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万水朝东最新预告天桥(片段式叙事勾勒波澜壮阔史诗)(1)

11月18日至20日,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原创话剧《万水朝东》作为首届“大戏看北京”展演季剧目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上演。曾在北京人艺话剧《香山之夜》中饰演过毛泽东的王斑,不仅再次以毛主席形象出现在了话剧舞台上,同时还担任该剧导演。该剧全景展现了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波澜壮阔的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民主党派和各界爱国民主人士同中国共产党人一道为了追求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而精诚合作、携手共进的往事。

该剧编剧孟冰在对历史的把握和展现上,追求还原历史真相,深入展现那些历史真相当中还未曾被人们触及和发现的瞬间和细节,通过这些来建立人物之间相识相知、共同奋进的关系。剧中,有22位有名有姓的人物,每一个人抽出来都可以写成一部话剧。如何将这么多的重要人物和历史事件呈现在舞台之上?《万水朝东》没有采用传统的讲故事的方式,而是围绕党的统一战线政策,采用多视角、片段式的叙事结构,撷取了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故事,还原了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自觉而郑重地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历程。

《万水朝东》不是简单地将历史事件进行罗列和堆砌,而是聚焦于历史事件发生的瞬间,表现和解读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从同情、支持、靠拢共产党,再到自觉接受共产党的领导、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的转变历程和历史逻辑。剧中有“七君子”事件、窑洞对、重庆谈判、李闻惨案、五一口号、政协会议……一系列耳熟能详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细节在剧中得到艺术化地呈现;同时着重表现了毛泽东和众多民主人士交往和对谈的瞬间,书写出共产党人和民主党派间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壮丽诗篇。

该剧舞美设计摒弃了写实的布景,而是用简约又多变的写意舞台,同时借助影视蒙太奇的架构手段和多媒体表现方式来打造历史场景,时而表现出山城重庆的地域特色,时而又是延安的广袤错落;尤其最后开国大典时,毛主席和民主人士一起从天安门城楼拾级而下,大家畅所欲言,畅想祖国未来的建设和发展,都与主题相吻合,充满宏大的史诗风格。

由于剧中展现的这些民主人士都是大教育家、社会名流,因此选择的大多是有一定阅历和气场的成熟演员饰演,在造型和化妆上也充分尊重历史原型。除了这些重要的历史大人物,剧中还特别设计了一个农民杨老汉的角色,并且安排他与毛泽东和蒋介石各有一场对手戏,不仅突出了人民性,而且通过杨老汉的视角,巧妙地对比出了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异同。蒋介石对待杨老汉这样的老百姓是高高在上,而毛泽东则跟人民平等促膝,听说杨老汉骂他,不仅不生气,还检讨自己,并且跟杨老汉互称“老毛”“老杨”。两个政党的理念,对待人民的态度,通过两场戏都生动地展现了出来。

临近结尾,开国大典后,各民主人士从舞台后区走向前台,毛泽东表示还有一个节目,请大家喝一杯清茶。大家围绕着毛泽东,高举茶杯,既呼应了“万水朝东”的主题,体现出团结一致、艰苦奋斗、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展现了大势所趋的历史潮流,也充满了深刻隽永的含义,让所有人更加意识到统一战线、凝聚人心的重要。

(原标题:片段式叙事勾勒波澜壮阔史诗)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王润

流程编辑:u0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