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佛陀悉达多受人爱戴,这就会突然出现很多年轻人要出家追随佛陀,这样自己就能解脱。但是如果都出家,国家就没有活力,这让当地的商人十分焦虑,准备用恶毒的方法阻止这些人去当比丘,诬陷佛陀所做的事情都是骗人的迷惑众人的,然后开始为难比丘,只要见到比丘这些商人就会各种侮辱和谩骂,比丘们心里也十分痛苦,在一次挑衅中,婆多子比丘为了证明佛陀的真实而运用了神通,但是佛陀则认为神通不是用来展示的,因为人们看到了神通之后,就不会信仰正法,而是崇拜个人,置正法而不顾。所以悉达多强调如果比丘再出现了这种显示神通的情况就要自行脱离僧团,也不在是他的弟子。当然婆多子也是因为受不了众人对佛陀的侮辱,但是悉达多并不在意,重要的是引导众人学习正法。这里我们看到了悉达多的大度,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神通,但是不一定非要去证明自己,这样就让我们在生活中过得很模糊,我们不能总活在炫耀的生命里,迷惑了别人,也迷失了自己。

净饭王和王后还是担心着悉达多,因为他们已经很多年没有见到悉达多了。有的人认为悉达多毁了很多人的家庭,丈夫都去做了比丘,而且对悉达多一直都是辱骂,这里表现的是悉达多面对这么多的辱骂的反应就是不生气,不发火,这个是重中之重。他打比方的说,如果我们赠给邻居一份礼物,可是他拒绝接受,那这份礼物还是我们的。别人辱骂我们的话我们也拒绝接受,最终还是会归还给说话的人。因为辱骂是恶行,它不会得到回应,只能像回音一样,让恶语回荡在对方心中。就像人不能脱离他的影子,同样恶行也不会脱离做它的人,它们还会回来,加重自己的痛苦,悉达多面对恶语送给对方的都是祝福。悉达多说过,佛陀与老百姓没有任何不同,佛陀已经醒悟,老百姓也会有醒悟的那天。叶输陀罗换上都比丘尼的衣服也准备出家成为弃绝者,她要追随悉达多,因为分离的痛苦让她受尽折磨。净饭王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决定让车匿和宰相去把悉达多带回迦比罗卫。这时候的阿阇世要杀掉自己的父王,野心真的很大,他已经被权利和仇恨所迷惑。车匿和宰相见到了悉达多,整整七年没有相见,他们见到悉达多就像见到美好的光芒一样幸福,罗侯罗也一直在想念自己的父亲悉达多,他们与悉达多谈到了叶输陀罗的现状,悉达多回忆起以前曾经承诺过只要找到解脱之道便会回迦比罗卫。悉达多决定和车匿和宰相一起回迦比罗卫。

宰相看到悉达多的高深和慈祥也想出家作为佛陀的比丘,浮华的生活,名利,美貌,如果全部消失了,会发生什么,,容貌终会色衰,生命中没有恒常之物,而这样的无常,使内心深处患得患失,对美好的生活的执着也是过眼云烟,我们所追逐的一切都是镜花水月。悉达多的心念高于常人,面对十分美丽的女子,也是心如止水,美丽和丑陋同样由五元素组成,与世界万物并无差别,宇宙之间令人惊叹,其实身边的事物都是很美丽的,只是我们没有注意到它们的美。

如果男子被女子的美貌所吸引,那么男子就会偏离自己的道路,如果我们深入意识深处,所见外物就不会再吸引我们。而我们要保持冷静,不屈服妄想。美也是无常,从不带来悲伤,慈悲自由之心,不为任何事物所束缚。

摩揭陀国王面对刺客没有进行杀戮,而是想到了悉达多曾经说过的话,便放走了这为刺客。刺伤没有成功,阿阇世当然很失望,被放走的刺客也是因为国王是记住了佛陀的话反而转身投向了悉达多的僧团做了比丘。其实摩揭陀国王知道是自己的儿子阿阇世做的,他内心也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回头,因为王位早晚都是阿阇世的,但是他一直陷进这去权欲之中。这里的婆罗门与佛陀一直都存在着冲突和误解,旧信仰与新信仰的较量,所以婆罗门经常在阿阇世旁边吹风,基本上佛陀就是一无是处。阿阇世呢本身就不太相信佛陀,对于他来说他要当真正的刹帝利,不能像悉达多一样放弃王位而成为比丘,摩揭陀国王也着实看到了自己儿子的野心,他还是很年轻还不能把王位传给他,所谓的权欲让父子之间没有了情分而产生了隔阂。

悉达多此时决定带着自己的比丘们一起回自己的故乡迦比罗卫,悉达多曾强调过战胜忧虑,战胜贪婪,这世界就没有什么能束缚我们。不分肤色,不分种姓,车匿算是一个下等人,但是他是十分忠心的人,他对悉达多的友情是从小就开始的,悉达多也是因为看到了当时国家像车匿这种所谓下等人的国家封建等级制度而产生了很多痛苦,因为他看到了这世界的不公,从而想让大家生活在一个公平对等的世界里,那么这个思想世界有佛陀来创造。我们在追求真理的路上有所牺牲。车匿和宰相先回来禀告,然后老百姓在得知悉达多要回来的消息,大家都是手舞足蹈,因为悉达多就是佛陀,是给众人带来光芒的人。净饭王也特别地开心,不管自己这么多年对与错,毕竟七年没有见到自己的儿子,他也暂时忘掉了曾经的烦恼。佛陀的决定是不会住在宫殿里,听到这个消息净饭王有些沮丧,这迦比罗卫的街上铺满鲜花,老百姓都期待着佛陀的到来,这个时候只有祥光一家是最不开心的。因为老百姓对悉达多的爱一点都没有改变。提婆达多也是无可救药了,做什么事情要看清自己的内心深处,如果贪欲熏心,那么毕竟走火入魔。

悉达多终于回到了迦比罗卫,但是是以佛陀的身份出现在了大家的面前。净饭王终于看到了自己的儿子,剩下的只有感动,父子相见,净饭王老泪纵横,因为净饭王还是不能理解曾经的王储居然会在百姓面前乞食。悉达多解释乞行是一种精神上的修行,使我们学会谦虚和平静。因为贫穷和富有对于比丘来说没有差异。众生平等都有权利学习无上真理。乞行并不是自我贬低,相反给予施舍的人在慈悲和修为上却能得到增长,对他们而言是一种修行途径。对施舍者,也是他们斩断物欲,洗脱罪行的方式。波阇波提王后也终于要见到这个点亮世间的佛陀,一想到这里她和叶输陀罗既开心又痛苦,因为她们放弃的太多了。

佛陀第17集下普通话(电视剧39-40集观后感之人生道理)(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