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兔子泛滥成灾为什么不吃(养兔子不用笼子)(1)

如果你去英国的牧场,可能会看到这样不起眼的两个土堆。

你当时丝毫不会觉得有什么特殊之处,无非就是凸起的小土堆而已。

但是,如果告诉你,这可能是一千年以前英国人用来饲养兔子的“建筑”,你是否会吃惊?

是的!这样的土堆怎么养兔子?这土堆之下到底有怎样的结构?兔子不会逃走吗?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而实际上,这就是英格兰用来养兔子的枕墩。

在这些枕墩下面,存在多个与地面相通、通风良好的内室。

兔子在那里交配繁殖,生下后代。

之所以叫它枕墩,就是因为它的形状好似一个枕头。

有时候,这些兔子相互连通的通道也会用石头砌成。

此外,为了防止兔子逃跑,人们引入了“护城河”类似的结构。

澳大利亚兔子泛滥成灾为什么不吃(养兔子不用笼子)(2)

即在枕墩周围挖一条深渠,兔子无法跨越。

而实际上,一个枕墩对于兔子来说就是一个类似“孤岛”的结构。

兔子在岛上生息繁衍,最后等待人类来“收割”。

今天的我们认为兔子具有破坏性,几乎没有价值,尤其是对牧场和草原。

很多牧场主为了猎杀兔子,每年会花费不少钱来请人猎杀。

但是,与现代的声誉不同的是,中世纪的兔子是一种珍贵的动物。

兔子肉被认为是一种美味佳肴,而它的皮毛是昂贵白鼬的便宜替代品。

欧洲的兔子最初仅在欧洲西南部发现,比如西班牙,葡萄牙和法国西部。

在英国本土是没有兔子的,它是由罗马人于公元43年入侵后带入的。

此后,一千多年里,兔子并没有变得很普遍。

因为那时的英国气候似乎并不太适合兔子生长。

直到11世纪,兔子才变得司空见惯,而这一次则是由诺曼人大规模引入兔子有关。

而在接下来的五个世纪内,英格兰的几乎所有兔子都是由这些枕墩提供的。

澳大利亚兔子泛滥成灾为什么不吃(养兔子不用笼子)(3)

在14世纪初期,大饥荒袭击了英国,整个欧洲的农作物歉收。

正是这些兔子使人们得以饱食和生存。

而直到18世纪,兔子才开始被视为穷人的食物,因为那时这种动物已经在野外无处不在。

现在枕墩是一种过时的技术,并且这些结构中的大多数早已消失。

澳大利亚兔子泛滥成灾为什么不吃(养兔子不用笼子)(4)

但是仍然有数百个这样的特殊“结构”散布在整个英伦岛屿上,尤其是在布雷克兰兹和达特穆尔这样的干旱地区。

那里的土壤贫瘠,难以耕种,但适合挖洞。

而其中一些现已受到英国文化遗产的保护。

澳大利亚兔子泛滥成灾为什么不吃(养兔子不用笼子)(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