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梅兰芳家族中唯一一个继承父亲衣钵的传人,
梅葆玖的一生可谓传奇。
1934年出生于上海的梅葆玖,是梅兰芳的第九个孩子。
还在童年时期,因为眉眼和父亲最为相像,
梅葆玖就被父亲梅兰芳定为自己的继承者了。
不过,童年时代的梅葆玖,很少看到父亲正式登台演出。
当时,日本人已经占领了上海。
有好几次,他们都找到梅兰芳,邀请他到电台录制新的唱段。
梅兰芳很清楚日本人的心思,就以演出的借口躲到了香港。
然而日本人不死心,几次三番邀请他登台表演。
梅兰芳知道,要是自己真的登台,“文化汉奸”的帽子就戴上了。
从那之后,他干脆闭门谢客。
于是在梅葆玖的记忆中,那时候的父亲整天胡子也不刮,
大部分时候都是在屋子里写写画画。
想听父亲唱,必须得是每天早上他练功的时候。
此时的梅家生活很拮据,有时候还得靠典当点东西才能维持生计。
但也正是因为父亲这种坚贞的骨气,给幼小的梅葆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父亲每天练功,他听得津津有味。
慢慢的梅兰芳也发现,他这个最小的孩子,似乎对戏曲感兴趣。
于是在梅葆玖10岁那年,他第一次以演唱者的身份站在了舞台上。
虽然声调还是明显的娃娃腔,但是梅兰芳在台下听得是频频点头。
作为戏曲界的扛把子,他听出来儿子确实有这方面的天分。
梅兰芳决定,让儿子拜师学艺。
在梨园行,父是不教子的。
梅兰芳给梅葆玖请的开蒙师傅,是工旦角的王幼卿。
陶玉芝则教他武功戏,朱传茗教昆曲,朱琴心教花旦。
除了学习之外,梅兰芳从来没有让儿子落下过文化课。
所以从小学一路到中学,梅葆玖的文化知识学得很全面。
中学时期,梅葆玖曾经就读于震旦大学的预科班,
由于学校使用中英文教学,所以梅葆玖长大后能够说一口流利的英语。
不过从小到大,更难学的,其实还是戏曲。
尤其在学武功戏的时候,为了趁筋骨还没有定型的时候练好,
师傅陶玉芝没少给梅葆玖上课。
每天早上除了练嗓子,梅葆玖还得按照老师的要求练操。
踢腿、跑圆场、打把子、踩跷,一样样的都得学好。
尤其是练习踩跷时,半米高的板凳,板凳上放砖头,
砖头上又是半米高的高跷,他得每天练习站在高跷上。
刚开始的时候梅葆玖受不了,稍微站一会儿腰腿就无比酸痛。
时间长了,慢慢能坚持一炷香。
再到后来又增加到两柱香三柱香。
到最后,他的腰腿练的很有力量,站的也愈发稳当。
再然后梅葆玖开始增加训练难度,冬天的时候踩着高跷,在冰面上跑圆场。
冰面光滑,他经常摔得鼻青脸肿,陶玉芝有时候都看不下去。
但梅葆玖不为所动,继续坚持练习。
他的拿大顶,每次联系都是几个小时。
基本功练好了,梅葆玖又开始练习眼神。
眼睛对戏曲演员而言非常重要,为了让眼睛变得炯炯有神,
梅葆玖经常盯着天空中飞翔的鸽子看。
几年时间练习下来,他的各项基本功都异常扎实了。
彼时的梅葆玖,一心想着学父亲的代表作品《霸王别姬》和《贵妃醉酒》。
但是梅兰芳并没有马上让他学,而是让梅葆玖从传统戏开始学起。
于是不论春夏,梅葆玖又开始背戏词学唱段。
梅兰芳还非常苛刻地要求儿子,不能自由发挥,一定要按照老师教的来唱。
13岁那年,梅葆玖正式登台演出。
而他和父亲梅兰芳第一次合作登台,演出的是《游园惊梦》。
梅兰芳演杜丽娘,儿子则演小春香。
此后,梅葆玖还跟父亲合作演出过《断桥》与《穆桂英挂帅》。
尤其是后者,梅葆玖在戏中扮演杨文广,姐姐则饰演杨金花。
父亲梅兰芳饰演压轴的穆桂英。
一家三口都在同一舞台上,父亲还饰演“母亲”,
这样的场面在戏曲舞台上,可以说是很难再碰到了。
事情还真是如此,就在此次演出不到两年,
一代京剧大师梅兰芳在北京病逝。
父亲的猝然离世,让梅葆玖扛起了梅剧团的担子。
多年以后梅葆玖表示,按照自己的个性,唱不唱戏都行。
但整个家族里,就他一个人学了戏,传承自然而然就落在了梅葆玖的肩头。
然而让梅葆玖始料未及的是,
从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的十多年时间,不但传统戏不能唱了,
就连唱男旦的演员也不能登台了。
整整14年的时间,梅葆玖再没有在剧团里唱过戏,他被分配管着剧团里的音响设备。
一直到八十年代初,人到中年的梅葆玖,才再次有了机会,登台献唱。
不要看他的年龄从此之后一天大过一天,
但梅葆玖的身上,从来没有戏曲舞台上的老派作风。
脱下戏服之后,生活中的梅葆玖可是一个很潮的人。
得益于从小生活在上海这个十里洋场,
梅葆玖很早就养成了吃披萨吃巧克力的习惯。
中年以后,年轻人喜欢的席琳迪翁和迈克尔杰克逊,他也统统喜欢。
除了戏曲和音乐,梅葆玖也喜欢机械、汽车、摩托车这些男人爱捣鼓的玩意儿。
小时候家里就有车,他经常跟着父亲的司机偷偷学。
梅兰芳怕他闯祸,一直不让他开。
此后一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在50岁左右的时候,梅葆玖才正式拿到了驾照。
到了老年之后,他反倒经常是一个人开车出门。
甚至于过了花甲之年,香港朋友的私家飞机,他都敢上去捣鼓开半个小时。
即便如此,他还是觉得不过瘾。
在其生前,还曾想试试开波音747。
他和妻子林丽源,从年轻时候相识到老年,风风雨雨几十年。
遗憾的是两个人一生没有子女。
至于背后的原因,并没有相关的消息。
于是,老年之后,他就把爱寄托到了养小动物上面。
他有一条饲养了多年的爱犬,据说还有一大堆爱不释手的猫。
一路走来,梅葆玖所收徒弟众多。
从李胜素到魏海敏再到张馨月,加起来一共有49人。
就戏曲的角度来说,非常讲究传承。
正因为如此,当年的李玉刚从《星光大道》走红后,
因为不合时宜的举动,曾经把梅葆玖惹怒。
那是2006年,还是草根的李玉刚,参加了央视的《星光大道》。
他当时演唱的京剧片段,正是《贵妃醉酒》。
这是梅兰芳京剧的代表曲目,不是后来那首改编的《新贵妃醉酒》。
李玉刚此前既不是科班出身,也没有拜过师,
他早年是跟着一位京剧的票友学的。
这位京剧的票友也是个二把刀,先不说唱功,就是在行头上,也是错误百出。
而参加《星光大道》的时候,偏巧李玉刚准备的行头不是正规的戏服,而是自己做的。
彼时的李玉刚自己不懂,也没有懂行的人给他指出来。
就在要上节目之前,节目组要求李玉刚,应该准备一个应援的口号。
于是,就有了那句事后引起很大争议的“前有梅兰芳,后有李玉刚”。
有说法是,这句口号是李玉刚自己想的。
也有说法是,是在几轮比赛后,积累的粉丝给他想的这个口号。
就这样,节目播出当天,那句口号也被广大电视观众看到了。
这样一来,很多喜欢京剧和梅兰芳的观众肯定就不干了。
当梅葆玖得知这一消息后,自然也非常生气。
不过,由于当时两个人还不认识,相关的争议并没有立刻出现。
但随着李玉刚参赛后人气的骤增,相关的争议便慢慢出现了。
有一次,梅葆玖和李玉刚共同出现在了一个节目现场。
据说是节目组想趁此机会缓和一下双方的关系,就叮嘱李玉刚,当天在节目上说点好话。
谁知此时的李玉刚还是没开窍,
在台上居然说了一句“我代表博大精深的梅派艺术,向全国的观众朋友们致以崇高的问候”。
此话一出,台下已是古稀之年的梅葆玖自然坐不住了。
他随即就离开了节目现场,随后更是公开表示,李玉刚没有资格称“男旦”。
转眼到了2007年开两会的时候,作为政协委员的梅葆玖,
他和其他几个委员的联名提案是,必须要规范选秀节目的新闻。
梅葆玖在那期间,一直对李玉刚进行批评。
事后,梅葆玖的发言人表示,
他们生气的不是李玉刚唱京剧,生气的是李玉刚在节目中的说法。
因此,这段争议一度持续了很长时间。
期间还传出,梅葆玖要把李玉刚“封杀”。
不过此后的情况都看到了,李玉刚的事业顺风顺水。
他不但慢慢在歌坛站稳了脚,还进入了国家专业的艺术院团。
当然,此后的李玉刚也向老先生公开道歉了。
虽然并不是当面道歉,但后来梅兰芳的孙子梅玮,
以及梅葆玖的徒弟胡文阁,也多有互动。
这似乎也说明,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已经缓和了。
在做《国色天香》节目的时候,
李玉刚还跟胡文阁合作了一把。
不过直到2012年开两会,媒体依旧揪着这件事不放。
此时的梅葆玖,或许也已经看透了媒体想寻找争议点的德行,
直接以他不是京剧演员是娱乐给降温了。
2016年,82岁的梅葆玖病逝,他至死都没有原谅李玉刚。
2021年,梅葆玖的妻子林丽源,也以86岁的高龄去世。
京剧的传承带有鲜明的个人色彩,
虽然梅葆玖一生桃李满天下,但是就梅家族而言,
随着梅葆玖的离世,他所代表的一派京剧文化,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谢幕了。
至于梅葆玖晚年和李玉刚的相关争议,
这其中涉及的诸多问题,实际上都是因为立足点不同。
当年争议刚刚掀起的时候,很多人都是支持李玉刚的。
而指责李玉刚的,通常都是圈内人或者资深的京剧票友。
出现这样的局面其实很好理解。
外行是看热闹的,只要觉得好听即可。
而内行是看门道的,对于李玉刚的错误做法,自然会引来诸多的不快。
一旦争议被公开化,而不是局限于京剧本身的时候,
相关的指责或者是站队,实际上就更没什么意义了。
就像梅葆玖2012年曾经说过的,李玉刚只是娱乐人物。
毕竟,从京剧从业者的角度来看,
基本上所有的专业京剧演员,都是从幼年时代就开始学戏的。
他们接受的是系统而完善的训练,相关的表演和传承,都有严格的规矩。
相比之下,半路出家的李玉刚,在惹出种种的争议后,
自然就会招来诸多的指责了。
从这一点来看,不管是李玉刚后来的道歉,还是在表演形式上的改变,
他都有效避开了再次制造出争议的可能。
而随着梅葆玖的离世,
一代的典雅和传奇,也就此画上了句号。
文|Nancy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