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毕加索作品(毕加索精选作品库)(1)

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年10月25日-1973年4月8日),西班牙画家、雕塑家。现代艺术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毕加索的作品通常被分为9个时期。时期的名称尚有争议,大致是“蓝色时期”(1901年~1904年)、“粉红色时期”(1904年~1906年)、“立体主义时期”(1917年~1924年)“晚期”(1912年~1972年)。

毕加索是一位真正的天才。20世纪正是属于毕加索的世纪。他在这个多变的世纪之始从西班牙来到当时的世界艺术之都巴黎,开始他一生辉煌艺术的发现之旅。在20世纪,没有一位艺术家能像毕加索一样,画风多变而人尽皆知。毕加索的盛名,不仅因他成名甚早和《亚威农的少女们》、《格尔尼卡》等传世杰作,更因他丰沛的创造力和多姿多彩的生活,他留下了大量多层面的艺术作品。毕加索完成的作品统计约多达六万到八万件,在绘画、素描之外,也包括雕刻、陶器、版画、舞台服装等造型表现。在毕加索1973年过世之后,世界各大美术馆不断推出有关他的各类不同性质的回顾展,有关毕加索的话题不断,而且常常带有新的论点,仿佛他还活在人间。

毕加索绘画的主要趋势是丰富的造型手段,即空间、色彩与线的运用。

30岁以后毕加索进入一个又一个不安分的探索时期,他的作品和他的生活一样没有丝毫的统一,连续和稳定。他没有固定的主意,而且花样繁多,或激昂或狂躁,或可亲或可憎,或诚挚或装假,变化无常不可捉摸,但他永远忠于的是——自由。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位画家像毕加索那样以惊人的坦诚之心和天真无邪的创造力,以完全彻底的自由任意重造世界,随心所欲地行使他的威力。他不要规定,不要偏见,什么都不要,又什么都想要去创造。他在艺术历程上没有规律可循,从自然主义到表现主义,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然后又回到现实主义。从具体到抽象,来来去去,他反对一切束缚和宇宙间所有神圣的看法,只有绝对自由才适合他。

1956年毕加索作品(毕加索精选作品库)(2)

梦 西班牙 毕加索 布上油画 纵130×横97厘米 私人藏

创作《梦》之前,47 岁的毕加索与一位长着一头金发、体态丰满、容貌美丽的17 岁少女初次相遇,从此,这 位妙龄少女便成了毕加索的热恋情人和专职绘画、雕塑模特儿。在这一幅具有立体主义风格的作品中,画家既表现 了少女肉体之美,也表现了他自己对精神和肉体完美结合的追求。

毕加索64岁时给她的生日贺信中说:“在这个世界上,与你相遇才是我生命的开始”。这幅画作可以说是毕加索对灵与肉的最完美的体现。画面用线条勾勒女人体轮廓,并置于红色背景之前,肢体没有做分解,只是稍稍夸张的划分。色彩也极其单纯。《梦》与《镜前的女人》属于毕加索立体派和新古典主义相结合的产物。是形象极端自由性——线条和色彩自由组合的杰作。用荣格的话说:“无意识的集合体。”《梦》的少女为何是六个手指,谁能解答?

1956年毕加索作品(毕加索精选作品库)(3)

生命 西班牙 毕加索 布上油画纵197×横129厘米 克里夫兰博物馆藏

这是毕加索蓝色时期的代表作之一。画面右侧一位怀抱婴儿的妇女,象征着生活的重负,母亲一脸沧桑,注视着面前的一对青年男女,她的形神憔 悴,神情专注,目光严厉,好像有责备的意味。左侧男女两人紧紧相依,比喻放纵的爱情,画家把这一对恋人处理为裸体形象,与右面那位着衣母亲形成对比。男青 年左手微微抬起,指向那位母亲,似乎对母子俩承受的巨大痛苦感到怀疑。

男子的形象在写生阶段还像画家自己, 作品完成时却已变成好友卡洛斯·卡萨赫马斯的形象。卡萨赫马斯是一位立志绘画艺术的青年,却在巴黎失恋自杀身亡。毕加索一直怀念这位因失恋而自杀的好友,所以在画面上将 他描绘为爱情的象征,右边那对母子则是母性的象征。

画面上还有两幅作品,女人的姿势都是缩成一团,两幅画,由两人到一人,刻画的都是在生活的重压下疲惫不堪 的人们,从相依为命到孤苦无依的生活境遇。赤裸的身体不但完全暴露了他们苍白无力的肌体,也展示了他们人性最真实、最痛苦的一面。这也是画家 对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最贴切的描绘。

巴勃罗·鲁伊斯·毕加索(1881~1973)是20 世纪最有影响的西班牙艺术家,也是法国现代派艺术的主要代表。 这位具有无穷创造力的人,不仅有着与众不同的鲜明个性,而且有着不息的探索精神。他一生中画法和风格几经变 化:1901~1904 年初的作品多表现饥饿的穷人形象,并主要以蓝色调加强孤独和失望、灾难与不幸的感觉,这一时 期为他创作上的“蓝色时期”;1904~1906 年是“玫瑰色时期”,这一时期的作品题材以描写江湖艺人为主,形象虽 然忧郁,但不孤寂;1907 年前后,他学习黑人雕刻的艺术手法,被称为“黑人时期”;1908 和布拉克创造“立体主 义”,发展为“综合立体主义”,从而使他成为欧洲画坛的瞩目人物。

1956年毕加索作品(毕加索精选作品库)(4)

格尔尼卡 西班牙 毕加索 布上油画 纵349.3×横776.6厘米 马德里国家索菲亚王妃美术馆藏

格尔尼卡是西班牙北部巴斯克族人的城镇。1937年被纳粹“神鹰军团”的轰炸机炸成一片废墟,死亡了数千名 无辜的老百姓。毕加索被法西斯暴行所激怒,毅然画了这幅巨作,以表示强烈的抗议。画面以站立仰首的牛和嘶吼 的马为构图中心。画家把具象的手法与立体主义的手法相结合,并借助几何线的组合,使作品获得严密的内在结构 紧密联系的形式,以激动人心的形象艺术语言,控诉了法西斯战争惨无人道的暴行。

对佛朗哥政府的残酷行为不满的毕加索定居巴黎,但当1937年4月26日西班牙巴斯克省的历史名城 —— 格尔尼卡 在西班牙内战的混乱中,遭到法西斯德军的突击,全城被炸为一片瓦砾,死伤数千人,而且大多是老弱妇孺时,激起了毕加索强烈的愤怒,因为他一想到德军这样强大的军事力量,对一个不设防的小村庄竟然进行这样残暴的轰击,就义愤填膺,於是开始动手绘制这幅壁画,要以画笔为枪来抵抗不人道的暴戾行为。

这幅《格尔尼卡》到底表现了什么呢?里面没有飞机、炸弹、坦克、枪炮,只有牛、马、女人、灯……等物体,然而它的意义已经超越了表象。毕加索把象征性的战争悲剧投入蓝色调中,那浅青、浅灰在黑色调的对照中表现正义的极点,它聚集了残暴、痛苦、绝望、恐怖的全部意义。这木然屹立的公牛、濒死嘶鸣的马、仰天狂叫的求救者、断臂倒地的士兵、抱着死婴号啕大哭的母亲、吓得发呆的见证人……到底表现了什么呢?

毕加索对于他的作品经常保持沉默,希望给予观赏者自由的体验空间,但是对于《格尔尼卡》这幅作品他曾解释道画作中的牛、马和以生气勃勃的线条绘出的手的涵义,以及西班牙神话中那些象征的起源的涵义。他说:“……牛代表残暴,马则代表人民。不错,我在那画里用了象征主义,但并不是在其他画里都这样做……。”“那幅画是存心向人民呼吁,是有意识的宣传……”

因为在西班牙一般人心目中,斗牛场上出现的公牛,往往代表着妖怪、恶魔等黑暗势力之文化因素下,所以毕加索会以牛来代表着无视人民疾苦的残暴政权。同时,在斗牛场上的斗牛士攻击下,公牛终难以逃脱死亡的命运之西班牙斗牛文化下,这匹马乃为象征着面对公牛咆哮不屈服的人民,他们是对抗暴政的主力军。战士虽然已经倒下,但他仍然紧紧地握着那柄剑与象征着生生不息的精神花朵,表达了人民的复仇的决心和决战到底的精神。

因为这幅巨画是毕加索为以进步和平为主题的巴黎万国博览会之西班牙馆所绘制,并且曾到英国、美国等其它国家巡回展览,引发了全世界热爱自由、拥护民主人士的共鸣,同时在画家声明要将该画捐赠给结束佛朗哥政权后的西班牙祖国之种种动作下,使得该画的意义很快就超出了单纯事件的抗议范畴,而成为政治斗争中的一种文化示威,甚至成为文化对暴力的一种对抗。 就其意义来说,这幅作品超过了这桩偶然事件,而正好是通过绘画技巧起了象征启示、重要契机的作用。这是由一个触目惊心的、狂暴的、尤其是缺乏色彩的形体所构成的画面;这色彩是指光影和立体感,也正是由於缺乏这一点,它就象征着死亡。这死亡不仅是轰炸受难者的死亡,而且也是文明的死亡。

1956年毕加索作品(毕加索精选作品库)(5)

画家和模特儿 西班牙 毕加索 布上油画 纵130×横162厘米 马德里国家索菲亚王妃美术馆藏

此画描写了画家在画女模特儿的情景。右侧的裸女坐在地上,画家坐在椅子上聚精会神地作画。背景简略,人 物充满画面。画家完全以自我的立体派面貌来表现对象,他将人体拉长、压扁、扭曲、调位,从而获得了令人惊骇 的艺术效果。

1956年毕加索作品(毕加索精选作品库)(6)

赤脚的女孩

《赤脚的女孩》又名《赤足姑娘》,是毕加索在14岁时的作品。画中的女孩是一个普通的邻家姑娘,她随意地坐在一堵墙壁前,乌黑的大眼睛凝视前方,衣着朴素,不太干净的围巾胡乱地搭在肩上,粗糙的大脚显示出家境的贫寒。与粗手大脚相对应的是姑娘纯净的眼神、匀称的脸庞,以及忧郁、娴静的神情。从绘画技巧上来说,毕加索让人物正面坐着,却隐藏了椅子与地面的空间关系;在对女孩衣裙的处理上,他利用光的明暗突出层次感,裙子颜色从红色到暗红色渐变起伏,使得二维画面具有了一种三维透视效果。

对绘画技巧的驾轻就熟可见毕加索“学有本源,非率而命笔也”,这也正是中国画大师张大千在拜会毕加索之后的所言。

当然,《赤脚的女孩》这幅画并不纯粹以技法取胜,难得的是毕加索在那样一个年龄却着力捕捉同龄模特儿的内在气质和生命,从结果来看他的努力亦非常成功。所以,表现在画中的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对比才是这幅画引人入胜之处。毕加索本人对《赤脚女孩》也相当满意,一直将它保留在身边。

1956年毕加索作品(毕加索精选作品库)(7)

女孩的头像

1956年毕加索作品(毕加索精选作品库)(8)

第一次圣餐

1896年,为了参加一个大型展览会,16岁的毕加索决定画一套具有“沙龙风格”的作品,他征求父亲的意见,最后选中了三个题材:《祭坛男孩》、《第一次圣餐》、《科学与慈善》——既有宗教的,又有科学的。

4月,巴塞罗那全市美术展览会上,毕加索的《第一次圣餐》陈列于第一展览室,标价1500比塞塔。5月15日的《巴塞罗那日报》上刊登了一篇对这次展览的综合评述,其中也提到了这幅画,称其“画中人物富于感情,线条明快”。

1956年毕加索作品(毕加索精选作品库)(9)

祭坛男孩

1956年毕加索作品(毕加索精选作品库)(10)

科学与慈善

在巴塞罗那全市美术展览会上展出《第一次圣餐》,并获得一定好评后,毕加索做好足够的思想准备,把自己的情绪、心理调整到最佳状态,就动笔画那幅著名的《科学与慈善》。

毕加索的父亲唐霍塞,破天荒地亲自做模特儿,于是他就成了画面左边坐在病人床旁的医生。唐霍塞一生拘谨踏实,极少照相,后人也许只能通过这位“医生”来想像他的模样了。儿子毕加索充分借鉴流行的印象派的技巧,在以赭色、棕色表现悲悯和忧郁的同时,映衬着紫红、黄绿诸色,从而一扫伤感颓靡之风,画面成熟稳重,泰然自若,虽然尚没有摆脱学院派的影子,却也对未来的风格有所预示。比如,病妇那只柔软细长的手,就好比一段安详优美的语言,在款款倾诉。

《科学与慈善》在1897年的马德里全国美展上获得赞扬,接着又在马拉加市的全省美展上摘取了金像奖。画面体现了16岁少年对人生的思考——人类需要两种关爱。

1956年毕加索作品(毕加索精选作品库)(11)

自画像

1956年毕加索作品(毕加索精选作品库)(12)

酒馆的“四只猫广告”

1956年毕加索作品(毕加索精选作品库)(13)

吸烟的女人

1956年毕加索作品(毕加索精选作品库)(14)

酒店前的西班牙夫妇

1956年毕加索作品(毕加索精选作品库)(15)

洛拉

1956年毕加索作品(毕加索精选作品库)(16)

等待比赛开始的斗牛士和公牛

1956年毕加索作品(毕加索精选作品库)(17)

穆斯克前的的吉普赛人

1956年毕加索作品(毕加索精选作品库)(18)

拥吻

1956年毕加索作品(毕加索精选作品库)(19)

街上的情侣

1956年毕加索作品(毕加索精选作品库)(20)

德拉加莱特红磨坊

1956年毕加索作品(毕加索精选作品库)(21)

皮埃罗和科隆比纳

野蛮的拥抱

1956年毕加索作品(毕加索精选作品库)(22)

蓝色的房间和洗澡的人 毕加索作品赏析

1901年毕加索重返巴黎,此时的他已有足够的实力支付路费了。到巴黎后他的情绪趋于平静。随着风格的突破,创作数量巨增。在巴黎,他感觉到创作裸体画的自由,绘制了一系列的作品,以体现出在西班牙时受到压抑的性解放。这一次,他住在克里希大街的寓所里。陋室太小,生活起居和工作都在其中,而他的灵感却没因此消失。

《蓝色的房间和洗澡的人》就在这间屋里诞生的,和其他几幅相同色调的油画一起揭开了毕加索蓝色时期的序幕。当时,蓝色是他的最爱,不仅衣着,甚至连思考事物与观察外界都是蓝色;毕加索更认为蓝色是“颜色中的颜色”。日后艺术史家统称他这一时期绘画作品为“蓝色时期。”。

1956年毕加索作品(毕加索精选作品库)(23)

手里捧着鸽子的孩子

招魂

又名《卡沙盖马斯的葬礼》。毕加索听说了卡沙盖马斯自杀的消息,好几天都一言不发,只是画,不久就画出了那幅低沉阴郁的《卡沙盖马斯的葬礼》。这幅很大的油画是毕加索蓝色时期的代表作之一,送殡者、尸体与云雾上的裸体女孩、飞腾的白马反映出一种复杂的心理状态,地狱的混沌和天堂的清明糅杂在一起,让人想起高更临死前画的那幅著名作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人类自身的问题,是哲学的最高问题,也是一切艺术的终极问题。

1956年毕加索作品(毕加索精选作品库)(24)

小丑

1956年毕加索作品(毕加索精选作品库)(25)

1956年毕加索作品(毕加索精选作品库)(26)

沐浴

1956年毕加索作品(毕加索精选作品库)(27)

桌子

1956年毕加索作品(毕加索精选作品库)(28)

相同种类羽毛的鸟

1956年毕加索作品(毕加索精选作品库)(29)

五位沐浴的女子

1956年毕加索作品(毕加索精选作品库)(30)

手互握着戴帽子的少女

1956年毕加索作品(毕加索精选作品库)(31)

幸福之家

1956年毕加索作品(毕加索精选作品库)(32)

男子和吉他

1956年毕加索作品(毕加索精选作品库)(33)

乐器

1956年毕加索作品(毕加索精选作品库)(34)

我的风采(女吉他手)

1956年毕加索作品(毕加索精选作品库)(35)

我们的未来在天上

1956年毕加索作品(毕加索精选作品库)(36)

沐浴

这是毕加索立体主义时期的作品,画面中人物没有被彻底解构,保留着具像的视觉效应。但是,这时的画家深受非洲木雕面具等民间艺术品的影响,特别是在获得了宝贵的形式灵感启示后,潜移默化地构成了立体主义绘画的征兆与重要因素。我们从画中沐浴的少女圆锥体的体态中,可以看到这种立体因素。画家倾向于把人体作为圆柱体、圆锥体与圆球体的结构关系组合,来表达一种丰富的思想内涵。

1956年毕加索作品(毕加索精选作品库)(37)

杂技演员

1956年毕加索作品(毕加索精选作品库)(38)

被钉十字架上的耶稣

1956年毕加索作品(毕加索精选作品库)(39)

坐着的泳者

1956年毕加索作品(毕加索精选作品库)(40)

坐着的女子

1956年毕加索作品(毕加索精选作品库)(41)

女子和一盏灯

1956年毕加索作品(毕加索精选作品库)(42)

海边的情侣

1956年毕加索作品(毕加索精选作品库)(43)

静物

1956年毕加索作品(毕加索精选作品库)(44)

坐在红色沙发上的女子

1956年毕加索作品(毕加索精选作品库)(45)

静物

1956年毕加索作品(毕加索精选作品库)(46)

雕塑家

《雕塑家》是以毕加索的情人玛丽·泰瑞莎的形象为蓝本设计的。玛丽·泰瑞莎的形象被描绘成画面左边的胸像,这尊胸像形体巨大、色彩鲜明,和雕塑家身后台座上的白色雕像有着截然不同的魅力。画中雕塑家正支着头注视着他的作品,彷佛正思考要如何进行下一步。这种雕塑家及其作品的主题,往往令人想起希腊神话中的毕马龙对于现实生活中的女性兴趣缺缺,反而爱上自己的作品。另外,这一时期毕加索正在实验各种变形的手法,在这件作品中,他对于变形的处理诉诸平面化与图案化。毕加索运用大量夸张的曲线勾勒出形体的轮廓,其中雕塑家和胸像的脸部造形相对较为清晰可辨,彷佛在强调两人对望的情景,而远离头部的手、脚与家具等造形则激烈地扭曲、断裂,甚至和其他形体的线条连在一起。毕加索也将许多轮廓线加以延长,而切割出不同的区域,色彩就如同填色游戏般涂绘在各区域中。此外毕加索也强调装饰的效果,他在部分线条的周围加上点状装饰,使得平涂的色块变的层次丰富。

1956年毕加索作品(毕加索精选作品库)(47)

黄头发女子

1956年毕加索作品(毕加索精选作品库)(48)

扔石头的少女

1956年毕加索作品(毕加索精选作品库)(49)

照镜子的女子

1956年毕加索作品(毕加索精选作品库)(50)

梳妆台旁的女子

1956年毕加索作品(毕加索精选作品库)(51)

窗前的女子

1956年毕加索作品(毕加索精选作品库)(52)

戴草帽的女子

1956年毕加索作品(毕加索精选作品库)(53)

女子和鲜花

1956年毕加索作品(毕加索精选作品库)(54)

牧神头像

1956年毕加索作品(毕加索精选作品库)(55)

头像

1956年毕加索作品(毕加索精选作品库)(56)

戴着草帽吃冰淇淋的男子

1956年毕加索作品(毕加索精选作品库)(57)

戴草帽的男子

1956年毕加索作品(毕加索精选作品库)(58)

坐在公园里的女子

1956年毕加索作品(毕加索精选作品库)(59)

书籍、蜡烛和公牛头

1956年毕加索作品(毕加索精选作品库)(60)

吉他

1956年毕加索作品(毕加索精选作品库)(61)

牛头骨

1956年毕加索作品(毕加索精选作品库)(62)

小夜曲

1956年毕加索作品(毕加索精选作品库)(63)

儿童和花朵

1956年毕加索作品(毕加索精选作品库)(64)

水壶和头骨

1956年毕加索作品(毕加索精选作品库)(65)

水壶、蜡烛和搪瓷锅

1956年毕加索作品(毕加索精选作品库)(66)

韭菜、鱼头、头骨和水壶

1956年毕加索作品(毕加索精选作品库)(67)

坐着的戴平顶帽女子

1956年毕加索作品(毕加索精选作品库)(68)

头骨和韭菜

1956年毕加索作品(毕加索精选作品库)(69)

生命的欲望(田园)

1956年毕加索作品(毕加索精选作品库)(70)

在椅子上的猫头鹰和海胆

1956年毕加索作品(毕加索精选作品库)(71)

站着的女子

1956年毕加索作品(毕加索精选作品库)(72)

扶手椅上的头骨

1956年毕加索作品(毕加索精选作品库)(73)

尤利西斯和海妖

1956年毕加索作品(毕加索精选作品库)(74)

公鸡和菜刀

1956年毕加索作品(毕加索精选作品库)(75)

静物

1956年毕加索作品(毕加索精选作品库)(76)

桌子上的静物

1956年毕加索作品(毕加索精选作品库)(77)

在母亲怀抱里的克劳德

1956年毕加索作品(毕加索精选作品库)(78)

玩球的克劳德

1956年毕加索作品(毕加索精选作品库)(79)

1956年毕加索作品(毕加索精选作品库)(80)

厨房

1956年毕加索作品(毕加索精选作品库)(81)

坐在扶手椅上的女子

1956年毕加索作品(毕加索精选作品库)(82)

两岁的克劳德和他的玩具马

1956年毕加索作品(毕加索精选作品库)(83)

穿蓝色礼服坐着的弗朗索瓦丝

1956年毕加索作品(毕加索精选作品库)(84)

坐在扶手椅上的女子

1956年毕加索作品(毕加索精选作品库)(85)

自画像

1956年毕加索作品(毕加索精选作品库)(86)

贪婪

一位盲人坐在桌前,眼窝深陷,毫无生气,枯瘦如柴的手摸索着桌上的水壶和面包。在巴塞罗那期间,毕加索画了一系列关于盲人的作品。盲者最能体现人类的困境 ——盲目的,不仅是看不到光明,而且根本就没有光明的概念。沉于黑暗的深渊,它的尽头依然是黑暗。爱情是盲目的,幸福是盲目的,只有苦难永远睁大着狞厉的眼睛。

毕加索是一位真正的天才。20世纪正是属于毕加索的世纪。他在这个多变的世纪之始从西班牙来到当时的世界艺术之都巴黎,开始他一生辉煌艺术的发现之旅。在20世纪,没有一位艺术家能像毕加索一样,画风多变而人尽皆知。毕加索的盛名,不仅因他成名甚早和《亚威农的少女》、《格尔尼卡》等传世杰作,更因他丰沛的创造力和多姿多彩的生活,他留下了大量多层面的艺术作品。毕加索完成的作品统计约多达六万到八万件,在绘画、素描之外,也包括雕刻、陶器、版画、舞台服装等造型表现。在毕加索1973年过世之后,世界各大美术馆不断推出有关他的各类不同性质的回顾展,有关毕加索的话题不断,而且常常带有新的论点,仿佛他还活在人间。

毕加索绘画的主要趋势是丰富的造型手段,即空间、色彩与线的运用。

30岁以后毕加索进入一个又一个不安分的探索时期,他的作品和他的生活一样没有丝毫的统一,连续和稳定。他没有固定的主意,而且花样繁多,或激昂或狂躁,或可亲或可憎,或诚挚或装假,变化无常不可捉摸,但他永远忠于的是——自由。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位画家像毕加索那样以惊人的坦诚之心和天真无邪的创造力,以完全彻底的自由任意重造世界,随心所欲地行使他的威力。他不要规定,不要偏见,什么都不要,又什么都想要去创造。他在艺术历程上没有规律可循,从自然主义到表现主义,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然后又回到现实主义。从具象到抽象,来来去去,他反对一切束缚和宇宙间所有神圣的看法,只有绝对自由才适合他。艺术作品是伟大的人物创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