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爱呢?”这是朋友周末晚上哭着对我说的,在经历了一场“原以为可以一直走下去”的恋爱后。

她喜欢的那个人,各方面条件都很优秀,但她也绝对不差。研究生毕业后,她把工作外的许多时间花在自我提升上,健身、学习外语、烹饪烘焙,努力变得更好,生活经营得有滋有味。我常常想,哪个男生以后能跟她在一起,都是他的福气。

但是,她喜欢过的男生似乎都不这么想——ta们总是相互更了解后选择放手。

这两年,她谈过的一些恋爱,都重复着一种高开低走的剧情——刚在一起时,仿佛「般配」打在了朋友圈公屏上,然而,无论开始多美好,差不多三个月左右就会分手。这一次的结束,也正好卡在三个月。

她以自己认为的最好的状态去恋爱,却还是不能被坚定的喜欢和选择,这让她产生了严重的自我怀疑。明明想要和对方认真地走下去,为什么总是过不了所谓的“磨合期”?高开低走的感情是她不够好吗?还是她的择偶观有问题?

其实,每次恋爱都“高开低走”的人在生活中并不罕见。当然,身边也不乏一些人和伴侣在一起越久,感情反而越来越好,越来越幸福甜蜜。

今天,我们想和大家聊聊这两种感情发展里,有哪些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以及如果想要收获“越谈越好”的爱情,可以尝试做些什么?

在爱情上怎么给自己留后路(恋爱总是高开低走)(1)

为什么你的恋爱会“高开低走”?

在爱情上怎么给自己留后路(恋爱总是高开低走)(2)

在喜欢的人面前,我们都有一种渴望,想要自己更好一点、再好一点,有时甚至不知不觉开始“凹造型”,只希望ta能感受到我们的吸引力。

这样的现象不止发生在女生身上,《嫌疑人X的献身》里,正是不修边幅的男主,突然开始在意起外貌,让男二察觉到他有了心仪的对象。

这是人类天性中的渴望——希望自己在最好的状态下与“Ta”相遇。事实上,这也的确让我们似乎更容易走近心仪的人,开始一段关系,但慢慢地感情却会开始走下坡。这是为什么呢?

在彼此最好的时刻爱上对方,并不意味好的亲密关系。和一个人相处时,如果过于执着于表现更好的自己,会让你无法与对方建立起深层次的情感联结。

“开始总是分分钟都妙不可言”,可能是因为你爱着理想化的对方,同时也爱着和对方在一起时的你——那个比平时更美好的你。

比如,你平时是个家里衣服乱扔、邋里邋遢的人,喜欢吃瓜聊八卦,但和对方在一起时,你“伪装”得元气满满、品味独特,非常精致。在这段关系里,你们互相之间都只能看见对方营造的完美人设,产生“积极错觉(positive illusion)”,对关系抱持着一种不切实际的积极态度。看似亲密,却彼此疏离,恐惧对方了解真实的自己(Borg et al., 2015)。

最开始,你可能每次约会前,都会认真穿着打扮,提前准备聊天的话题;不见面的日子,精心打造热爱生活的朋友圈,转发幽默有趣的内容……在ta面前,努力让自己看上去更优秀、更有魅力。

然而,相处久了,你们的生活交集开始越来越多,想要时时刻刻维持最初的光鲜形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并且,你会随着关系的建立、稳定,而逐渐失去维持形象的动机。

这一点也有研究证实,即人们对伴侣面前所呈现形象的关注程度,不如面对陌生人时在意(Leary & Miller, 2000),比如认识的时间越长,约会时在洗手间里梳洗打扮自己的时间就越少(Daly et al., 1983)。

这时候就必须开始重新面对最真实的自己和对方——那个曾经让你心动的理想化伴侣会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消失,同时消失的还有那个更好版本的你。

如果你发现自己追了很多年的“完美偶像”,也是一个会发脾气、斤斤计较的普通人,是否会让你感到失落?这样的失落感,也会发生在亲密关系中——新婚的夫妻如果发现伴侣并不如当初想象的那么美好,其不满情绪会日益增加(Watson & Humrichouse, 2006)。

当你们从浪漫的约会进入到一日三餐的生活时,玫瑰色滤镜逐渐消失,你会发现对方的一些行为表现,与最初的积极错觉是不符合的。

这时就是艰难的磨合期,从理想化慢慢过渡到真实的状态,高开低走,心理落差、不满和争吵往往让关系急转直下,走向终结。

不想恋爱「高开低走」?

试试亲密关系的「先抑后扬」

在爱情上怎么给自己留后路(恋爱总是高开低走)(3)

有的情侣刚在一起的时候,身边的人可能都不太看好:你们俩也太平淡了吧?但就是这样的感情,往往能够在时间的考验中,越来越幸福,彼此长久走下去。

比起不知不觉就落入感情“高开低走”的脚本,亲密关系里的“先抑后扬”更像是一种智慧。

“先抑后扬”指的是,在关系初期先让对方了解自己不那么好的一面,比如情绪化;在之后的相处中,慢慢让对方了解自己更好的那一面,比如有责任心、外向勇敢,让亲密关系向“低开高走”的趋势发展。

有的人可能会担心,如果ta了解到我的缺点就不喜欢我了怎么办?这个担心对于那些真正爱你的人来说,也许是多余的——

1)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曾提出过经典的“失态效应”,那些在相处中出糗、暴露缺点的行为,反而更容易得到他人的青睐。

在阿伦森的实验中,他让被试者们听一段录音,并评价录音中的4个人的吸引力,结果发现被试们最喜欢的、认为最有吸引力的不是表现近乎完美的人,而是那位优秀、但却笨拙地打翻了咖啡的人。泼洒咖啡的行为本身并不会提升一个人吸引力,但这一行为会让人觉得更真实,也更惹人喜爱。

2)对人类来说,有些笨拙的“不完美”或许更有吸引力。

完美是千篇一律的,不完美却是独一无二的。正是那些不完美的时刻,让你们相互看见:哇,原来你是这样的一个人!被看见的体验,是健康亲密关系的基石,真实的联结也就此发生。同时,这样的瞬间也会让你们意识到,自己是因为“我是我”而被爱,对方可以在看见我的不足后仍然爱我,由此产生更深度的信任和安全感。

在爱情上怎么给自己留后路(恋爱总是高开低走)(4)

3)“真实的相处”,才是让关系长久、幸福的关键。

研究发现,真实性能够正向预测积极的关系结果和更高的幸福感。也就是说,如果你们越能真实地相处,关系就会更长久也更幸福。

所谓真实地相处,一方面指的是你们之间不存在欺骗,这也包括了不存在双方虚假的自我呈现(不伪装);另一方面指的是你们愿意对彼此有更坦诚的自我暴露(self-disclosure),即便这样的暴露可能有一定风险(Lopez & Rice, 2006)。

高真实性的人在亲密关系中能够保持开放、真诚,会有更多健康的、建设性的行为(比如更亲密的自我表露、对伴侣更高的信任),更少消极回应冲突(比如威胁退出关系或忽略伴侣),这样的处理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关系质量和幸福感。

当然,我们这里不是说,想以自己最好的状态吸引潜在对象是有问题的。但如果你想要获得的是一份长久稳定的亲密关系,或许比起展示自己更好的一面,不如试试展示自己最真实的一面。

如何才能做到亲密关系的「先抑后扬」?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在遇见喜欢的人时,总是不自觉地伪装,比如在意自己的衣着外貌,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并不是我们刻意为之。

所以,要做到关系中的先抑后扬,第一要义就是要练习“对抗天性”——即学会放下你的伪装,以真实的自我去和爱的人相处。

你可以试着回想,生活中哪些人或事能够让你感觉,真实的自己已经足够好?记录下这样的时刻发生的特质,在和心仪对象相处前,重温这些时刻的感受,提醒自己“真实的我已经足够好”。

尽力做到真实,你还可以从下面这些方面去check自己“有没有伪装”:

接下来,在和对方的相处中,你还要不断练习“保持真实性(authenticity)” 。

Kernis和Goldman(2006)认为,“活出真实的自我”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a) 保持对自我的觉察(awareness):认识你自己的全部。

b) 对自我无偏差的加工(unbiased processing):客观评价和接纳你自己。

c) 真实的行为(authentic behavior):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和喜好行事。

d) 关系取向(relational orientation):在关系中保持开放真诚。

对应到亲密关系中,你可以尝试这么做——

a) 和伴侣一起玩“真心话大冒险”,主动创造机会来坦诚分享彼此的秘密。

b) 诚实表达自己的喜好,不必强迫或伪装自己与伴侣有共同的喜好。

c) 不要因为感情牺牲你投入自己爱好的时间。

d) 尊重自己的需求,不要为了讨好伴侣而委屈自己,必要时坚定说“不”。

每个人的自我都不止一面,光明的一面、阴暗的一面共同组成看真实的你。真正爱你的人,会爱你的全部。只有当“真实的你”能够在关系中被完整地看见,你们才能在关系中建立起深度的联结。

在爱情上怎么给自己留后路(恋爱总是高开低走)(5)

cr.图源网络

通过破除刚开始接触时不自觉的伪装,和在相处中保持真实,你可能已经成功的“抑”住了这段关系。

要让关系“扬”起来,还需要和伴侣一同打造一些“敞开心扉”的时候,建立起真正深度的连结。

鼓励伴侣在关系中做真实的自己也很重要。根据人际亲密过程模型(interpersonal process model of intimacy),当一个人在尝试敞开心扉时,会期待对方能够对自己的自我表露表现出真正的兴趣、共情和尊重,也就是感知到对方的高响应性(responsiveness)。

感知到的伴侣响应性,相信伴侣理解和关爱自己,是亲密关系发展过程的关键要素(Laurenceau et al., 2005)。想要和伴侣敞开心扉,相互走近对方,你可以试着做下面的尝试:

也许你们可能在“敞开心扉”的过程中受挫,不断打击到自己对彼此、对关系的想象,但不要害怕,当失望发生的时刻,才是你们真正走进彼此的时刻。

只有那些在看清了你缺点,仍然坚定不移爱着你的人,才是值得你相伴一生的人。

或许你曾读过席慕容的“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但今天,我们更想与你分享英国小说家毛姆写的那句——

“爱不会在你光芒万丈的时候出现,却会在你狼狈不堪的时候降临(Love didn't meet her at her best, it meet her in her mess)。”

以上,晚安~

其实学会建立、维持一段健康的亲密关系,相信是大多数人人生中都会遇到的命题,其实,这其中需要掌握很多心理能力,比如如何建立关系、如何判断伴侣是不是对的人、如何度过倦怠期、保持新鲜感等等,在这里向你真心推荐由专业心理团队研发的「人生必修课:掌握100种破局思维」。

这门课程会带你从本质上了解亲密关系发生的过程,以及在过程中如何化解种种难题。此外,课程还覆盖了除亲密关系外,自我成长、生涯发展、家庭生活、人际交往和情绪管理,共6大人生中最重要的议题,科学提升43个底层心理能力,轻松掌握100个心理学知识,收获80个实用心理学工具,搭建起系统全面的自我成长体系。

而且,这可能是市面上性价比最高的课程,或许都能去掉“可能”。市面上大部分199元的自我提升类课程,都只有短短十几节课,并且只能覆盖到1-2个知识体系。而「人生必修课」,一次性为你提供系统的100节课,覆盖人生最重要的6大主题,并且依然只要199元。

高回报:平均每节课不到2元钱,收获一个改变你的新认知!

易坚持:每天只需10分钟,利用碎片时间随时随地在线学习!

能应用:不是枯燥的知识点教学,融入大量生活案例,学到就能用到!

点击下方加入课程,每周一前固定更新7节,总计100节。

和我们一起用100天改变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