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过鸭绿江》郑锐:虚构人物,“作用”原来在这里

郑锐的确是被塑造成了一个满腔热血,智力不足的角色(比如在人数基本相同,对方没有发现,自己主动发起攻击的情况下居然让对手抢先开枪打坏发报机,还责怪发报员),而演员的表演比角色本身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编剧自认为高明而虚构的几个人物,郑锐的表演太过油滑,没有五十年代人物的年代感。女军医也完全是现代都市女性的姿态。只有陆乘风还有点入戏,马金虎像是刚从《乡村爱情》剧组跑来串场的,缺少年代感。

跨过鸭绿江中的郑锐乃何许人也:跨过鸭绿江郑锐(1)

跨过鸭绿江中的郑锐乃何许人也:跨过鸭绿江郑锐(2)

跨过鸭绿江中的郑锐乃何许人也:跨过鸭绿江郑锐(3)

跨过鸭绿江中的郑锐乃何许人也:跨过鸭绿江郑锐(4)

跨过鸭绿江中的郑锐乃何许人也:跨过鸭绿江郑锐(5)

跨过鸭绿江中的郑锐乃何许人也:跨过鸭绿江郑锐(6)

跨过鸭绿江中的郑锐乃何许人也:跨过鸭绿江郑锐(7)

跨过鸭绿江中的郑锐乃何许人也:跨过鸭绿江郑锐(8)

跨过鸭绿江中的郑锐乃何许人也:跨过鸭绿江郑锐(9)

强行穿插一个郑锐,莫名其妙的侦察兵,完全没必要!看了他我就出戏!还有,战争片请一定要尊重武器威力的展示,因为只有展示了武器的威力,才能更让先烈们以血肉之躯迎接钢铁洗礼的视死如归让人震撼!跨过鸭绿江里,美国轰炸机250磅的航空炸弹就在路边爆炸,而路上的志愿军毫发无损,导演,你如果想纪念历史,那么先请尊重历史!

跨过鸭绿江中的郑锐乃何许人也:跨过鸭绿江郑锐(10)

这部剧一半是史实,一半是虚构。对战双方司令部里谋划布局、指挥调配是这部剧的重点部分,下边的班、排、连等人物故事,可以当真,也可以不必当真,至于郑锐这个角色,那就是导演为了让观众们能有个上厕所、吃水果零食、休息一下眼睛的时间而设定的一个人物,不看没遗憾没损失,看了就当是一个耍猴的,给不给赏钱随意。

跨过鸭绿江中的郑锐乃何许人也:跨过鸭绿江郑锐(11)

我看《跨过鸭绿江》是因为对这段历史感兴趣和对其中历史人物的敬仰!但《跨剧》在尊崇历史、表现真实方面还不够!尤其是一些虚拟的场景和人物没有必要强加进去!应该还原历史、原汁原味更好一些,对后辈人的教育意义更大一些!我非常喜欢这部正在热播的电视剧连续剧《跨过鸭绿江》气场强大,人物形象刻画细腻,有血有肉生动感人,有几集看的让我热血沸腾,泪流满面震撼人心!这部史诗级大剧是近几年来拍摄最成功、最真实、最有观赏性与教育性,突出政治站位,有气场,有正能量,让世界人民了解并知道中国人民英勇无畏英雄气概,国际主义大国形象,敢着敢当,说话算数,有担当,此剧为经典中的经典。

跨过鸭绿江中的郑锐乃何许人也:跨过鸭绿江郑锐(12)

《跨过鸭绿江》电视剧场面宏大壮观,情节感人至深,每每看到一些故事情节都会情不自禁流泪,真是以泪洗面看完每一集。抗美援朝是在中国非常贫困的情况下出国参战的,中国军人就是依靠劣质装备,在极端严寒没有饭吃,没有棉衣的情况下爬冰卧雪,靠着顽强的毅利和精神打败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为参加抗美援朝的军人致敬,为《跨过鸭绿江》所有演职人员点赞致敬。

跨过鸭绿江中的郑锐乃何许人也:跨过鸭绿江郑锐(13)

总体演得不错,只是很讨厌片中的空镜头太多,昨有一情节是朝鲜人射杀了韩国情报官后,镜头紧盯朝鲜人的脸部,无声无话,真不知道他脸有啥好看的?这种空镜头是国产影视剧的通病,看人家前南斯拉夫“桥”中,把人打死了就打死了,立即转入下一组镜头,其甚至连话都懒得说一句,只是国产影视剧演到这里,镜头多,废话也多。人家的节奏感强,让观众没有丝毫的思考空间,睁大眼睛看,生怕漏过了。抗美援朝有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但是现在的编剧没有点爱情戏就不会拍了?前线打仗都顾不过来!我们的战士哪有时间去和女兵眉来眼去的!部队战士不允许谈恋爱这是铁的纪律!郑锐这个角色有损志愿军人形象,油嘴滑舌的一个混混!电视剧看起来故事、情节、场景、画面都不流畅,有点东拼西凑的感觉。用嗓门大,大呼小叫刻画人物个性成了通病。有些情节不合理,重复的画面太多,一个战斗画面在一场战斗中重复多次,不真实,场景与故事推进脱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