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秦始皇,读者诸君可能会说,我们太知道了,还需要你说?确实如此,历史上关于秦始皇的评价太多了,誉之者称为千古一帝,毁之者斥为暴君。故作此文不誉不毁,以平常心来看待、分析秦始皇的平生作为。

公元前259年正月,始皇帝出生于赵国邯郸,名赵政。父亲是身为敌国质子的公子异人,被严密监视,母歌姬赵姬,社会地位极低。在这种环境里他的幼年生活之凄惨就可想而知了。即便如此还不是最恶劣的,在他3岁时父亲抛下他们母子独自逃回秦国,他们母子遭到赵国的追杀,一个单身女人带着幼子身处满目皆敌的敌国,能活着已很不容易。他有好东西吃吗?他有好伙伴一起玩耍吗?他有机会接收系统的教育吗?都没有!而这样的生活一直到他9岁才结束。我们知道,一个人童年的记忆会影响一生,按我所想他身处环境长大的孩子通常会形成这样一些负面性格~自卑、敏感、缺乏安全感、不信任何人、不喜与人交流。但在始皇帝身上找不到一丝这些不良因素。9岁时父亲成为王太子后赵国把他们母子送回秦国,紧接着他又被立为王太子,正所谓否极泰来了。可是他舒坦日子只过了4年,便因父亲去世登上王位,13岁正是贪玩的年龄,他却要学习如何处理政事。想象一下坐不住的少年天天面对一群长胡子老头,还要长时间听他们唠叨实在不感兴趣的事,并且还教育你应该这样应该那样,换如今少年性格恐怕早逆反了!若只是学习政事那也算平常,政务交由能力极强的吕不韦处理也挺好。但是平常的日子里却有极不平常的事发生,大秦执政太后老情人吕不韦为自身安危断绝与太后私下往来,推荐门客嫪毐冒充假太监充当太后面首,嫪毐因为有特殊本事不仅封侯还与太后生了两个孩子!且嚣张无比公然称自己为秦王假父。更过分还私议秦王死后由他儿子继承王位。行为何等龌龊?心思何等狠毒?试问谁能忍受?秦王政八年21岁行成人礼,准备亲政,嫪毐怕自己失势竟盗用太后名义造反,兵败后被夷三族,五马分尸,他与赵姬所生的两个儿子被摔死。而赵姬也被幽禁,这段在历史上有不少骂声,始皇残暴,杀弟囚母!我只觉好笑,骂人的都是道德婊。按现代思维人要学会换位思考,如果你是秦始皇,你的母亲与人私通生子你作何想?这私生子竟然还准备等你这个21岁青年死了就登上王位你再作何想?这私生子的父亲为了实现自己梦想还起兵造反你又作何想?你会无视母亲带给你的巨大羞辱?你会留这两个孽种?别人作何想不得而知,我支持秦始皇做法。

处理完家事,23岁的始皇帝全身心投入到政事中,罢逐吕不韦收回政权,勤修内政,招揽人才,为即将开始的统一战争打好基础。从公元前230年攻韩算起至公元前221年灭齐共用十年时间一统华夏。他的统一战争并非一帆风顺,三败于赵,大败于楚,但是凭着坚定的信念和强大的国力终建立起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多民族国家。统一之后的秦始皇并没有停下脚步,继续勇猛精进。对外南征百越,北击匈奴,开疆拓土。对内制定制度,统一各种标准,修建长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这些事说说简单,做起来却需要极高明的政治眼光与博大胸怀。

到了统治后期,一贯英明神武的始皇帝也难免犯糊涂~访仙问道求长生(他很可能成功了,因为霍金说他还活着,呵呵)。可能是他觉得国家虽然统一,但各种敌对残余势力还在暗中活动企图复辟,他需要时间把这些不稳定因素彻底清除。也可能是他觉得刚制定的制度要经过时间的检验才可以更加完善。还可能是他觉得开辟的疆土还不够大,他要继续征战。做这些事都需要时间,他因此上了一些方士的当。当他醒悟过来后便采取了雷厉风行的措施~焚书坑儒,也因此留下了所谓千古骂名!就事论事,烧了一些书,杀几百个违法乱禁的人,就被骂二千年?按现代话说被黑二千年,还是乌黑!实令人不解。有种观点一提到秦始皇就是暴君,其它没有,他做的那些利在千秋的事统统不提,而骂他暴君的人里不乏他制定的制度受益者,又令人不解!若论焚书,史上焚得比他厉害还被称为明君的大有人在。若论坑儒,后世杀读书人比他多被称为明君的也大有人在!更何况他坑的几百人并不全是儒,相当一部分是方士。故而以我的观点看来他只是有些矫枉过正罢了。归根结底的原因在于:他身后两千年时光儒家占据绝对统治地位,而他是法家代表人物,不骂他骂谁?

此文发出可能会被喷,认为这是洗白文。其实不是,始皇帝这么伟大的人物根本不需要什么洗白,公道自在人心。而我作为一名百家号新手,是个的的确确的小人物,所以即便要洗也轮不到我洗,发文目的也只是为了寻找同好,互相关注共同探讨。谢谢阅读。

历史笔记对秦始皇的评价(漫谈历史秦始皇不容易)(1)

历史笔记对秦始皇的评价(漫谈历史秦始皇不容易)(2)

历史笔记对秦始皇的评价(漫谈历史秦始皇不容易)(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