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21日讯 日前,《2021年全省公共服务质量监测情况分析报告》公布,从全省公共服务质量检测结果看,日照市在公共交通领域以总体满意度90.89分的成绩,跃居全省第2位。

日照公路交通优化(跃居全省第二位)(1)

优化公交线网 在出行时间上做“减法”

日照公交现拥有139条线路,年运营里程达到6200万公里,运送乘客5820万人次,每天有近13.4万人次选择公交出行。电子站牌、移动支付、大站快车、大集专线、学生专线……夏日街头的一辆辆新能源公交车,代表着凉爽、舒适、安全、可靠,这正是“生活在日照就是幸福”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日照市不断优化公交线网结构,推进公交线路、站点、车辆“三个优化”,仅2021年就新开、优化线路23条,填补线网空白141公里,增加公交站点44处。从开通接驳高铁站等重点客运枢纽的公交线路,到填补高新区富阳路、滨州路等区域的线网空白,再到城市、城乡公交的便捷换乘,如今的日照公交服务已通达城市的大街小巷,确保了公共交通建设“不留白”,持续改善市民出行体验。当前,胶东经济圈一体化进程正不断提速,今年2月份,日照公交首次实现日照、青岛两市无缝换乘,在日照与青岛交界处设立了公交站点,接驳日照35路与青岛真情巴士902路公交,极大地方便了两地市民走亲、医疗、购物、旅游等,加速推进两地同城化,让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愈加充盈。

日照公路交通优化(跃居全省第二位)(2)

加快绿色发展 在节能减排上做“除法”

近年来,日照市着力打造“绿色公交”,新能源公交车辆占比不断提高,2021年,购置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辆105台,城市公交实现市区清洁能源、节能与新能源公交车比例100%,已经在城市“轰隆隆”运行了39年的柴油公交车,正式成为了“历史”。据了解,新采购车辆全部投入城市公交骨干线路运行,载客量提升5%,进一步提高了公交应对早晚高峰、旅游旺季的运营保障能力。车辆运行品质、主被动安全配置、便民设施配备均有进步,补齐了城市公交道路运输的“最后一块短板”。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在科技赋能上做“加法”

在“东夷小镇”公交站台,新型公交电子站牌安装有LED显示屏,一眼就可以看到车辆行驶到哪个站点。“有了电子站牌,可以清楚看到车辆的运行信息,等车的时候心里就有数了。”候车的市民王大爷说。公交电子站牌依托运营服务“一张网”,已实现公交运行位置实时显示、公交站台视频监控、视频播报、公交实时信息发布等功能。2021年,全市新建40处公交站点三级指示信息导向图,帮助乘客快速了解站台所在位置、停靠公交线路和周边信息,让公交站点成为矗立在城市中的“导航仪”。

科技赋能是城市交通管理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也成为日照公共交通发展的新思路,数据集成和可视化是日照智慧交通建设成果之一。在日照公交调度中心大屏幕上,公交车分布位置一目了然,工作人员轻轻点击某一辆车的图标,该车的运行线路、详细位置、行驶速度都呈现出来。

日照公路交通优化(跃居全省第二位)(3)

提升公交服务水平 在便民惠民上做“乘法”

“双语”报站覆盖城市公交全部72条线路;开通景区专线、加开接驳学校临时专线,增加节假日“高峰线”,今年“五一”期间共运行37479个班次,安全运送乘客67.86万人次;每年上线参加志愿服务人数近千余人次,服务时长达1700余小时;K1路践行“夜间高铁不到站,末班公交不发车”承诺,末班发车最晚一次到凌晨1:40……

数据背后,是日照公交从未忘记“国企姓党”的写照,依托400余名党员的日照公交,正以一个又一个务实行动,全力服务大局、护航民生,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2021年,公交K1路获评“十佳城市交通文明服务窗口”,被评为山东省公交行业2021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优秀企业。优质温馨的服务渐入人心,不但得到了广大市民的认可,更形成了一股社会潮流。

近期,日照交通能源发展集团组织开展了“假如我是一名乘客”文明服务百日竞赛活动,通过换位思考,把自己摆进去,做文明驾驶员,切实创新服务理念,丰富服务手段,深化服务内涵,提升服务水平。志愿服务队坚持开展文明乘车、安全宣讲等活动;冬至日组织到敬老院为老人们包水饺、陪过冬至,将温暖和关心送进老人们的心里,用实打实的真情让群众真切地感受到关怀与温暖。

闪电新闻记者 刘九省 日照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