要求是5比1,但是出口审批到发放速度较慢,出口数量有限,叠加原油走强,盘面再度上涨。

5月底到现在,大幅下跌:由于印尼国内库存压力较大,原料端棕榈果和毛棕榈油价格下跌较多,政府将要加速出口,叠加宏观预期加息影响下,大幅回调。

02 国内外花生供需基本概况

USDA6月报告中下调21/22年度全球花生产量3万吨至5022万吨,出口下调26万吨至463万吨,压榨上调20万吨至2006万吨,库存下调56万吨至433万吨,库消比下调至8.53%。

预估22/23年度全球花生增产65万吨至5087万吨,出口增加5万吨至468万吨,总消费增加12万吨至5090万吨,食用消费增加8万吨至3080万吨,压榨消费增加4万吨至2010万吨,由于期初库存低,最终期末库存减少至430万吨,库销比从8.53%减少至8.45%。

22/23年度全球花生压榨消费增速继续放缓,减少至0.20%。食用消费增速也减少至0.26%。压榨消费增速低于食用消费增速。21/22年度全球花生产量增速触底至0.10%,远不及19/20年度的3.09%和20/21年度的4.39%,尽管22/23年度全球花生产量增速虽然恢复至1.29%,但是偏低,全球花生产量恢复进程较为缓慢。

22/23年度塞内加尔增产2.2万吨至170万吨,出口维持在47.5万吨,消费增加3.5万吨至127万吨,库存减少至50.7万吨,库销比从32%减少至29%。

22/23年度苏丹花生增产14.5万吨至250万吨,出口维持在50万吨,消费减少12.8万吨至200万吨,库存维持在60万吨, 库销比从22.83%上调至24%。

22/23年度美国花生减产5.8万吨至284万吨,出口增加1.6万吨至56.7万吨,消费增加9.8万吨至233.2万吨,库存减少至104.9万吨,库销比从38%减少至36%。

塞内加尔、苏丹和美国是我国花生主要进口国,22/23年度出口供应增幅有限。

预估22/23年度中国花生增产10万吨至1830万吨,出口维持在45万吨,进口增加10万吨至110万吨,压榨维持在1030万吨,食用消费增加15万吨至750万吨,饲料用量小幅增加至115万吨。总供应量增加20万吨至1940万吨,总消费量增加20万吨至1895万吨,供需结余45万吨,与21/22年度持平。

我国花生产量增速自21/22年度的2.7%不断放缓至22/23年度的0.55%。压榨增速从最高的19/20年度的7.58%不断放缓至22/23年度的0%。总消费增速在21/22年度跌入负值(-0.84%),之后反弹至22/23年度的1.07%。食用消费增速在21/22年度降幅较大,减幅为2.56%,22/23年度反弹至2.04%,22/23年度中国花生产量增速仅仅略高于压榨增速,不及总消费增速。

22/23年度全球花生油增产10万吨至652万吨,但是消费增加30万吨至652万吨,库存维持在33万吨,库销比减少至4.76%。花生粕增产1.7万吨至800.8万吨,消费增加4.6万吨至799.1万吨,库销比从0.38%回落至0.34%。

22/23年度印度花生油增产1.7万吨至129万吨,出口增加1.5万吨至11万吨,库销比从17.51%增加至17.81%。巴西花生油增产0.9万吨至11.1万吨,出口增加1万吨至10.5万吨,库销比从4.00%增加至4.55%。

22/23年阿根廷花生油减产1.2万吨至7万吨,出口减少0.5万吨至7.5万吨,库销比从21.69%减少至12.82%。印度、巴西和阿根廷是我国花生油主要进口国,22/23年度出口供应未有太大变化。

22/23年度中国花生油产量维持在329.6万吨,进口增加10万吨至30万吨,出口维持在1万吨,食用消费预计增加10万吨至358.6万吨。因消费结构转变,导致21/22年度花生油消费减少,22/23年度恢复。

22/23年度中国花生粕产量维持在412万吨,进口增加1万吨至9万吨,国内消费增加1万吨至421万吨,我国花生粕需求逐年增多。

近几年中国花生油和花生粕产量增速逐步放缓,21/22年度花生粕消费增速不减反增,主要原因还是替代国内高价的豆粕,尤其是在禽料中。

但是21/22年度花生油消费增速跌入负值,-2.27%,油脂消费结构 转变以及此前较高的渠道库存是导致 21/22 年度花生油消费转差的原因。

22/23年度,中国花生油消费复苏,消费增速大于产量增速。尽管花生粕消费增速回落,但是仍然高于产量增速。

截至6月27日花生主力较6月初下跌7%至9558元/吨,青岛地区油料米现货均价持稳于8600元/吨。油料米现货基差从6月初的PK2210-1770走强至PK2210-960。山东地区主流油厂收购油料米价格在8400-8900元/吨。进口米较国产米有价格优势,塞内加尔进口花生米到港价8600-8700元/吨,苏丹精米报价9000-9100元/吨。

此前花生油和花生粕价格上涨后,花生压榨利润保持较高水平。

截至6月24日,由于近期花生油价格跟随内盘油脂回落,花生压榨利润减少至510元/吨,榨利仍然可观。

样本企业花生压榨开机率下滑至27.6%,低于去年同期,油厂到货量处于较低水平,大部分工厂已停机,个别油厂停机不停收.

产区余量有限,预计基层余量为3%-5%,小贩零星收购花生,多数贸易商、筛选厂处于休市阶段,受产区通货减少的原因,收购价格较为稳定。东北产区仍维持购销僵持局面,挺价意愿较强,河南产区局部地区零星上货,山东产区整体已经收尾。目前来看市场正处消费淡季,国内各大市场均反应走货迟缓,产区报价缺乏交易量配合,鲁花各厂维持 正常收购,到货量有限,收购意愿良好,继续支撑国内花生行情。

截至6月24日,样本企业花生库存连续减少至7.29万吨,略高于去年同期的6万吨。

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22年5月进口未去壳花生1.25万吨,高于4月的0.86万吨,低于2021年同期的1.88万吨。1-5月累计进口未去壳花生4.21万吨,比2021年同期减少8.52万吨。5月进口去壳花生11.30万吨,高于4月的7.99万吨,低于2021年同期的18.98万吨。1-5月累计进口去壳花生24.82万吨,比2021年同期减少28.02万吨。

按照带壳花生进经过脱壳后70%的折算,2022年5月带壳折算 去壳花生进口12.17万吨,高于4月的8.59万吨,也低于2021年同期的20.29万吨。1-5月累计进口27.76万吨,比2021年同期减少33.98万吨。

截至6月27日,山东青岛一级花生油现货价格为17500元/吨,与5月底价格一致,6月中价格最高触及17800元/吨,但是受印尼出口加速和宏观预期加息影响,花生油现货价格跟随豆油下跌。一级大豆油现货价格为10780元/吨,低于5月底的12330元/吨。一级花生油和一级大豆油现货价差从5月底5170元/吨扩大至6720元/吨。

此前国内阶段性疫情导致居家做饭较多,减少外出就餐,再次囤货,一定程度上利多花生油消费。疫情控制住后,现在也是花生油的传统消费淡季,刚需采购为主,终端小包装销售缓慢,但是由于花生价格较为坚挺,受成本支撑,花生油相对于一级大豆油偏强。

由于油厂花生到货量减少,花生油库存持续下跌,截至6月24日,库存减少至4.31万吨,库存高于2021年同期的3.72万吨。

2022年5月我国进口花生油1.05万吨,高于4月的0.67万吨。1-5月累计进口4.9万吨,比2021年同期减少14.81万吨。2022年5月出口花生油0.099万吨,低于4月0.11万吨,1-5月累计出口0.51万吨,比2021年同期增加0.16万吨。

截至6月27日山东地区花生粕价格为4380元/吨,高于5月底的4300元/吨。豆粕价格为4000元/吨,低于5月底的4280元/吨。

整个6月期间,花生粕价格基本上一路上涨,而豆粕因为宏观预期加息影响,盘面和现货出现回调,花生粕价格相对偏强。豆粕和现货价差从5月初正30逐步缩小至6月底的-400左右。

花生压榨集中程度高,定价权更多的集中在油厂,而不是国内进口大豆压榨,定价权在国内。受花生价格支撑以及花生粕蛋白含量高于豆 粕,导致花生粕价格最近偏强于豆粕。

2022年5月进口花生粕1818吨,少于4月的3429吨,也少于2021年5月的2.325万吨,1-5月累计进口3.08万吨,高于2021年同期的2.8万吨,1-5月累计出口花生粕1353吨,高于2021年同期的328吨。

在过去30天,花生主产区河南、山东、河北地区气温偏高,东北地区略低于正常水平。但是山东及东北地区降雨偏多,河南地区偏少。

据我的农产品调研,河南南部花生主产区今年因为干旱,导致完成播种较往常推迟20天左右,最终会影响上市时间,因为玉米、大豆种植收益较高,且疫情影响外出劳动力返乡劳作,花生耕种相对繁琐,预计河南地区花生种植面积减少20%-30%。

未来一周,整体上花生主产区前期高温情况缓解,气温逐步接近正常水平,降雨也将改善河南地区干旱情况。

根据卓创调研,预估山东花生种植面积将减少30%左右,预估河北花生种植面积减少20-30%,2020年河南、山东和河北地区花生总产量占全国的54%。

03 展望

花生2210合约更多反应新作花生的供需基本面,旧作花生的影响逐步褪去,但是偏强的现货也一定影响市场情绪,尤其是河南地区新作播种偏晚,最终将推迟上市。尽管过去一个月主产区遭遇高温,但是大部分降雨一定程度缓解旱情,未来一周仍迎来降雨,高温情况有所改善,总体生长期天气尚可。但是在河南、山东和河北地区种植面积缩减情况下,天气问题将显得尤为敏感,最终是否减产,还是要看最终播种面积减幅和单产情况。

花生盘面还是会受到油脂影响,本周油脂尽管有所反弹,但是印尼DMO比例下调,出口加快,印尼国内棕榈果和毛棕榈油价格虽然反弹,最终出口价格还是比马来西亚便宜,短期将冲击现货和盘面,要维持到去年底库存,下半年印尼多出口200万吨棕榈油,短期内在无其他利多下,维持震荡偏弱。如果本轮印尼库存压力和宏观预期加息情绪释放完毕后,盘面向上趋势或更为明显一些,与国内豆油豆粕定价权在国外不同,花生有自身品种的独立性,关注天气状况,后期花生主力尝试逢低做多。

本文源自申银万国期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