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评弹,

是苏州评话和苏州弹词的总称;

它产生并流行于苏州,以及江、浙、沪一带,

评弹的大小舞台上总能看见琵琶的身影......

苏州评弹纯伴奏音乐(苏州评弹中的琵琶伴奏)(1)

重要作用

苏州评弹除了具备书调这一母体容易吟诵的特点, 还可以将曲艺语言艺术的审美特征展示给人们, 再加上三弦和琵琶这两种弹拨乐器倾向明显的节奏性和颗粒状音质的融入, 最终一起形成了弹词唱腔的独特音韵。

在意境的维系与升华、气氛的渲染与加强、感情的延续和深化、对演唱的支持和烘托等方面, 伴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结合不同的演奏方法, 融合优美的器乐和人声, 可以使演员的唱腔变得更加富有魅力, 同时极大地强化音乐的美感,。

苏州评弹来源于民间, 闹市的茶馆书场是苏州评弹的活跃场所, 因此苏州评弹与茶馆民俗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在形成专业的书场之前, 茶馆书场是苏州评弹艺人表演的主要场所。

在这种场景中, 琵琶在苏州评弹中起到了静场的功能, 通过琵琶演奏的方式能够让嘈杂的环境安静下来, 使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在书台演员的表演上。在开场前安排的演奏被称作“郎家生”, 在“小落回”休息后安排的是“大套琵琶”的演奏, 《龙船锣鼓》《十面埋伏》《霸王卸甲》《平沙落雁》《春江花月夜》等均属常演曲目。

由于受到传统表演环境遗留的程式的影响, 琵琶在苏州评弹中具备独奏和伴奏的双重作用。器乐表演在表演中不仅是一种表演程式, 比如可用于衔接上下场和静场, 而且还是综合性技艺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极强的艺术观赏性, 展示出了传统音乐不同体裁之间相互融合又相互独立的特征。

微信公众号⬇️喜欢就来关注我吧!还有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读~

苏州评弹纯伴奏音乐(苏州评弹中的琵琶伴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