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裴熔熔 文 朱哲 摄影)新加坡原油、巴西铁矿砂、泰国天然橡胶、智利水果、西班牙肉类、美国化妆品……第四届进博会进入第三天,河南“买手天团”拿下了第一笔采购大单。

11月6日,上海新华联索菲特酒店,河南省举办跨国采购签约暨长三角地区经贸合作交流会,河南采购团现场签订42个贸易合作,总金额达490亿元,涵盖装备制造、能源资源、食品农产品、日用消费品等多个领域。

在买买买的同时,河南也积极开展招商引资,依托进博会这一开放平台,将长三角地区的优质项目引入河南。现场签约合作项目50个,投资总额629.7亿元。

为进一步扩大交易“朋友圈”,河南还正式向全球发布“购物单”,在四大领域进行重点采购,并邀约全球投资者开展深度交流合作。

进博会亚洲企业参展情况(490亿629亿河南)(1)

买买买

河南“买手天团”拿下490亿元贸易订单

今年,河南“买手天团”的购物车可以说是收获满满。

神马实业、河南丰利石化、洛阳宏兴新能、郑州陈氏阳光、河南恒都、新乡雨轩等多家企业与国外供货商进行现场或“云”签约,美国、新加坡、智利、西班牙、巴西、澳大利亚、日本等多个国家的优质产品将漂洋过海而来,包含尼龙66中间体、原油、成品油、铁矿石、铜精矿、水果、轻循环油、银精矿、大豆、肉类等丰富类别。42个贸易订单总金额达到490亿元。

“我们每年都会参加进博会,这次我们和美国一家公司签约了20亿美元的进口原材料订单。我们将这些原材料进行深加工,做成工程塑料、高端纤维后,再出口到全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们从这个开放的平台中受益很大。”平煤神马集团董事长李毛表示,与美国客商合同的签订,保证了公司未来5年原材料的供应,对平煤神马更好地参与国际国内双循环,起着关键性作用。

郑州航空港区兴瑞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今年也是第四次参加进博会,计划采购印尼、新加坡等国家的煤炭、铁矿石、原油、再生金属资源,金额近40亿元人民币。

“我们一直非常珍惜进博会这一平台,它不仅体现了中国的开放合作,也推动了全球化。” 该集团战略运营中心总监韩颉辉告诉记者,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公司海外备货速度变缓,进口业务有所下降。“进博会为我们搭建了开拓海外资源的平台,不出国门便能结识很多海外客户。”韩颉辉说。

进博会舞台上的“河南订单”,不仅显现了中原区域经济的澎湃动力,更清晰记录了豫企阵营拥抱全球化的健硕步伐、放大“朋友圈”的热情与诚意。

来自洛阳的万基控股集团铝加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基控股),拿下的就是一张“走出去”订单。

作为一家主要生产高精度板带箔、石墨化阴极、金属钠等产品的公司,万基控股的产品远销美国、韩国、意大利、比利时、印度、印度尼西亚、挪威、冰岛、埃及、南非等国家和地区。

“此次与公司签约合作的是日本的一家商社,他们下游有很多制造企业,公司与这家商社合作,主要是为了打开‘铝箔’产品在日本的销售与应用。”该公司外贸部负责人李小兵说,下一步,公司将以“铝箔”产品为切入点,会对接更多的产品进入日本市场。

进博会亚洲企业参展情况(490亿629亿河南)(2)

合作升级

再签50个长三角合作项目

拟签长三角合作项目50个,投资总额629.7亿元。这是当天交流会上,河南交易团拿下的另一张成绩单。

上海作为我国通向世界的窗口和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的龙头,与河南已有20余年的深度合作历史。从引进项目到产融结合,从单向承接到互利共赢,从产业合作到全方位牵手,为彼此之间的发展注入了众多助推因子。“十三五”期间,河南共引进长三角地区资金1.5万亿元,通过进博会累计采购境外商品53亿美元,这些丰硕成果为河南高质量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今年河南党代会报告进一步提到,要强化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战略合作,推动建设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深化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协同推进淮河生态经济带、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打造中原—长三角经济走廊,加强毗邻地区省际合作。

借助进博会之机,河南与长三角地区的合作有望登上新的台阶。

河南省商务厅厅长马健介绍,此次拟引进的长三角合作项目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单个项目平均投资额12.6亿元。投资额10亿元及以上项目25个,占签约项目一半;投资额30亿元及以上项目5个,苏州华殷磁电科技在信阳市投资的电子信息智造科技园项目总投资达110亿元。同时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包含先进制造业项目16个,总投资147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29个,总投资341.1亿元。项目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现代服务、生物医疗等战略新兴产业。50个项目合同引进省外(境外)资金575.9亿元。

“这些签约项目和贸易合同将成为推动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排头兵,为推动我省产业转型升级,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开放强省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马健说。

进博会亚洲企业参展情况(490亿629亿河南)(3)

市场大、环境好

进博外企这样看河南

河南“买手天团”签单忙,作为签约另一方的外企,究竟如何看河南?他们表示有话说。

“河南正在打造国家创新高地,非常开放包容。多年来经济保持稳步增长,产业非常齐备、产业链集聚,我们看到制造业更多升级的机会。”美国空气产品公司中国区副总裁冯燕在接受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说。

空气产品公司是一家世界领先的工业气体公司,拥有近80年的历史。自2012年开始就与河南开展合作,在新乡建造并运营一套空分装置和集成气体液化装置,为当地提供液氧、液氮和液氩,助力化工、电子、金属加工和玻璃制造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去年首次参加进博会,就与河南及郑州市政府建立了联系,在清洁能源发展方面交换了想法。今年拟与郑州市签订空气产品公司中国氢谷项目。

“我们积极探索在河南发展的更多机会,特别是在氢能领域。通过加强和政府和伙伴协作,助力河南在‘双碳’目标下,发展绿色能源,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冯燕说。

通用电气医疗(中国)有限公司也是河南的“老朋友”。在今年的进博会上,双方合作再升级,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将会在医疗设备、医疗服务、数字化等领域进行深度合作。例如,其将携手驻马店市打造GE医疗设备服务中心,用于解决医疗机构,尤其是基层和偏远地区医疗机构面临的“维修难、维修慢、维修贵“问题;还将联合中原豫资控股创新“四中心”服务模式,为医疗设备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并培养上千名本地人才,打造全国样板。

“我们之所以选择河南落地医疗产业,是因为河南有着创新所需的务实土壤,我们认为河南是非常合适合作的地方。而且河南有上亿人口,对医疗设备、医疗服务和高水平的医疗体系都有着广阔的需求。”通用电气医疗金融集团亚太区总裁叶永梅说,希望GE医疗在河南落地的所有产业项目,都能助力解决医疗机构的实际问题,缓解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进博会亚洲企业参展情况(490亿629亿河南)(4)

全球供应商请查收

河南发出全球采购令

不沿边、不靠海、不临江的河南,主动走向世界经济大舞台,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正在由中国对外开放的“跟跑者”向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的“先行者”转变。在交流会上,马健表示,随着富士康等外向型龙头企业落户河南,全省进出口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2020年,全省进出口6654.8亿元,居全国第10位。今年前三季度,全省进出口5538.2亿元、增长46.2%,预计全年进出口将突破7000亿元。河南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建设和消费升级需求旺盛。

为此,除了忙签单之外,在交流会现场,河南再次向全球供应商发出“采购令”,将重点增加先进技术装备、农产品和资源性产品、关系民生产品进口,积极发展服务贸易进口;同时向全球投资者发出“邀约函”,希望围绕做强先进制造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壮大现代高效农业、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等领域开展深度交流合作。

进博会亚洲企业参展情况(490亿629亿河南)(5)

“河南正在着力营造便利高效的政务环境、开放公平的市场环境、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将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上与境内外各界朋友互利共赢。诚挚邀请各位关注河南、莅临河南、投资河南,持续扩大在各领域的务实合作。”马健说。

据悉,进博会期间,河南还将开展各种形式的招商引资活动,通过精准邀商、以商邀商,大力宣传和推介河南的发展机遇和营商环境,力争把更多的境外资金和技术吸引到河南、落地到河南,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

责编:刘安琪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

,