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人间霜霜降来临 白云生处有人家(1)

月亮印画《夜空彼岸の遇见》

中国的二十四节气——霜降

2017年10月23日 霜降:Frost′s descent

阴(月)历:二〇一七年九月初四周一

降霜青女月 送酒白衣人

语自(唐)杜審言《重九日宴江阴》

草木人间霜霜降来临 白云生处有人家(2)

月亮印画

民间的“霜降”

中国的二十四节气的霜降在古时候也有些传统的民俗,我们来看看吧!

每年的霜降时候正是秋菊盛开之时,许多地方会就此举行菊花会,若是在紫荆城,菊花会一般在天宁寺、陶然亭、龙爪槐等处举行。那时那地的菊花不仅丰富多种也多有珍贵的稀有菊在其中。像墨虎须、秋水芙蓉、金边大红、映日荷花、紫凤双叠等几百品种以上,它们有的数百盆一起,四面堆积成塔,便有个美丽的名字:九花塔。

北宋的苏轼有诗曰:“千树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有把早霜叫“菊花霜”的,课件此时的菊花盛开的美!还有一种小规模的菊花会,是在一些家中的庭院举办的。他们在霜降前采集百盆珍品菊花,架于广厦中,前轩后轾,依然也会搭建菊花塔,因为在菊花塔前会摆上好酒好菜,家人按照长幼,鞠躬作揖祭菊花神,然后在花下共饮赏菊。

草木人间霜霜降来临 白云生处有人家(3)

祈求吉祥

霜降这节气是每年秋后农业丰收的一大时候。

农谚曰:

“霜降到,无老少。”意思是此时田地里的庄家不论成熟与否,都可以收割了。

其实在清代以前,霜降节还有一种鲜为人知的风俗。在这一天,各地的教场演武厅列有隆重的收兵仪式。按古俗,每年的霜降是收兵之期,所以每年的霜降前夕,府、县的总兵和武官们都要全副武装,身穿盔甲,手持刀枪弓箭,由标兵开路,鼓乐做前导浩荡开启此仪式,以期拔除不详、祈天下太平。

“从天而降”的霜

霜降,字意是霜从天降。与此有关,古诗中出现霜时,常常也是用“降”的。现代的书籍上会说,霜降时候因太阳偏向南半球、天气寒冷、开始露结为霜。

他们说,古人不用科学的方式来解释“霜降”,所以用“降”。不过呢,小浣熊觉得这“降落之霜”的言语间,透露着一种美好的希冀,是一种诗画的美,所以在欣赏诗词曲赋时,也就无所谓物理原理了,但若上物理课时候,可得回答正确哟。

看,那汉代的张衡在《叹》中有诗句“繁霜降兮草木零”,唐代的王建诗云“霜降夕流清”,宋朝的叶梦有诗“霜降碧天静”等,都是在描绘一个“从天而降”的意思。只是一个字:美!

霜降之后,枫、黄栌树等在秋霜下,开始漫山遍野地变成如火的红黄色。像是外出登山、欣赏美景的美好时候,但要保护膝关节,切不可运动过量。因为膝关节在遇到寒冷刺激时,血管收缩,血液循环会变差,容易使疼痛加重,故在天冷时应注意保暖,必要时也可戴上护膝。老年人运动时,不宜做屈膝动作时间较长的运动,应该尽量减少膝关节的负重哦!

晓向高楼凝望

远树枝枝红酿

睡起眼朦胧,道是芙蓉初放

霜降,霜降

是丹枫江上

语自(清)黄琬璚《如梦令》

草木人间霜霜降来临 白云生处有人家(4)

忌无霜和秋冻

中国的江苏太仓地区,有忌讳霜降之日不见霜的说法,那谚语是:是“霜降无霜,来年吃糠”。是说,如果霜降没有霜,来年就怕要饥荒了。彝族古时的风俗还忌霜降用犁牛犁田,因为这样怕是将会导致草枯。

民间历来有句话说的:“春捂秋冻”

不过,霜降之时已进入深秋,已经不再“秋冻”了,因为霜降期间,昼夜温差很大,一旦有寒潮来袭,温差甚至可达10度之上!在寒冷的刺激下,人的植物神经功能容易发生紊乱,肠胃蠕动的规律也易被破坏。此外,霜降也是容易犯咳嗽的季节。因此,这个时节忌讳秋冻,一定要开始很注重保暖了哦!

草木人间霜霜降来临 白云生处有人家(5)

霜降吃柿子

霜降时节,食用坚果要适量。坚果不但营养丰富,而且美味可口,但在霜降开始,食用要适量,否则反而对身体不益。原因是,坚果中都有很高的热量,比如50g的瓜子就和一大碗米饭所含的热量相当,所以我们吃坚果不要过量,一般一天30g就是比较合适的。因为如果一次吃太多,消耗不完的热量会转化成脂肪储存在我们体内而导致肥胖

这时候也是柿子成熟的季节,此时食用些柿子可养脾胃,更有益于秋冬进补。吃柿子最好在饭后吃,小小的建议可以少吃柿子皮。尤其注意的是,不要空腹吃柿子,因为有说这样容易患胃柿石症。

有说,吃豌豆可以提高人的免疫力

民间有说,把豌豆与各种谷物食品混合搭配食用,是蛮科学的食用方法。

有种传统菜:

——豌豆菜饭

草木人间霜霜降来临 白云生处有人家(6)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语自(唐)杜牧:《 山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